国际教育信息、择校、咨询服务平台 - 国际教育前线 全国
首页 > 常见答疑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聪明的提问者!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聪明的提问者!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7-08-28 15:35:18

在暑假马上结束、秋季各种留学类考试到来的这个时候,在标化考试课程类型选择这个问题上,有一个非常常见的、学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是:我应该报一对一课程还是选择班级课程? 

一对一和班课各有千秋,但有些同学报了一对一课程、却以上班课的态度来听课,这就相当不合适了。

在一对一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增多,而部分学生竟然一言不发、拒绝互动,或者每听完一句,也不思考,只管在本上写一些想要证明他在记笔记的内容,然后嘴里“嗯”一声,这就属于应付差事,算不上学习。面对这种情况,出于负责和保障课程效果起见,一对一教师就必须想办法提问了。问完,如果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地回答还好,一旦纠结半天只能稍微答出几个字,或者完全没有回应,那么摆在教师面前的处理方法,就只有再讲一遍,然而如果学生不积极吸收信息恐怕老师再讲一遍甚至两遍也是徒劳,这样的一对一课就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也可以预见很难出好成绩。因此,如果学生不能改变学习习惯来积极主动配合与老师互动,一对一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但有的时候学生也会想要多提问,问出的问题却让人觉得,这些学生其实更需要先提升一下思维方式、提问方式、用更成熟一些的态度来对待备考,这样在学习考试相关知识的时候可能会更好地提高效率、达到好的效果。 

最常见的不良问题是,见到自己错了,立刻喊一句:“老师您给我讲一下第五题吧”。

为什么说这样的提问很糟糕?

因为如果这位同学完全不打算展示一下自己的思路。不管他自己的思路多么粗浅、不通、跑偏,那也是一种思路。不展示出来的话,不论什么学科,教师都只能把教师本人的思路念叨一遍,可能无法仅根据一个“第五题”准确把握学生具体思路和问题、指出“你之所以这么选估计是因为某个原因,而这个选项不对,是因为什么什么;因为题中的情况是什么什么,所以其实另一个选项才是正确的”。 

当然,就算学生始终以“老师您给我讲一下第五题吧”这类提问方式来提问,课程也不是进行不下去;教师只管说自己的思路,也未必就不能让学生学会。但是更负责的教师往往会追问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而作为学生,应该做到的,就是发现教师在这么问自己,因此之后改变提问方式。毕竟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课程更有效一些,而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就是双方充分沟通。

与之相对的更优质的提问的例子!

“我选了C,因为题目中好像是说XXXXXXXXXX了,但是它的标准答案是D,这是为什么?虽然D好像也有那个意思,但我觉得C也对吧?”

“我觉得B和D可以排除,因为XXXXXXXX,但A和C之间就不知道选哪个了,最后它说选A,那C为什么不对呀?”

“我一上来就觉得B不可能,因为XXXXXXXXXX,其他几个还有点儿戏,但是结果竟然就是选B,为什么呀?”

“这道题我看都没看懂,就瞎选了,我觉得第一句好像是在说XXXXXXXXXXX,第二句……第三句……,但是连起来没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另一些比较糟糕的问题,比如,“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呀?……”

然后老师该怎么对待这种问题呢?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的某个中文意思作罢?而这个意思或许只被问到的单词众多意思中的一个,或许跟目前这位学生读的某段语境不太适配呢?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的主要意思并辅以例句讲解?如果这个单词抽象难懂难使用,没有问题,欢迎提问,语言老师们往往可以给你洋洋洒洒讲一片(参见《语境解读这种叫Chauvinism的主义》);可如果其实一查字典意思就一目了然呢?那么对于惯性不查字典喜欢问老师单词意思特别是简单词意思的同学们,此类问题累加岂不是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世上有教师,也有字典。两者看似都能辅助学习,其实工作不同。字典负责把语言内容最详细准确地展现给学生,学习者完全可以从现成的信息中去提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在学生无法处理或者利用信息受阻的情况下,就请教师出来负责针对具体问题选取哪个解释更合适吧。让语言教师和字典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才是恰当的学习之道。

所以遇到单词问题,在字典能比老师更能方便提供精确广泛的解释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试图先查一下呢?如果查了之后并不能确定义项,然后再回来用“老师,这个词我看有XX、XXX、XXXX这么几个意思,现在这句话是XXXXXXXXXXX,所以是不是XXX这个意思?连起来就是说XXXXXXXXXX?” 这种的提问方式来请老师答疑解惑岂不更妙?

当然,我们写这条并不是说不可以问老师单词意思,可以问、鼓励问,但是至少是在同学们经过基础的查阅、思考、存疑之后再问。否则,上课只是把老师当有道词典使着实浪费。

如果是非英语类学科,非常不理想的提问方式是直接把某个概念拿出来说,“老师,XXX是什么呀?”

XXX是什么?请打开你教材的第三章,或者别的任何教材的相关章节,你可以从第一段话中读到它,然后再在第一段话下面看到一个公式,这就是它的定义,这个公式还被一个框给框起来了,在这个公式底下的一段话也是在解释它是什么,再下面就是关于它的例题。

既然在做这些作业,学校的课程里肯定是讲过的,很可能之前在这里的一对一课上也讲过,很可能“嗯”过之后在笔记本上也写过,很可能在别的题目边上也写过。这么提问,无非在透露一个事实,叫做“反正我上完课、做完题,也没复习过,我还想这样就学会,学不会那问一句就行了”。 

所以为什么不先试图从目录上找到这个词,然后看一遍书上讲解,然后再问:“书上是这样写的,可能我领会得不到位,我觉得XXXXXXXXXXXXX,有些别的题我这么做也对了,但是这道题这么做就不对,我到底哪儿出问题了?”

此外,在练习册上明明有答案的情况下问老师某道题目、某篇练习的答案是什么的这类问题更是毫无意义可言。


家长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