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以专业主课为基石,钢琴多样化课程体系培育 “言之有物” 的音乐家

以专业主课为基石,钢琴多样化课程体系培育 “言之有物” 的音乐家

以专业主课为基石,钢琴多样化课程体系培育 “言之有物” 的音乐家

音乐家的任务是通过音乐跨越时空的美让人摆脱孤独,慰藉心灵。在东岸BEAM,我们不仅养优秀的钢琴家,更要培养有内涵的音乐家。为了让同学们从琴房走上舞台,BEAM的钢琴主科课程的设置,帮助学生们成为“有话可说”的音乐家的目的。东岸BEAM的钢琴课程除高标准的主科外,还有着丰富的多样化课程体系。

东岸BEAM音乐实验学校校长、创始人柴亮

 

01|在东岸BEAM音乐实验学校,钢琴专业的学生是如何上课的呢?

首先,东岸BEAM钢琴专业开设了一对一的专业主课,授课教师均为著名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家、钢琴演奏家,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和舞台表演经验,且有在国外学习和演出教学经历。

在BEAM,专业主课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按照学生的专业程度,实现分级和定制化教学。主课教师非常了解学生学习、技术和心理的特点,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专业提升方案,同时能在舞台表现力、个性化发展及职业素养方面给予循序渐进的训练与培养。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不同BEAM还以专业主课为导向,同时开设了包括钢琴专业研讨课、合奏课、钢琴视奏基础课、音乐会观摩鉴赏课、键盘音乐艺术史,以及钢琴督导课在内的一系列相关课程。这些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形成互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演奏技巧,还能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02|这些在国外的大学才有可能学到的专业课,BEAM为什么会在中学阶段就安排学生学习呢?对学生们的专业发展及舞台演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拥有扎实的弹奏基本功,建立弹奏审美鉴别标准;同时强化他们学习的拓展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能够建立独立学习作品的能力,熟练的视奏能力以及重奏、协奏的合作能力。

通过视奏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快速准备的应变能力;以及激发内心灵感的感性思维能力。

Sight Reading不仅锤炼学生的实战技巧与迅速应对的应变能力,更是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灵感火花的钥匙。它引导学生在面对未知乐谱时,能够即刻调动音乐感知,敏锐捕捉旋律的起伏与情感的流转,从而在瞬间将理性分析与感性创造完美融合,开启通往音乐无限可能的大门。

东岸BEAM的钢琴视奏基础课为小班授课模式,每堂课会有4-5个同学一起上课,每人一台钢琴。老师会先对本节课要学习主题做讲解,通过谱例示范,学生模弹的形式,发现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

钢琴视奏基础课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读谱速度决定了同学们学习新曲目的速度,掌握高效率的读谱和快速弹奏技巧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量,抓新曲目的能力;而曲目量是演奏能力的基础,这样的能力不仅对独奏,在合奏领域更显重要,对于拓宽钢琴演奏者的专业道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小雪老师同时担任东岸BEAM钢琴专业的主课教师。在胡老师严肃的外表下有颗温柔细腻的心,她善于用细节鼓励学生,注重音乐的艺术属性,在课堂上用自己对钢琴的纯然热爱感染学生。

合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更深刻理解音乐句子线条走向等修养。

东岸BEAM的合奏课涵盖四手联弹与双钢琴的协作艺术,不仅锤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引领他们深入音乐的肌理,细腻感知每一个音符的呼吸与线条的流转,从而培养出对音乐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塑造全面而卓越的音乐修养。

在东岸BEAM,钢琴合奏课会以两人为一组,由四手联弹作品入手,逐渐过渡到双钢琴作品。

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双方的合作,将会学习到:

倾听多声部音乐线条,训练大脑对多线条的整体布局与掌控。

打破惯有“独奏属性”的认知,学会妥协、配合、帮衬意识,从而丰富音乐表达手段。

提高对乐器音色、音乐内涵乃至不同风格时期作品特点的审美趣味层次。

 

Studio Class是在美国大学里非常常见的上课形式,这里的“Studio”是指每位教授自己的班级,放在钢琴专业可以理解为每位教授所教授范围内的学生(也称为“这个琴房里的学生”),统称为“My Studio”。上课形式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教授会把自己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轮流进行演奏,这种演奏属于非正式的,无论学生弹奏的是否成熟、或者只是演奏一小段都可以,然后由其他同学以学习为目的互相点评。

在东岸BEAM的Piano Studio Class上,来自不同主课老师的学生会一起聚在胡小雪老师的课堂上,互相学习、展开讨论。

我们希望通过studio class可以培养学生的critical thinking以及舞台经验。一方面,通过模拟工作室环境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舞台表演实践提升技巧和表现力。

在东岸BEAM,Piano Studio Class的授课形式通常是,所有同学会先向胡小雪老师介绍一下自己手中正在练的曲目,然后大家轮流到舞台上演奏,结束后,台下同学们之间会互相点评。

这种点评并不是批评意味的,可以是夸奖也可以是提出建议,主要是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当我们作为旁观者去听他人演奏的时候,自己的心态也会变得更客观,比自己听自己的演奏要更为冷静。通过观察别人演奏,再关照到自己的演奏上,可以思考“我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然后再听一下同学们给的点评,通过不断的互换信息,最终完成学习的目的。

“之所以会把Piano Studio Class的课堂设置在音乐厅,一方面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以一种演奏的状态去诠释曲目;另外也是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更多上台表演的机会。”

胡老师会在正式上课前,用各种小方法调动同学们的情绪,帮助大家放松下来。

她会坐在音乐厅的台阶上点名,与每位同学都简单的交流几句,看似不经意的聊天,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快速建立起熟悉感,同时胡老师也凭借自己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个人魅力缓解了课堂上的紧张感,这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顺利推进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胡老师会鼓励同学们大胆上台表演,演奏的曲目也不一定要是成熟、完整的,可以是正在练习中的,也可以是一个小片段,更可以是一种正在尝试中的风格。

苏妮歌尔就在课堂上演奏了8 Concert Etudes,Op.40:Prelude中的一段,这是一首具有爵士风格的曲目,曲调愉悦欢快、令人兴奋,这是苏妮正探索的一种曲风,她利用这次Piano Studio Class在舞台上“玩”了一下。

对此胡老师也给与了鼓励:学习就是可以从自己喜欢的东西入手,然后去了解更多有关其背后的内容;如果你弹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在台上的欲望和松弛度就会更好,可以将兴趣和学习需要的作品结合起来制定学习计划。

Piano Studio Class可以为钢琴专业的同学提供非常难得交流学习、经验分享的机会。

高沈霖同学在课堂上前后两次上台演奏,根据他的表现,同学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听后感觉,大家一致觉得第二次明显更放松了。高沈霖在自评的时候也认为,在听了同学们的点评后,自己有了表演的欲望,所以再上台感觉就没那么紧张。

胡老师便顺势引导同学们展开了“如何在舞台上能够不紧张,更有松弛感”的小讨论。布特赫夫同学作为当天课堂是第一个演奏的学生,他表示自己上舞台从来不紧张,在布特看来上台表演是难得的机会,要把它当成有趣的事去享受。

音乐会观摩鉴赏课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见识和修养,引领学生穿梭于音乐殿堂中,旨在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深化对音乐艺术的认知与理解。

通过近距离感受不同风格、流派的表演与音乐作品,学生不仅能够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提升个人修养,更能在心灵的深处与音乐产生共鸣,培养敏锐的审美洞察力与深刻的情感共鸣。通过多听多看多感受,广泛吸纳与深度内化,才能催生出别具一格且充满活力的有价值的创造力。

在音乐会观摩鉴赏课上,胡小雪老师会精选出最近一段时间内名家、名团音乐会,或是由老师带队或是以学生独自观摩的形式,到现场观看这些演出。之后的课堂上,老师会组织同学们对音乐会进行观后感讨论与分享。

该门课程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演奏的听觉积累,提升学生的鉴别和审美能力,并运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

了解乐器的历史有助于建立音响上的历史风格感,识别乐谱版本的可靠性,增进对作品内容内涵的深入理解,努力接近并体现作曲家的乐思、以减少甚至避免释绎作品时与历史风格产生违和甚至“穿帮”等现象,令作品演绎更规范更严谨。

不同于“钢琴文献”课更多的是分析曲目的创作手法、风格及演奏技法,东岸BEAM的“键盘音乐艺术史”主要是带领同学们了解键盘乐器的宏观艺术发展史。

通过“键盘艺术史”的学习,同学们将:

‌提升音乐素养‌

学习键盘音乐艺术史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不同历史时期键盘音乐的特征和演奏技巧,从而提升个人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水平。通过研究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和演奏风格,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增强文化认同感‌

键盘音乐艺术史不仅涉及音乐本身,还与历史、文化、民族、社会背景等等紧密相关。通过学习,可以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文化认同感‌。

‌促进对其它艺术门类的了解和学习

尤其是对音乐及钢琴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绘画、戏剧、舞蹈等,进而积累艺术素养,反哺钢琴演奏的学习。

东岸BEAM的钢琴督导课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老师会根据每位学生的程度及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练琴计划,合理规划练习时间与内容安排,监督学生如何高效的利用练琴时间。

作为东岸BEAM钢琴督导课教师,余文博老师会在学生练琴过程中,及时纠正指法、节奏、踏板等错误,避免学生在练琴时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有限的练琴时间内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

 

在督导课上,老师会找出学生当前学习曲目中的技术难点与音乐表现难点,并对这些曲目中的重点及难点部分进行针对性的反复训练。对于较为复杂的段落,将其拆分为小的练习单元,运用多种练习方法指导学生逐步解决复杂难点部分。

此外,余老师还会带领学生了解所学曲目的作曲家生平、创作时期背景、曲目风格特点,并且要求学生寻找并聆听不同钢琴家的演奏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有助于更好的演奏作品。

除以上专业课程外,

在BEAM的钢琴专业,

学生们还会和音乐剧专业的同学,

一起学习表演方面的课程。

音乐表演的核心是情感传达,

受民族属性的束缚,

情绪感知力和表达力是中国学生的短板,

会导致乐感欠缺。

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在台词课上,

借语言表达的训练,

是启发学生乐感的高效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