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圆桌论坛深度剖析:拆解国际化教育谜题,助力孩子奔赴「星辰大海」

圆桌论坛深度剖析:拆解国际化教育谜题,助力孩子奔赴「星辰大海」

在这场关于未来教育的深度对话中,由朱博华博士(碧桂园教育集团国际升学总顾问)、殷昌雯总监(碧桂园教育集团市场招生中心总监)、叶正香校长(宁碧国际高中校长)、上官晓蓉女士(BTEC艺术课程负责人)组成的专家团,与数50组家庭共探国际化教育的核心命题——如何为孩子选择一条适配的成长路径?


以下为圆桌论坛八大焦点议题的精华实录,以问答金句与观点梳理,为每个家庭点亮国际教育的明灯。

 

 

1

经济下行+教育内卷,国际VS国内赛道如何选?钱花得值不值?

「国际赛道不是豪赌,而是用理性投资撬动全球顶尖教育资源。」

 

朱总以数据破题:

英国留学趋势:2025年中国大陆通过UCAS系统申请英国本科人数达31,160人,创历史新高。

政策支持:上海对世界排名前50院校毕业生提供落户便利,香港“高才计划”将非本地本科生招生比例提升至40%。

对比国内高考:国内仅4-5所大学进入全球TOP50,而宁碧学子连续五年100%录取全球TOP50,“国际教育是更宽广的升学通道”。

国际教育以更低门槛冲击顶尖资源,适配性强的孩子可通过多元路径弯道超车。

 

2

什么样的孩子能在国际赛道逆袭?  弯道超车的真实案例 !

「从游戏少年到科技新星,国际教育让每个孩子‘重生’。」

 

叶校详解张同学蜕变:

初中困境:沉迷网络,中考前夜仍在电脑前。

宁碧转机:转换赛道后“重塑目标”,为热爱而学,为学校开发图书管理系统;参与微商俱乐部运营,锻炼商业思维。

逆袭成果:被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录取,提前一年毕业并进入腾讯工作。“国际课程将他的热爱'合法化',游戏少年蜕变为技术精英。”上官老师以艺术生为例:BTEC学生刘同学跨赛道突破,从伦敦艺术大学视觉传达专业本科到UCL心理学硕士,实现“艺术+学术”跨界。“传统教育中,艺术是爱好;国际教育中,艺术是专业,更是职业。”

BTEC艺术学生的作品经验亮相迪拜设计大赛,获高额奖金,“用创意解决现实问题,才是艺术教育的真谛”。

 

国际教育将孩子的“兴趣”转化为“专业”,让“不被看好”的孩子,激发自己的内驱力和潜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找到人生新坐标。

 

3
公立国际部 VS 双语国际学校?

 「真正的国际化,是让教育成为一场浸润式的全球对话。」

 

朱总对比数据:

录取差异:国际学校牛剑录取量远超公立国际部,“顶尖大学更青睐综合素质,而非单一分数”。

培养逻辑:公立国际部侧重学术筛选,国际学校注重全人培养。

 

 

叶校揭秘宁碧生态:

学术浸润:用英语为载体进行学科学习,演讲分享,老师指导寻找学科论题撰写高达6000词全英论文,“提前模拟海外大学学习场景”。

文化扎根:每年“中国周”组织学生走遍中华大地文化寻访,支教服务,实习实践。“国际化不是西化,而是兼容并蓄”。

双语国际学校以“学术+文化+管理”三重国际化,让每个孩子提前适应世界舞台。

 

4

自主管理=放任不管?
该如何让孩子从“摆烂’到自律?

「规则由学生书写,自律在信任中生长。」

 

 

规则越民主,执行越高效”。学生会发起电子设备管理改革,经3轮辩论决议违规处罚期可从5个月缩短至3个月,前提是通过自我管理考核。

“同龄人监督和自我管理比教师管控更有效”。

真正的自主管理,是让学生在“被看见”中激发责任感,在“被信任”中学会担当。

 

5

初中转轨关键期:学科VS语言:如何两手抓两手硬?

「左手夯实根基,右手架起桥梁,转轨期的每一步都算数。」

 

朱总建议:

数学为基:AI时代,数学是底层能力;经济、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均需数学支撑。

语言先行:学生用英语学习学科课程,“语言自然突破”。

 

 

叶校分享学制创新:

“2+4”学制:初三用1/3时间完成中考课程,2/3时间专攻IGCSE,学生可同步斩获中考高分与国际课程A*。学科组定期国际国内课程教研,剔除重复内容,“让学习效率翻倍”。

科学规划让转轨期的每一步都为孩子的未来赋能。

 

6

宁碧怎么做助力'每个孩子都去适合的大学’?

 「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量身定制的成功方程式。」

 

 

叶校详解“一生一案”体系:

入学测评:学生入学即获个性化评估报告,锁定潜能方向。

动态规划:每月升学导师、学科老师、班主任三方复盘,调整学业与活动目标。

数据佐证:A-Level高数A率100%,EPQ论文A率75%,BTEC艺术生100%获伦艺、罗德岛等顶尖艺术大学录取。

学生每日学习数据实时同步家长,“过程透明,结果自然有保障”。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的优势成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7

紧握理想之月,揽尽商业六便士,艺术生的成功方程式

「用画笔勾勒理想,用商业思维点亮现实。」


上官老师分享案例:

商业实践:宁碧BTEC艺术学生借“谷子经济”项目月入过万,学生参与迪拜国际艺术大赛,斩获多个组别第一、第二第三名,奖金收入达1.5万人民币。

 

 

BTEC课程与学校合作开发“艺术+商业”模块,学生需完成品牌策划、成本核算等实战任务。“艺术教育不是孤芳自赏,而是用创意解决真实问题。”真正的艺术教育,是让理想落地为职业,让创意转化为价值。

 

8

AI时代:宁碧学生用AI做了什么?家长如何不落伍?

 「在AI的浪潮中,做有温度的创新者。」

 

上官老师现场展示:学生用AI辅助艺术学习,分析伦勃朗画作并创作漫画,“技术是工具,人文才是灵魂”。

叶校提到,学校引入EPQ(大学论文项目),学生需用AI辅助课题研究,但需直面“AI伦理争议”。“批判性思维,是抵御AI同质化的终极武器。”

AI时代的教育,不是与机器赛跑,而是培养“人性不可替代的洞察力与共情力”。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不是内卷,而是突围;不是焦虑,而是希望。

在这场长达3小时的思维盛宴中,宁碧用数据、案例与温度,诠释了国际化教育的真谛——让每个孩子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走向世界的舞台。“在宁碧,没有‘差生’,只有尚未被发现闪光点的未来领袖。”

金秋九月,期待与更多家庭携手,在宁碧书写属于孩子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