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从游泳健将到机器人工程师,海嘉凭什么让每个孩子的热爱都发光?

从游泳健将到机器人工程师,海嘉凭什么让每个孩子的热爱都发光?

从游泳健将到机器人工程师,海嘉凭什么让每个孩子的热爱都发光?

夜幕降临时,12年级的Alex回到自己的房间:在精心设计了几个月的机器人上,又加上新的零件:

9年级的Quennel忽然有一个灵感坐到钢琴前开始轻轻弹奏一行旋律;11年级的James在一天的游泳训练结束后在空无一人的泳池里依然给自己加练.....

 

游泳、钢琴、机器人,他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从很小的时候做到了今天。

这些特长和兴趣背后,是一群怎样的少年?

年龄、性格、成长经历都各不相同的他们,怎么书写自己的故事?

 

走进他们成长的世界看看他们故事在当下这个瞬间的快照看看在这个旅途的中点上他们如何去讲自己来时的路,还有这个关于坚持、探索、和热爱的故事如何在北京市海嘉学校徐徐展开,延展到未来去。

 

 

01、站在跳台上时我想!

James的自我介绍的第一句就是:“我叫James Zhu,我喜欢游泳

这份毋庸置疑的热爱背后,是他从三年级暑假第一次游泳开始,一直走到今天的路。

James接受游泳训练相对较晚,最初也非常艰苦。最早训练时,唯一的动力就是身边的熟人和朋友。

在偶然的一次比赛中,他夺得了小组第一,从此感受到了获胜的乐趣,也发现了自己的天赋。

James认为,这是他开始喜欢上游泳的转折点。

此后,James的技术突飞猛进,也拿下了许多高含金量的奖项。

提到最自豪的成就时,James说:“我很佩服我自己的毅力。在不断的疲惫和压力中,我依然还能顶下来。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毅力,也是游泳磨练出来的。”

现在,James每天都要训练三小时。多年的训练除了磨练他的意志外,也渐渐让他喜欢上了在水中的感觉。

如果一天不下水,他觉得需要两天去弥补,在水里,James感到很舒服自在,甚至有时比在陆地上还更自在,三个小时也显得飞快,有时候训练结束后他还会觉得没练够,给自己加练一会。

他最喜欢的运动员是罗马尼亚的大卫·波波维奇。他说:

游泳时,他会彻底放空大脑,忘记考试与升学的压力,进入一种非常专注的心流状态,脑海里只剩下手臂怎样往前划能更快,腿怎样打,全心投入自己身体的动作与感知。而这也是他最享受、最开心的时刻。

在比赛当中,他也学会了专注自身。比赛结束时从泳道上起身,看见记分牌上刷新了自己的最佳成绩时的喜悦,是超过他人都无法比拟的。

14岁时,James的鼻腔内做过一个小手术,为此被迫停止了3个月的游泳训练,恢复训练后寻找状态花费了一些时间,成绩也就停滞了半年。看到周围的伙伴们都在刷新自己的成绩,他感到很沮丧。

教练鼓舞他相信自己,帮助他耐心地度过那段挣扎的时间。不能比赛的日子里,他无数次地想提前回去。最后,他沉住气挺过这段时间,找回了状态,心智增强了许多。

10岁以前,他几乎每场比赛都能刷新纪录,而第一次这样的挫折,让他变得更成熟,也让他理解坚持热爱需要付出的努力。

STP项目为体育、音乐、艺术领域内的优秀学生提供兼顾特长发展和学术成就的成长路径。

STP中心主任吕薇老师会和参与项目的学生深度合作,培养他们成为全面、优秀的人。吕老师分享说,是James的到来打开了STP项目游泳特长的路径。在James的榜样下,STP项目也迎来了更多游泳特长生。

吕老师认为,即使James一心热爱游泳,也希望以后在美国的NCAA联盟继续比赛,但学术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小觑。

“学生运动员”首先是学生。美国大学的校队在队员体育水平相似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重视能平衡学术与体育的学生。

因此,吕老师也会频繁与James的任课老师沟通,关注着他的学业。James在这些年里也更加重视自己的学术,成绩也在稳步提升。

在渐渐懂得要全面发展的过程中,James也变得愈发沉稳。

在此过程中,吕老师与James的母亲保持着深度的家校沟通,以相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时刻叮嘱、关注他作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成长。

吕老师用“阳光、自信、不服输”形容James.他身上放射出的阳光正向的气质始终鼓舞着自己和身边的人。随着年龄和心智的成长,他的自信也变成了成熟的自信。

02、钢琴是放松

Quennel在3岁时加入海嘉,从5岁开始学琴,与国内知名的钢琴教育家深度合作。如今9年级的他,一边高度专注地保持钢琴练习与演奏,一边兼顾着学业。

他爱上钢琴的契机,就是第一次听到巴赫的曲子时感受到的震撼。看到巴赫结合了多个声部,如数字与音乐相结合的曲子时,他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位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

另外一位Quennel喜欢的作曲家--肖邦--则以浪漫,感情丰富的曲子给了他另一种体验,一种情感的享受与共鸣。在肖邦的曲子中音符强弱的变化会导致乐句呈现出愤怒或者忧伤的情绪。

Quennel印象深刻的一次比赛经历也是一次肖邦比赛。虽然他在各个国家大赛上拿过许多耀眼的成绩,例如拉赫马尼诺夫青少年钢琴大赛北京赛区及全国总决赛双一等奖,第32届肖邦国际少年儿童钢琴比赛少年B组北京赛区一等奖等。

虽然这不是他名次最高的比赛,但在持续数天的赛程中他感到自己成长了许多,也成为了少有的在9岁的年龄就能挺进决赛的选手。

今天他提到这次比赛,依然为自己感到自豪。Quennel也提到今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弹奏肖邦《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Op.11时,学术比赛期末考试和准备演奏的三重压力,是他经历过的最高压的时刻。能顺利完成这场演奏,也让他充满了成就感。

7年级时,Quennel结识了他现在的音乐老师--Mr. Brett Walker。在Mr.Walker身上,Quennel感受到了一种新的看音乐的角度

Mr.Walker说,音乐都有其历史时刻,在那些时刻里捕捉当下的现实。巴洛克时期前后,正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时期。

了解这些历史情境后,学生才能让更深刻地理解音乐,让其变得与自身相关。

Quennel除了音乐之外还喜欢文学和心理学。最近令他印象深刻的书,是现代主义文学巨匠卡夫卡的《变形记》。与此同时,他也会在闲暇时间创作诗歌。

8年级的时候,他发现了音乐可以与文学相结合,第一次尝试用音乐去表达自己创作的几首诗。

例如,无调性音乐就很适合去传达卡夫卡作品中的“异化”主题。再比如,考虑到Quennel对心理学的兴趣,Mr.Walker也会让他尝试为恐怖电影配乐,让他把自己在多方面的长处与兴趣有机结合。

7年级起,Quennel经常在演出的场合中与MrWalker接触合作,并用他对演奏的热爱让老师印象深刻。

9年级在课堂上深度接触Quennel后,Mr.Walker也见证了Quennel在演奏上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更多元的表演模式。

例如,Quennel自小的训练让他一直具备一个优秀独奏家的素质,但他也渐渐尝试了不同的角色;除此之外,他也以伴奏者的身份,与歌手、小提琴演奏家合作。

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更多有趣的人和更多元的音乐种类。比如去年有一场意大利音乐主题的演唱会,Quennel于是就有机会探索意大利音乐,还和教授意大利艺术的老师相谈甚欢。

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更多有趣的人和更多元的音乐种类。比如去年有一场意大利音乐主题的演唱会,Quennel于是就有机会探索意大利音乐还和教授意大利艺术的老师相谈甚欢。

Quennel很享受这个角色,也意识到伴奏者不是配角,而是让音乐和叙事变得更好的重要成员

他的身上,始终有一种谦逊、踏实、和对音乐与表演的纯粹热爱,进入9年级后,Quennel的技艺变得更加精湛。虽然还没有完全确定自己未来的道路,但他也希望更专业地去演奏。见证他成长的Mr.Walker则认为他还会是一位优秀的人文学生。

进入9年级后,Quennel的技艺变得更加精湛。虽然还没有完全确定自己未来的道路,但他也希望更专业地去演奏。见证他成长的Mr.Walker则认为他还会是一位优秀的人文学生。

Mr.Walker还强烈建议Quennel和所有热爱艺术的学生去在大学接触商科,这样才能在成年后了解商业世界的运行规律,并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保护自己的热爱。

Mr.Walker说,他几乎笃定Quennel会在不止一条职业道路上做到卓越的水平,同时保持着对演奏的热爱,

 

像皇后乐队的吉他手天体物理学博士Brian May,和出演了《生活大爆炸》的神经科学家Mayim Bialik。

 

 

03、我最佩服的是

Alex喜欢上机器人,是从一年级时爸妈送给他的乐高玩具开始的。在闲暇时间里,他总会自己仔细琢磨这一片片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在没有人指点时,他就仅凭试探搭出了一座能连接两张桌子的大桥。

父母看到了Alex的天赋和兴趣,于是就让他去参加乐高课,从乐高的零件,经典的机械结构,到通过亲自编程让机器人走起来。Alex很快入门,并迅速在乐高课当中找到了乐趣。

Alex讲道:“小时候,我对那些没有生命但是能动的东西就特别感兴趣,为什么它们不是活物,但却可以动?我觉得它们很神奇,就想研究它们。

Alex的父亲是一位资深工程师,经常带着Alex一起修理家里坏掉的电器。很小的时候,Alex就锻炼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能把一台电脑拆开再重新组装,让电脑依然正常工作。

多年以来,Alex锻炼出了一种缜密的思维能力。

工程开始时,他脑海中就有它成型的样子。

零件、计划时间、规模,都需要制作者有清晰的规划,在搭一个结构的时候也要为后续的其他结构留出足够的空间。Alex也喜欢上了这种细致地做出一个个作品的感觉。

这些年里,Alex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机器人比赛,也在一些很有影响力的国际赛事上斩获许多荣誉和奖项,例如在VEX V5RC的比赛上取得亚洲第二的成绩。

当被问起自己认为最自豪的成就时,Alex说

Alex认为,一路坚持过来的自己,比任何名次和奖项都更了不起。他始终热爱机器人,但他也明白热爱的事情当中也有困难和阻力。

搭建一个机器人短则几个小时,长则几个月的过程中的枯燥会考验制作者的耐心和热爱,而比赛中必经的挫折,选手之间的同济压力,也会时常让Alex感到迷茫与无措。

他深刻意识到,

热爱的事物也是需要坚持的

Alex的升学指导薛言老师也在他过去几年的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0年级时,薛老师介绍Alex加入了火星派机器人俱乐部,带他去参加比赛。

在海嘉承办的VEX机器人比赛上的第一轮,Alex所在的队伍开始并不顺利,而在第二轮队伍联合比赛开始前,他的队伍也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对象。

薛老师注意到,Alex一直细致地记录其他队伍的信息与特长,并主动去与各队队长交谈。在选择合作对象的环节上,队伍也经历了几番波折和停滞。

最后Alex找到了一个优势互补的队伍,在教练的帮助下促成了合作,随即队伍名次立刻在比赛中升至全场第二。

在组队比赛当中,Alex总是团队的“定海神针”。比赛中遇到挫折、出现情绪时,总是他在鼓励队友,团结整个队伍,在海嘉的其他队伍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他们。

如今12年级的Alex,在学弟学妹眼中是一位温暖、善解人意的学长。

Alex另外一次让薛老师印象深刻的比赛经历,是参加爱丁堡公爵国际奖的户外团体项目。一次在天黑时,团队丢失了方向感,而跟队的老师出于职责不会提供指引。

Alex作为领队担起了责任,主动背起了装有十余人用的帐篷和饮用水的包裹,安抚队友的情绪带领全队安全顺利地找到方向。

带领团队脱困的过程中Alex一直心态平稳,保持乐观,担起了支撑团队的责任,细心地照顾每个队友。

Alex的细心观察,还体现在他的经济头脑和跨学科能力上。

他发现海嘉的慈善日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售卖一些小东西的机会,于是他会做市场调研,提前观察小学和中学部同学的需求,记下他们想要的书籍,再将从各个渠道搜集到的书卖给学生,并将赚到的所有利润捐献出去。

主动推动这样一个项目,并最终帮到别人,让他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薛老师表示,从9年级认识Alex起,他就保持着兴趣与热爱,但在行动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主动性更强,眼神中也多了一份坚定与成熟。

韧性、担当幸福的能力

12年级的他,已经成为了值得学习的榜样。Alex的母亲用三个字形容他:有韧性、有担当、有幸福的能力。这些品质会帮他度过申请季的波澜,在人生路上的挑战中波澜不惊,将自己的热爱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