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17 岁男孩的 “情绪稳定” 之谜:来自赫德创校生的故事

17 岁男孩的 “情绪稳定” 之谜:来自赫德创校生的故事

电脑坏了,作品集一夜之间“销毁”过半;

屏幕坏了,剧院音乐会“摸黑”压轴演出;

门框坏了,“筹钱”装防撞条却不愿透露。

这些“坏了”的时刻,并没有伴随“坏了”的情绪,17岁的Tony在面对这些意外时,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情绪稳定”。

Tony,北京赫德中学创校生,2025届高中毕业生,在今年的美本早申阶段拿下全美排名第6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以下简称JHU)计算机音乐专业录取,每年15000美金的奖学金。

而这些信息,远远不足以概括我们的Tony。他的身上,刻着从赫德这片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痕迹,我们喜欢他,也远远不仅是这一录取结果。

或许,赫德追求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录取结果。因为一个孩子的成长,并没有所谓的结果。

01

人物 CHARACTERS

G12学生Tony Wang

这两年的热词“情绪稳定”,仿佛一夜之间成了所有人向往的精神状态,在我们看来,用以形容Tony最合适不过了。

10年级确认了专业方向,Tony就开始专注、紧张地制作起他的音乐作品集。

24年8月,90%的进度条在同期学生中遥遥领先,然而申请季最怕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电脑故障导致作品几乎销毁。

距离提交申请所需材料只有不到3个月,怎么办?

“重做吧。”这是Tony给的解决方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势如破竹的能量。这背后,是无数次重复练习与突发应对后的从容。在赫德,大大小小的舞台太多了,发生“意外”的机会太多了。

17 岁男孩的 “情绪稳定” 之谜:来自赫德创校生的故事

Tony与总督学Chris Edwards、音乐老师Marko共同演奏

每周一的级部集会,由学生主导;艺术节刚过,冬日演出又上新节目;慈善音乐会,从策划、编曲、宣传、彩排…“音乐”仿佛融入了整个学习、活动、成长过程中,获得锻炼。

就说这场名为“Heart by Heart 与心同行”的慈善音乐会,是Tony和同学Jason发起,为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儿童筹款,打造阅读空间的项目。

公益活动宣传海报

Jason对商科非常感兴趣,也早已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于是主动负责起筹款、捐赠、采购等环节。Tony 则负责他擅长的音乐演奏部分。

然而演出当天,剧场设备失灵,Tony顶着压力,在大屏幕全黑的情况下完成演出,谁说这不是对“音乐的力量”最好的检验呢。

屏幕失灵但音乐演出仍在进行

赫德从来不苛求“完美”,而是接纳和包容这些“意外”的发生,让学生在真实、变化、不尽如人意的情境里,接受锻炼与成长,就是我们正在提供的土壤。

如果说2024是AI申请元年,AI开始大规模参与美本申请,从“AI 生成文书”到“录取标准模糊化”,每一个关键词都足以让申请者焦虑不已。

好在名校录取不再仅仅看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关注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匹配度,孩子本身的“真实性”,方向与努力的“一致性”,以及他们是否深度的思考,深入的探索。

Tony正在进行音乐创作

正如大学的招生官在面试中向Tony的提问:“对于‘专业’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只想深入地把这一件事做好。”

有明确的目标,主动地求学,不被诸如电脑、屏幕等意外因素“打扰”,这条在赫德延伸出来的“成长曲线”,或许才是AI元年的申请范例。

02

那么,明确的目标哪里来?

赫德高中的两位音乐老师,一位曾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熟谙音乐科技和音乐工程;一位毕业于新奥尔良这个爵士音乐发源地,擅长即兴演奏。Tony的专业选择,或多或少受到了两位的影响,但在进入赫德之初,事情的发展并不是如今的剧本。

从小被父亲“逼”着学吉他,初中被学业“压”着放弃了吉他。“幸好”因为父母与赫德理念相投,于是,他成了赫德中学部的创校生。

从小学习吉他的Tony

从初中阶段刷不完的题、拿不够的分,老师只在乎你的成绩排名能不能“上岸”…初二结束后选择进入赫德,没想到老师竟然会在意你的兴趣爱好,鼓励你发展特长,每天放学前给到一整节课的时间,上百门的课外课(VCA)让你选择…甚至你还可以申请“创造”一个全新的社团,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做喜欢的事情。

巨大的转变让Tony感到惊喜,于是在9年级正式入读赫德后,他决定重拾自己的热爱-吉他。在VCA时间、社团活动等时空条件的支持下,Tony选择了音乐作为选修,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一次次、无数次地站上了享受的舞台。

Tony与乐队成员进行交流演出

除了学术成绩的点滴进步,“重拾热爱”也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变化。我们无法想象有多少孩子因为学业压力放弃了自己的热爱,甚至自己原本的擅长与天赋,所以在赫德,能够帮助像Tony一样的12岁的少年,找到属于他们18岁的目标,是我们认为教育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而“找到”的下一步,是“坚持”。我们鼓励学生在热爱的道路上不断向前探索,发展为属于自己的赛道,并能成就一番事业。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足够充分、优质的资源。

赫德为Tony开设的1V1音乐课,每周5节,已经上了一整年。

1V1音乐课程

再看Tony的作品集,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流行、实验、氛围电子、编程等多个领域。他将自己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通过编程实现音频的交互,在高中阶段就“练就”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赫德有一句slogan:“Passion aways wins!”我们始终相信“热爱至上”的力量,感谢Tony,在你身上的实践,让我们对教育的坚持更有信心了。

03

Tony的妈妈给我们讲了个故事:一天晚上Tony骑自行车回家,看见有位老爷爷在路边卖红薯,他就给妈妈打电话说:“我可以把摊位上剩余的红薯都买下来吗?”因为他想让老爷爷早点回家,因为这个总是希望大家觉得酷酷的孩子,内心柔软善良。

于是Ciara老师也分享了Tony在慈善音乐会的番外篇,他用表演酬到的钱买了防撞贴和防蚊网,默默地“守护着”这群需要帮助,更需要关注的孩子们。把善意传递,是赫德价值观中“仁”的理念,很高兴看到赫德的孩子走出校园,从知道到践行。

Tony和Jason去同心进行捐赠

我们也默默地观察着,SAST(Student as teachers)社团的“教育工作者”们去到河北省阳原二中,给百名学生现场上了一堂经济学课;翩翩少女社团在全校发起女性互助盒计划,沐者咖啡社团每周五准时营业,势将云南咖啡豆带向世界…

《纽约时报》中文儿童版在2024年的9月刊专门报道了北京赫德的学生社团,同学们从0到1开始创办,迸发灵感、落地想法、建立连接、解决问题,自发生长出行动的智慧和勇气,向真实而广阔的社会生活迈近一步。

教育中美好的事情太多了,让我们感到无比欣慰的是,从赫德“长出来”的孩子,有对他人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在做真正对他人有价值的事情。

1月9日是Jimmy Page的生日,那天Tony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祝偶像生日快乐。

“情绪稳定”的Tony还没有结束他在赫德的学习,刚刚过去的周末,也还在校内外的舞台上带着乐队演奏。赫德三年,或许他和他的父母都不曾想,一把吉他会成为他通往世界顶尖学府的钥匙,而转动这把钥匙的,是心底的“热爱”,以及这片滋生热爱的土壤。

无论如何,祝福Tony,在热爱这条赛道上,永远,能为自己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