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三亚国际学校:AP欧洲史(2025年9月-2026年4月)

三亚国际学校:AP欧洲史(2025年9月-2026年4月)

本文由三亚国际学校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参观学校

 

AP欧洲史

AP European History(高级先修欧洲史)是由 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 开设的面向高中的一门大学先修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系统学习大学水平的欧洲历史。在成功通过AP欧洲史考试后,考生有机会获得大学学分或免修相关课程,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和专业选择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的课程考试范围大约从公元1450年至今,即从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开始,涵盖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世界大战直至当代欧洲。课程强调不仅要掌握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文献、比较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理解因果与变化连续性的能力。

 

AP世界史适合8–12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也可先学习世界史(分为四部分),建立基础。初高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AP世界史,可提前备考且更高效。

01 ● 课程特色 ●

内容概览

内容概览

AP欧洲史(AP European History)课程范围涵盖公元1450年至今,从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开始,贯穿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化、世界大战,一直到当代欧洲。

这门课程不同于传统“单一国家历史”,而是强调 比较、联系与跨时期分析,要求学生在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学会分析史料、建立论点,并形成历史解释能力。

时间与主题划分

  • 1450–1648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国家中央集权的兴起

  • 1648–1815 :专制主义、启蒙运动与革命时代

  • 1815–1914 :工业革命、民族主义、帝国主义

  • 1914–1945 :世界大战与极权主义

  • 1945–至今 :冷战、欧洲一体化与当代挑战

课程内容

AP 欧洲史课程围绕 四大历史主题(Themes) 展开,要求学生能跨单元、跨主题综合分析:


  1. 互动(Interaction of Europe and the World)
    欧洲与世界的联系(探险、殖民、贸易、文化交流)

  2. 贫富与社会阶层(Poverty and Prosperity)
    经济体系、阶层关系、工业化与现代化

  3. 国家与其他制度(States and Other Institutions of Power)
    政治制度、民族国家、战争与外交

  4. 个体与社会(Individual and Society)
    宗教、知识、文化运动,性别与社会角色

 

9大单元(Units)

单元 1:文艺复兴与探索(1450–1648)

  • 核心内容

    • 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北方文艺复兴)

    • 人文主义、艺术与新思想的兴起

    •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开辟(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

    • 欧洲与美洲、非洲、亚洲的首次大规模接触

  • 主题聚焦

    • 新思想如何改变人文与科学视野

    • 欧洲扩张对全球经济与文化的影响


 

单元 2: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1450–1648)

  • 核心内容

    • 新教改革(路德、加尔文、英格兰宗教改革)

    • 天主教反宗教改革与特伦托会议

    • 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战争(法国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

  • 主题聚焦

    • 宗教分裂如何改变政治版图

    • 宗教冲突对国家权力与社会生活的影响


 

单元 3:君主专制与宪政发展(1648–1815)

  • 核心内容

    • 君主专制的典型案例(路易十四的法国、彼得大帝的俄国)

    • 宪政与议会制的发展(英国光荣革命与宪政体制)

    • 三十年战争的结束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 主题聚焦

    • 专制与宪政两种制度的对比

    • 欧洲权力格局的重组


 

单元 4: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1648–1815)

  • 核心内容

    • 科学革命(哥白尼、伽利略、牛顿)

    • 理性与实验方法的兴起

    •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洛克、孟德斯鸠)

    • 宗教与科学的张力

  • 主题聚焦

    • 新思想如何挑战传统权威

    • 启蒙运动与社会、政治变革的关系


 

单元 5: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1789–1815)

  • 核心内容

    •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社会背景

    • 革命政府与恐怖统治

    • 拿破仑的崛起、帝国扩张与改革

    • 拿破仑战争与欧洲秩序的重塑

  • 主题聚焦

    • 革命与平等、自由的张力

    • 拿破仑的功过与遗产


 

单元 6:工业革命与社会变革(1815–1914)

  • 核心内容

    • 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蒸汽机、纺织业、铁路)

    • 城市化、工人阶级与社会矛盾

    •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

    • 文化与思想变革(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 主题聚焦

    • 工业化对经济、社会阶层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 思想运动如何回应社会问题


 

单元 7:19 世纪政治发展与帝国主义(1815–1914)

  • 核心内容

    • 维也纳会议与保守秩序

    • 民族主义与国家统一(意大利统一、德国统一)

    •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兴起

    • 新帝国主义与殖民扩张(非洲瓜分、亚洲殖民)

  • 主题聚焦

    • 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

    • 帝国主义与全球影响


 

单元 8:世界大战与极权主义(1914–1945)

  • 核心内容

    • 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过程与后果

    • 战间期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

    • 极权主义政权的崛起(纳粹德国、苏联、法西斯意大利)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全球影响

  • 主题聚焦

    • 战争如何改变国家与社会

    • 极权主义与民主制度的冲突


 

单元 9:冷战与当代欧洲(1945–至今)

  • 核心内容

    • 冷战格局与欧洲分裂(北约与华约)

    • 马歇尔计划与经济重建

    • 欧洲一体化(欧盟的形成与发展)

    •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 当代欧洲的挑战:移民、全球化、民族主义复兴

  • 主题聚焦

    • 欧洲在全球体系中的角色

    • 民主化与多元化的矛盾

02 ● AP世界史考试 ●

 考试形式

自2025年起,AP欧洲史考试已全面采用 数字化形式,通过Bluebook 测试应用程序 完成答题。所有答案会在考试结束后自动提交。

2026 年考试安排

  • 正式考试:2026年5月4日(周一)中午 12:00(当地时间)

  • 补考时间:2026年5月18日(周一)上午 8:00(当地时间)

考试结构详解

 

第一部分:选择题(Section I Part A)

  • 题目数量:55 道

  • 时间:55 分钟

  • 占比:约 40%

  • 内容特点

    • 涵盖九大单元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主题

    • 包含文本、图像、图表、地图等多种史料类型

    • 考察历史事实记忆、因果关系分析、比较与联系能力

  • 答题技巧

    • 注意史料中细节信息,快速筛选答案

    • 理解题干要求,避免陷入题目陷阱


 

第一部分:简答题(Section I Part B: SAQ)

  • 题目数量:3 道

  • 时间:40 分钟

  • 占比:约 20%

  • 内容特点

    • 第 1、2 题为必答,第 3 题从两个选项中任选其一

    • 每题提供一个或多个史料,要求简短分析与论证

    • 考察学生对特定历史背景、事件、人物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 答题技巧

    • 使用 PEE(Point, Evidence, Explanation)结构快速组织答案

    • 引用史料时要与问题紧密相关,不要偏题


 

第二部分:基于文件的问题(Section II Part A: DBQ)

  • 题目数量:1 道

  • 时间:60 分钟(含 15 分钟阅读和规划时间)

  • 占比:约 25%

  • 内容特点

    • 提供 7 个历史文件,包括文本、图表、图像等

    • 要求学生分析文件内容、比较观点、提出中心论点并展开论证

    • 考察综合运用史料、历史背景知识以及论证能力

  • 评分标准

    1. 论点清晰性:中心论点明确且可辩护

    2. 史料使用:正确引用并分析文件,结合外部知识

    3. 分析与解释:展示因果关系、比较、连续性与变化

    4. 结构与组织:逻辑清晰,段落层次分明


 

第二部分:长篇问答题(Section II Part B: LEQ)

  • 题目数量:1 道(从 3 个题目中选择)

  • 时间:40 分钟

  • 占比:约 15%

  • 内容特点

    • 三个题目分别对应不同历史思维技能:

    • 学生需在回答中提出中心论点、支持论证、分析历史发展

    1. 比较(Compare)

    2. 因果(Causation)

    3. 变化与连续性(Continuity and Change over Time)

  • 评分标准

    1. 论点明确:回答紧扣题目,中心思想清晰

    2. 证据支持:引用具体历史事实、事件或人物

    3. 历史分析能力:展示分析因果、比较或变化连续性能力

    4. 组织与逻辑: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段落衔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