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弘益剑桥国际高中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参观学校
面对变化莫测的香港留学,最重要的是摸清港校的申请套路!
香港留学录取偏好
香港高校一贯采用的是综合考评,择优录取的原则。
但就从整个的录取上来看,港校录取有这样一个规律:院校>GPA>语言成绩>G类成绩、实习。尤其是港前三,这两年录取基本以985/211的学生为主,均分86+居多,城大也是紧跟港前三的步伐,985/211的学生也不少,大多均分也在85+,双非本科则多在88+。
浸会、岭南、教大虽然双非录取占比相对较多,但录取也以双非一本为主,均分基本在85+。
港校申请轮次
在留学申请中,总是听说要尽早申,早申更有优势,尤其是在当下留学申请越来越卷,让大家慌得不得了。那么,港校的申请轮次真的很重要吗?还是留学中介在危言耸听?
答案是,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对于一些背景稍有欠缺,赶上第一轮申请,能够增加目标院校上岸概率。首先,在申请季,学校的录取委员会Admission Office的工作量非常大,所以分轮次可以更好地把握材料审理的节奏。
其次,学校还要考虑有些学生拿到了offer但是却不选择入读的情况,分轮次申请对于学校来说更好掌控。港校审核是rolling制,但也不是提交一个就审核一个。一般而言,港校会等申请人数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开始第一轮的审核。随着积攒人数的增多,审核频次会加快。另外,每个专业的不同申请轮次间一定会有至少一次审核,所以火爆的专业一般会比较快结束,想要申请此类专业的小伙伴们务必要尽早规划尽早申请。
一般专业在发放offer时,会优先录取本轮申请中条件较好的学生。其他符合条件而没有被录取的学生,会自动推延到下一轮次,与下一轮次的同学再次竞争。申请轮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offer发放数量的不同。一般来说,港校的申请秉持着先到先得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前几轮申请,学校可能会发放更多的offer。争取早申请,早拿offer~
跨冷门项目冲名校?
这几年,大家都明显感受到了香港留学的竞争难度,清楚港前三乃至港前五对于申请背景要求较高。但考虑到留学后的就业问题,很多同学还是会比较看重排名,并希望能通过跨申“冷门”项目,比如文社科类,冲刺排名靠前的学校。
不是什么专业都可以跨专业申请的,有些学科跨专业申请难度比较大,有些学科不限制学科背景,允许学生跨专业申请,我按跨专业申请难度给大家举例分析一下!
难度系数较低的跨专业申请:
理科转文科、商科,比如本科专业是数学的人转专业到金融学。
其他学科转到艺术类专业,艺术类专业更多的是看天赋和作品,对学术背景没有严格要求。
基础类专业转到应用类专业,理工科专业需要学的理论知识大多相似,如物理系转到计算机系就是常规操作。
难度系数较高的跨专业申请:
商科中的会计/金融/经济,非商科一般很难申,因为竞争太激烈,还需要相关课程背景;
文科中的法律,专业性强;
理科中的物化生医,专业性强;
理科中的计算机类,对申请者的课程和技能有要求;
艺术类中的美术/音乐/设计等,需要专业功底;
工科,一般跨不出去,也不会有人跨进来,如果想跨,丰富的工作经验能为你加分不少。
需注意:转专业不仅要考虑是否能申请成功,还要考虑未来学习的难度。是每个学生都适合跨专业申请。一旦决定跨专业,就意味着浪费了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优势。
丰富经历弥补硬背景的坑?
在香港留学申请中,对于有相关专业领域经历的同学会被优先录取,属于加分项,但前提是咱们的院校背景、GPA成绩等条件与其他同水平竞争者相近的情况下。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明明院校、均分都相似地两个同学,在申请同一个专业的时候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原因很可能是两人的实践经历相差很大。众所周知,当招生官会全面地评估候选者,除了学术表现之外,实践经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实践经历包括社会活动、工作实习、科研项目等等,这些都能反映出申请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港校的很多项目都是就业导向,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也和实践衔接比较紧密,所以在录取的时候会偏爱实践经历丰富的申请者,特别是像商科、传媒、法律、教育等热门专业。这里有几点建议给到大家:
一是大家在参加实践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匹配度高的,比如想申请传媒类的专业,就可以考虑新媒体运营、电视台等岗位;
二是实习在精不在多,不要为了简历盲目地去刷实习,更不能为了软背景忽视均分和标化的提升,本末倒置;
三是更关注实习的内容,一定要选择实操型的岗位,高质量、有参与感的实习比实习公司的名气更重要,实习不仅是帮助我们敲开梦校的大门的一块砖,更能提升我们自身的技能,对我们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广撒网是申请机会大?
留学和内地考研不同,是可以同时申请好几个学校和专业的。这时候就有同学想“那我多申请几个是不是能保个底”,比如目标专业、“冷门”专业都选几个一起来申。
说实话不太建议这种广撒网的申请策略。因为学校是会知道你的申请情况的,当学校发现你一次性申请了很多个专业,可能会对学校留下不好的印象。
学校会思考“这个人是不是对申请不很认真?他申请的专业跨度这么大是不是证明他的专业能力并不精?对于自己未来是否明确规划?”比起录取这种不稳定因素,学校会更倾向于录取“靠谱”的同学。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保底,建议选几个不同档次的学校,有的冲刺、主攻、保底院校,这样比起漫无目的的广撒网要好得多。
后补雅思/托福成绩?
有部分同学由于自身准备的晚,或者英语成绩不好,导致在申请的时候没有一个合格的雅思/托福成绩,就想着我能不能先递交其他的申请材料,把名额先占着,等到我雅思/托福考出来了再补进去。
说实话,这有点想得太美好了。在香港留学申请中,对于申请材料不全的申请人,港校是不会予以处理的,所以即使你交了其他申请材料,招生官直接不看,不受理,不用想着招生官先看你其他材料,甚至给你留一个名额了。
现在香港高校的申请量很大,学校不缺学生,即使你背景比较优秀,学校一般也不会对你“特殊对待”。
所以,大家一定要保证自己申请材料准备完全后再进行提交。如果是英语基础不好,在专业背景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港校支持大学英语六级成绩递交的项目,比如:港城、浸会。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