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鼎石钢琴专业课程
中音鼎石钢琴专业课程面向在校的钢琴专业的学生开设。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们的不同专业水平,为他们量身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掌握钢琴演奏的基础表达、乐感乐理、独奏及合奏表演的技巧、不同音乐流派和音乐风格知识,并熟练运用到演奏实践中,进而能够更深入了解音乐的艺术本质与审美表现,为以后申请国外院校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中音鼎石的钢琴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我们走进了专业课教师——施佳佳老师的课堂,一起感受了一节“有温度”的钢琴课,并对她进行了专访。
专访 施佳佳
Interview with Jiajia SHI
01 教育是用心去教授学生,而非沉迷于自我表现
“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长处、个人授课风格,所以在授课方式上我们无需设定统一标准。很多老师也会希望自己与学生保持距离感,以树立教师的威望。这些没问题,但这样做一定要掌握分寸。其界定点在于——是否真心的去帮助学生,而非沉迷于自我表现。”在谈论到课堂指导问题时,施佳佳提到“每个知识点或者学生的错误点,老师都可以很容易的讲出许多门道,可问题在于这样的知识传授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评式教学’,学生很难吸收。学生会认为这个老师很博学,但同时学生的压力将很大。我个人非常愿意并善于和学生交流,能够很快和学生熟络起来,其实试着和学生做朋友,站在对等的立场教学,这样的沟通与授课反而会更顺畅高效。”
在谈及自己的学习钢琴的经历时,施老师很欣慰的说道“我很幸运,跟随过多位非常好的老师学习。当老师已有了较高的成就时,他就不仅仅可以教授音乐知识、课程技法,达到了这样的高度后,他们会把自身的气场及对音乐的态度,和走到这个高度的缘由、经验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获益匪浅,这才是最重要的。”
02 “蜗牛般的效率”,其实是最好的效率
当谈论到个人的教学风格,施老师说道“我有一个教学习惯——一节课只讲一个问题。我认为最好的效率是‘蜗牛般的效率’,就像行路,哪怕只是一步,只要是扎实的一步,完全透彻无需重新来过的一步,就是一次真正的进步。我认同这种慢速的学习,我也有耐心,因为这种慢,并不是不要求进度,而是每一个学过的知识点做到了深与透,彻底弄懂了。”
“现在很多人在教育上存在这样的误区,一味的追求快,追求量,认为比别人弹的快,弹奏的曲目多就是成功。很多学生学习钢琴时无休止的追求速度,他们付出的时间和辛劳仿佛也可以是无限的。别人弹三首,那自己就要弹五首,别人弹80速度,自己就弹90速度。这样的模式太过简单粗暴,已经和音乐艺术没有任何关系了。一旦进入这个模式,你就再也慢不下来了,这会是很危险的。”施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个存在于很多学习钢琴的孩子身上的通病。
“这一点我认为中音鼎石的学制设置是非常合理的,学生都处在音乐学习的较优年龄段。在童年阶段,孩子可能还不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只有通过多接触,多做选择,并在小学经过全面的学校义务教育,然后慢慢成长到青春期,他们便可以开始独立思考未来,思考自己的理想追求,学习起来也会更有时间压迫感,更主动,所以我说这是音乐学习的较优年龄段。”
03 音乐是一门可传授的“语言”,
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助教
对于钢琴教学,施老师有很多独到的方法,她屡次提到“音乐学习是以谱为基础的逻辑化理解”,她说道,“很多人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言传身教只能得一半精髓,另一半则需要学生去悟,因为音乐是抽象的。我赞同音乐艺术是学无止境且具有一定抽象性的,离不开学生的领悟,但作为老师我还是坚信,音乐就是一门语言,是一门属于世界的,没那么为大众所普及的抽象语言,而只要是语言,就不会教授不了。每一个音符就像一个符号,经过研究琢磨,你自然能看得懂,进阶则逐步精通,久而久之你才能达到一个高度。”
在施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她细细询问她“小助教们”的观点和想法。对此,她说道“在我的课堂中,一位学生上课,其他的学生都会在台下旁听。我对他们说,你们要帮我一个忙,做我的助教。我对每个人的要求和指导你们都能听到,下课后,你们两两结对,互相监督对方的练习,依照我的要求来,督促对方去完成。我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如果学生能够完成,说明他们真正领会了我的指导要领,并可以用这个标准去判断别人了,清楚的为其指出问题。当我教给你的知识,你能透彻的教给别人,并运用到自己的练习中,那我的教学成功了。”
“我们当下学习的不是一样只需要动动手指的技艺,总有一天,你需要把你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语言,在你的生活谈吐,方方面面去展现你对音乐的认识。真正融会贯通之后,你将感受到内心与音乐紧密结合,去无限贴近音乐。”
04“质”永远重于“量”,要在“质”上下功夫
“普通学生和钢琴家的区别在于,钢琴家不仅是弹奏一首乐曲时可以非常的熟练流畅,而是很多首乐曲他都可以弹奏的出类拔萃。学生们现阶段可能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不能盲目追求‘量’和‘速度’。就像阅读,你可以允许自己阅读速度较慢,阅读量小一些,但是一定要看懂了阅读过的每个字,从书里汲取到的知识理解不能是偏差的。其实,只要将一首乐曲精益求精的弹奏到一定标准程度,你就会找到自己的准度线。
我高度关注学生的练习质量,练习时的每一个‘错’与‘不错’都是积累。错误是不会自己修正的,所以即使暂时放下速度,也要竭尽全力保证百分百的正确,这才是一次有意义的练习。沉下心来,让不出错成为一种习惯,需要足够的专注度和耐心,需要绷紧神经定下苛刻的自我标准。我会要求学生在‘质’上下功夫,‘质’永远是重于‘量’的,无论是未来升学还是提升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质’都尤为重要。”
05钢琴学习需要调动最丰富的想象力和
最严谨的逻辑思维
“钢琴和其他音乐专业一样,都是综合的艺术,需要融合理性与感性,想象力与逻辑思维,才能获得透彻的感悟。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比如弹奏优美旋律时,需控制手指弹琴键的力度,尽可能去感染别人。学生可以把指尖想象成笔尖,像下笔写字控制笔头一样控制手指的力度,让指尖知道要‘写’什么。放慢速度,让每一个音符都与脑海中的思考串联起来。同时,钢琴作为一门严谨的艺术,逻辑思维更是不可或缺的。除了演奏技巧之外还有很多知识需要计算,需要辩证思考,我希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仅是抽象的感觉更是以‘谱’为基础的逻辑化思维理解。在教学中,我不仅会强调学生的曲谱识读能力,还注重学生对乐曲背景和文化历史相关知识的了解,如果不掌握这些,演奏是没有说服力的。另外,演奏时我们应该遵从作曲者的原意,把谱子用音乐语言翻译出来,设置一条准线,时刻监督自己,避免完全自由的肆意发挥,要知道,我们是翻译者而不是作家。”
06 学生有权力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未来
在谈及对学生未来的建议时,施老师说道,“我希望我的学生未来可以做个正直的人,有所追求。其他的道路选择,想就读哪个学校,是要看他们自己的发展和意愿的。要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想这么做。所以,这件事我认为未来可以交给孩子自己,培养他们选择和追求的能力即可,他们应该有这个自由。”
07 要把音乐当作一种责任和使命去追求
在采访的最后,施老师也提到了对学生们的期望,她说“中音鼎石学生的学习条件很好,他们也都热爱音乐且聪明,但是在这条路上的努力付出可能还不足够。我希望他们不仅仅把音乐演奏作为一项技艺,更是要当做一项光荣的使命,作为一项人类文明的伟大事业去追求,因为音乐是一种责任。学生们的目光可以放的长远,提高感悟层次,这个过程也会是愉快的,如果你暂时还没找到,说明你还没有完全进入音乐世界中,那么更要不断提升自己,把心中的理想不断升华,为自己的音乐追求感到骄傲。短浅的选择太多了,只有更高更远大的理想才会带给你越强的力量,足以支撑你克服眼前遇到的困难,音乐是没有选择的,是必须要去接触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
主课教师简介
施佳佳
中音鼎石钢琴专业课教师
钢琴专业学科带头人
施佳佳生于中国福建,曾在德国Trossingen国立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独奏及钢琴室内乐,先后师从中国著名钢琴家李名强、周广仁、伟大的前苏联钢琴教育家高兹Nuehaus 大师的门生Gabriel Amiras 教授和室内乐大师、前东京四重奏成员Sadao Harada教授。曾获得钢琴独奏和室内乐两个硕士学位。同时作为钢琴家,演出足迹遍布世界众多国家与城市。
学生说崔紫茜
感谢施佳佳老师,为我打开古典音乐的大门,照亮我人生前行的路。她不仅指导我的钢琴学习,更激发了我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学生说龚瑞埼
我非常喜欢施佳佳老师上课,她的教学风格极富新鲜感,我也很快习惯并投入进去了。老师授课过程中会举出许多生动的例子,调动全身心的热情教授我们知识。
学生说雷一容
课上课下,我们都是施佳佳老师的助教,两两一组,依照老师课上提出的要求互相监督练习,在监督别人的时候会自己也会更深刻的领会所遇到的问题。平时在家练琴有什么疑问,施佳佳老师都会特别耐心的为我解答和指导。这学期我会更努力的练琴,希望能快快进步。
学生说李盛睿
本学期我开始跟随施佳佳老师学习钢琴,因为我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所以已经很快融入了施佳佳老师的教学节奏,施佳佳老师温柔、有趣,我觉得上她的课的感受可以用“完美”两个字形容。
学生说陈博雯
施佳佳老师的风格跟我之前接触到的老师们都不太一样,她的课堂很生动,富有戏剧性,她会把音乐技法融入生活的小细节中,通过开放式的教学,帮助我们去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她也是一位非常严格的老师,该做到的就一定要做到。
「探秘课堂专栏」
围绕中音鼎石的特色课程展开,深度发掘课程亮点,通过采访主课教师、学生等形式,多维度解析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授课内容等,为大家呈现真实课堂的点滴与精彩。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