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北京耀华国际学校亦庄校区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参观学校
最近不少家长都在问我:IB 到底是个什么体系?是不是比 A-Level、AP 更难?对申请牛剑、藤校有没有真正的优势?
其实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国际文凭课程)最早在瑞士创立,起初是为了方便外交官和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孩子能够在不同国家之间顺利转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逐渐演变成了一套覆盖 3-19 岁学生的完整教育体系。
它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孩子考大学”,而是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智力、情感、个人发展以及社会技能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很多家长只知道 IB 的高中文凭项目(DP),但其实 IB 的体系很完整,从小学到高中都有配套:
PYP 小学项目(3-12 岁):强调“探究式学习”,不再是填鸭,而是通过项目制和主题式的学习方式,引导孩子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MYP 中学项目(11-16 岁):这是一个 5 年制的项目,注重跨学科探索,让学生在打好学术基础的同时,培养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
DP 高中文凭项目(16-19 岁):最广为人知的部分,也是申请大学时最有含金量的环节,学制两年,要求非常严格。
CP 职业相关项目(16-19 岁):相对冷门,更强调与职业规划结合,适合对未来方向非常明确的学生。
所以 IB 不仅仅是“高考的替代品”,而是一条从小学到高中都打通的完整教育路径。
IB 的一大特色就是“全面性”。学生必须从六大学科组里各选一门课程,不能像国内一样简单地“分文理”:
① 语言 A(母语与文学)
② 语言 B(第二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等)
③ 社会科学(历史、地理、经济、心理、哲学等)
④ 实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系统等)
⑤ 数学(从基础数学到高等数学都有不同层次)
⑥ 艺术与选修(音乐、美术、戏剧、设计等,如果不选艺术,可以再选一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保持一定的“主攻方向”的同时,也保持广度和均衡性。比如一个理科很强的学生,仍然必须修一门人文学科,避免完全偏科。
除了六大学科,IB 还有三大“灵魂课程”,也是它与 AP、A-Level 等体系最大的区别:
TOK(Theory of Knowledge,知识论)
这是 IB 最有特色的课程,强调“如何思考、如何质疑”。孩子要学习知识的来源、局限性,最终需要写一篇论文或做一次演讲。
这门课看似抽象,但对培养批判性思维非常关键。
EE(Extended Essay,拓展论文)
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一篇约 4000 字的学术论文,从选题、文献综述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完全按照大学研究的标准来。
这是训练孩子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的最好方式。
CAS(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创意·行动·服务)
学生必须在两年内持续参与艺术、体育和社区服务,并记录档案,由老师评估。
它逼着孩子走出课堂,去尝试舞蹈、戏剧、志愿服务,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正是因为这三大核心,IB 学生不仅仅是“考高分的学霸”,而是有思维深度、研究能力、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年轻人。
IB 的满分是 45 分:
六门学科,每门满分 7 分,总计 42 分;
TOK 与 EE 最多加 3 分;
CAS 必须完成,但不计分。
分数参考:
剑桥大学:通常要求 40-41 分;
常青藤名校:通常偏好 38–40 分以上的 IB 学生;
牛津大学:往往需要 42 分甚至更高。
而且大学在评估 IB 学生时,不仅仅看最终成绩,还会参考 预估分(Predicted Score,老师预测的成绩)。
这意味着孩子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态度和进步都会被计入大学申请的考量。
全球大多数大学,包括英美加澳的顶尖高校,都明确认可 IB 成绩
IB 的最大特点就是“全面”:
学科均衡,既要学理科,也要兼顾人文与艺术;
注重学术研究能力,论文和演讲是必修;
强调社会责任感,要求孩子参与服务和活动。
它确实挑战很大,对孩子的自律性、时间管理和综合能力都有很高要求。
但对于志在申请牛剑、藤校的学生来说,IB 不仅能提升学术竞争力,更能在思维深度和人格成长上提供极大的帮助。
换句话说,IB 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但它能培养出真正全面的人才。
对于那些目标是世界顶尖大学、愿意接受挑战的孩子,IB 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