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简介

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简称ICC)是国内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开设国际高中课程最多的公办学校。2004年,人大附中在北京市公立学校中第一个引进英国剑桥国际高中课程(A Level)。2010年,人大附中再次引进了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2012年又引进了国际文凭课程(IB),成为北京市第一所开设IBDP的公办学校。经过18年的发展,ICC目前有15届总计3400多名优秀毕业生,在国际知名大学中享有极佳的国际声誉和校友资源。

人大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

随着项目的发展,社会对中外课程项目的关注和期望越来越高,这就为继续办好中外课程项目、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2021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政联席会决定由主管全校教学工作的高江涛副校长兼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任。高校长上任以来迅速组织、整合各部门优质资源,打通早培和本部的课程资源,调集本部普高的骨干教师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任教,同时学校加大力度协调外部资源,多管齐下共同打造充满生机和创新活力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彰显了学校对项目的重视和办好项目的决心。为了使各项工作尽快落地实施,高校长牵头成立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由设计规划进入了落地实施阶段,ICC再一次站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改革与科研创新借鉴了早培项目的培养理念和课程理念,同时依据项目自身特点与发展需要进行了持续深入的实践探索,在课程规划、教学/学习方式以及评估策略等方面都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与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