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创新的催化剂。
山峰小初部深谙教研的重要性,始终致力于通过专家指导、校际交流等活动,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
9月28日至9月29日,苏州山峰双语学校小初部荣幸地邀请到了上海市小学语文教研员、上海市特级教师薛峰老师,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小学部的陈艳副校长、数学教研组组长沈亦华老师,共同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研互动活动。
孩子们都喜爱的课堂长啥样?
01 语文
6C班王老师通过故事中理情节线、情节中寻冲突点、冲突点中品人物像三个主要任务,结合生动的鱼骨图,使学生不仅理清了故事脉络,更领悟到了“桥”所象征的人性光辉,课堂反响热烈。
另一边,4B班严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效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赢得了听课组的一致好评。
02 数学
5B班杨老师创新性地融合学生已知的统计知识与学校CCA课程素材,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课堂氛围热烈,学生能力得到增强。
沈老师的数学教学设计,以精准的数学语言、启发性问题设计、深度互动活动,有效地激发了每位学生的思考潜能,促使知识在自然而然中得以构建与生成,展现了高超的数学教学艺术。
03 国学
郭老师的国学特色课程则彰显了山峰学校在培养大人文综合素质方面的努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巧妙打通文史哲,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思想文化脉络的熏陶。
评课交流:
提升教学,我们从未止步!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薛峰老师首先带领山峰小初部语文组梳理了阅读小说的思路,并引导每个人思考自身理解文章以及解决阅读中所遇问题的过程。薛老师强调,教师要将思考过程可视化,把自己对文本解读的过程转化成学生能学得懂的东西,教会学生像老师一样思考问题,培养其自主阅读能力。
"要将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薛老师对山峰学校重视创新思维培养的理念表示赞同,并强调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定制思维训练计划。同时,他鼓励教师设计高阶思维挑战,如概括文段、推断信息和人物评价等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薛老师还着重指出,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确保他们不仅能理解知识,更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真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以致用。
"关注目标导向,抽象不离具体"
针对小学古文教学,薛老师认为,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克服对古文的畏惧心理,而读通文段则是深入学习古文的基础。他主张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积极查阅工具书,并结合自身的语言经验来理解古文。薛老师强调,学习方法不应成为学生无意识的“口头禅”。教师应将具体内容与抽象方法有机融合,促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随后,薛老师在“让学生自主阅读成为可能”的微讲座中分享了前沿的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强调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核心,通过合理设计阅读任务、营造阅读氛围、引导掌握有效阅读方法,能逐步让学生独立面对各类文本。
"生生互动是收集
学生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一环"
包玉刚陈校长对山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的做法表示了赞赏,并强调课堂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场合,她主张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加强师生互动,还要密切关注生生互动。“最好的反馈来自孩子”,通过生生互动,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实现知识共享与提升,教师也可以借此优化教学。周校长则提出山峰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在关注学术指标的同时可以融入价值观的评价标准,实施多维度的学生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用输入和输出习得数学语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陈校长和沈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平衡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引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和提问。通过让学生练习规范化的句型,他们不仅能够找到数学概念的关联性,还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用数学语言描述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学生也在整理自己的数学思维,这一过程对于他们的学习成长尤为关键。这样的方式也为山峰小初部探索双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关注课堂教学的自然生成"
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活跃的课堂表现和山峰学生开阔的思维给听课组留下了深刻印象。沈老师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视角观察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山峰学校所倡导的“生活中的数学”理念高度契合,共同彰显了数学学习旨在服务生活、指导实践的核心价值。
山峰小初部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追求高标准教学质量的道路上始终砥砺前行,不遗余力地推动教育创新与教学卓越。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与探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就美好未来。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