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好学校,究竟看什么?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也要以教师的成长为基础。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也是教师专业不断提升的平台。
判定一所学校是否优秀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素养,相信这是大家都不谋而合的。那判定优秀教师的标准又是哪些呢?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自然评判的标准也差异,但某些特质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也是做国际化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
那接下来,跟小编我一起去看看优秀教师都有哪些特质吧!
特质一: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
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只有对教育充满理想,才能对教育具有强烈的热情、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又是美好的、复杂的、丰富的,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与内涵。写诗是要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优秀的教师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有灵性,有悟性,才能谱写富有诗意的教育篇章。
特质二:专家态度和工匠精神
教师既要是在复杂的知性实践中寻求高度反思与判断的“专家”,同时也是通过经验积累练就了经验与智慧的教育实践的“匠人”。
特质三:积极向上,终身学习
优秀的教师总是积极地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方法。他们坚持自身学习的同时,也打造出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学生。
特质四: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国际化教育的老师还应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兼容并包地融合中西文化的精髓;有国际化能力与眼光,对世界饱含激情,对这个世界所处的状况深入了解……
这样的教师哪里找?请看这里!
通过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在广州市黄埔中黄外国语小学就有成就了一群这样的老师。宋小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宋小明老师
第13届教师解题比赛黄埔区青年组
唯一一名一等奖获奖老师
宋小明老师是一个对教育充满激情而又执着追求的人,意气风发却又认真严谨,激情澎湃而又稳重幽默。他说“教育是一种诗意的修行”,在和其他老师们一起研讨、分享和交流过程中,不管是交流探究作业设计、分享数学文本研读心得,还是研讨、设计教学案例,他都把这种诗一般的“修行”进行到底。
他的课堂、学生的表现一直受到领导、家长、专家们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在集团“快普乐”研讨课上,他上的《观察物体》,设计巧妙,差异化分组、多学科整合探究,让在场的专家、领导、老师耳目一新,为之一振。在校级研讨课《长方体的表面积》中,集体学习、分组探究、分享,深入而有序,给其他老师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启发。IB授权访问期间,他组织学生探究的《数形结合》,资源丰富,概念驱动,深入而又明晰,得到了授权访问官的高度赞扬。平时的每一次课堂,每一次活动,每一辅导,每一本作业他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学生的成绩、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很大提升。
宋小明老师和其他老师一样,在实践IB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注重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落实,扎扎实实地落实着中黄倡导的中西合璧的国际化教育。
宋小明老师认为,只有对国家课程和ib理念都深入理解,才能在IB的理念和框架下整合、探究教学。
通过扎扎实实地个人学习、学科组,年级组、学校、集团、区教研、外出培训等多位一体的学习教研模式,老师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快很大的提升。
正因如此,本学期宋小明老师参加广州市小学数学第13届教师解题比赛,从全黄埔区200多位报名参赛的数学教师中,脱颖而出,进入广州市决赛,又在市决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可是黄埔区青年组唯一一名一等奖获奖老师。
Q: 宋老师虽传统教育出身,自从加入中黄,接触国际教育,是什么让他发生如此大的进步呢?
A: 这不得不归功于他自身的谦虚好学和勤奋努力,以及学校为每位老师订制个人成长规划,系统的集团、学校和外派等多位一体的培训学习,科、级组的研讨实践。
“以前我的课堂,准备最多的是怎么教,现在思考学生怎么学;以前关注集中知识,现在还全面关注技能、态度、情感、兴趣和主动性等;以前较多要求统一,现在重视差异、个性化;以前较多灌输、练习和预设,现在促进探究、构建和生成…现在课堂上学生多了些自由,多了好奇,多了讨论,多了质疑,多了探究,多了感悟,多了自信!我自己都觉得我变化很大,更靠近教育的本质了。”说起自己发生的变化,宋老师激动地说出了上面的话。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