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苏州中加枫华国际学校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参观学校
对于计划申请英国本科的中国学生来说,专业选择不仅关乎兴趣与未来发展,更直接影响申请成功率。有些专业看似热门高薪,却是中国学生的 “申请雷区”—— 录取率低到离谱,甚至出现 “百人申请零录取” 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析这四大 “高危专业”,帮你避开陷阱,规划更稳妥的升学路径。
金融专业
高薪光环下的 “零录取” 困境
金融专业因 “高薪”“前景好” 成为留学热门,但对中国学生而言,它的申请难度远超想象。

以英国金融领域的顶尖院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为例,2023/24 申请季,104 名中国学生申请金融本科专业,无一人收获 offer;拉长时间线看,近三年有近 500 名中国学生冲刺 LSE 金融专业,最终录取人数不足 3 人,录取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难申原因
考核方式单一:多数英国高校金融本科不设笔试或面试,录取完全依赖成绩和文书。
实践经历短板:金融专业重视 “将理论用于现实问题” 的能力,但中国高中生普遍缺乏金融实践机会,文书难以体现竞争力。
破局建议
提前积累金融知识:参与商赛、金融实训项目,丰富文书素材。
曲线救国:本科选择数学、统计学等基础学科,研究生阶段再转攻金融 —— 扎实的数学和建模能力,会成为金融学习的 “隐形优势”。
法律专业
逻辑与语言的双重挑战
英国是英美法系的起源地,法律专业全球知名,且有 4 所全球 Top10 律所总部位于英国,看似是 “职业加速器”,但对中国学生并不友好。

以 G5 院校为例,法律专业每年申请人数超千人,竞争异常激烈。LSE 2023/24 申请季数据显示,45 名中国学生申请法律本科,最终不足 3 人拿到 offer,无人成功入学。
难申原因
考核侧重 “非知识型能力”:牛津、剑桥、LSE 等校的入学笔试 LNAT,不考法律知识,而是测试逻辑思维和语言推理能力 —— 这正是中国学生的薄弱项。
职业发展受限:即便顺利毕业,国际学生想在英国本土律所长期执业难度极大,需提前规划回国或其他地区的发展路径。
国际关系专业
本科阶段的 “高门槛” 赛道
国际关系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法学等多领域知识,看似 “包罗万象”,实则本科录取率极低。

LSE 2023/24 申请季中,102 名中国学生申请国际关系相关专业,不足 3 人获得 offer,最终无人入学。这是因为本科阶段的国际关系学习更注重 “知识沉淀”,而高中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学科积累,思考易浮于表面。
破局建议
采用 “曲线救国” 策略:本科选择 PPE(哲学、政治与经济学)、HSPS(人类、社会与政治科学)、历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打好知识基础;研究生阶段再申请国际关系 —— 不仅录取难度降低,知识体系也更扎实。
医学专业
高成本 + 高门槛的 “双重壁垒”
英国医学水平全球顶尖,每年申请人数稳居 UCAS 榜首,但对中国学生而言,它是 “最该慎选” 的专业之一。

核心难点
学费高昂:以剑桥大学为例,医学本科每年学费高达 6.7 万英镑(约 61 万人民币),是其他专业的 2-3 倍。
学制漫长:本科通常为 6 年(含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时间和经济成本极高。
政策限制:医学是英国政府的 “保护性专业”,高校明文限制国际学生比例,中国学生录取名额极少。
写在最后:兴趣与现实的平衡术
选择专业时,兴趣固然重要,但也需结合申请实际 —— 避开 “高难度低录取” 的雷区,并非妥协,而是更理性的规划。如果对上述专业有强烈执念,可提前了解 “曲线路径”(如先读基础学科再转专业);若更看重申请成功率,则可关注那些录取率较高、与自身优势匹配的专业。
毕竟,留学的核心是 “成功入学 + 学有所成”,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才能在英国留学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