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成都芭德美际总校长蓝继红两会建议“开发教育AI”
芭德美际学校在AI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走在全国前列,我校总校长蓝继红作为成都市人大代表,在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AI与教育融合的提案,强调教育AI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成长空间,而非简单提供答案。
成都市人大代表、芭德美际学校总校长蓝继红
参加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这一理念在美际学校的课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学校通过AI协同思辨阅读课,引导学生与AI助手就经典话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数学课堂中,AI技术被用于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
美际学校还通过两次AI发布会展示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2024年3月26日,学校发布了“AI船长计划”,旨在让师生学会理解、应用和领导AI,而非被其主导。2025年1月3日,学校升级了“AI船长计划2.0”,推出多模态AI助手,将教师智慧转化为知识库,构建“学校AI大脑”,进一步推动人机协同进化。
美际学子与AI辩论
思辨教育是美际学校的核心理念之一。学校通过AI苏格拉底等工具,以哲学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突破认知障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美际通过AI技术与思辨教育的结合培养“高分数+高素养”的精英人才,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美际AI协同数学课堂
呼吁开发教育AI
别让孩子们“认知外包”
今年,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横空出世,将更多人带进了AI的世界。当AI看病已成现实,AI课堂还有多远?
作为资深的教育专家,成都市人大代表、芭德美际学校总校长蓝继红带来了AI与教育融合协同的想法。
“我的态度是热情地拥抱AI,但是慎重地考虑AI怎么进入学校,怎么落地到课堂,怎么进到每一个孩子的世界里。”蓝继红认为,公共AI的设计目标是直接提供答案,提高工作效率,这与学生的成长需求存在差异。学生需要的是心智、智慧的成长,而非简单的知识获取。直接使用公共AI可能会导致“认知外包”,阻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
因此,她呼吁研发教育专用AI,其底层逻辑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如何找到答案,培养思维方式和实验路径。她认为,教育AI应成为学生的“成长空间”,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而非直接提供答案。
同时,蓝继红也看到了AI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她认为,AI可以成为“永不疲倦、永不发脾气、永远热情鼓励”的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她相信,当下的一批孩子是为未来而生的、也是为未来而长的一代,他们将来的世界人人都有一个AI同伴、AI助理、AI秘书,因此教育应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AI。
为了推动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蓝继红希望在两会现场找到合作的可能。“希望接下来的几天,能够多与科技领域的人大代表交流沟通,共同开发AI教育平台,将AI的智能支持与教育需求相结合,将知识储备、方法路径指导和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教育AI中。”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