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国际知名的美国物理赛事“物理杯”首次将集训营引入中国,与ASDAN阿思丹联合主办,并选择了我校作为落地学校。7月15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位“物理杯”高分学员与苏国外的同学们共同度过了五天充实的学习时光。
本次集训营由美国物理杯学术委员会主席及AAPT物理教师能力建设总导师Dr. Jon Anderson担任主教练,他拥有36年的高中与大学物理教学经验,目前任教于密歇根大学。其余四位导师也均为美国物理奥赛教练、“物理杯”资深教练,具有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他们以美国本土物理奥赛集训营与大学物理知识实操作为主要学术内容,旨在激发亚洲青年物理精英对进阶物理研究的探索与热爱,并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开幕式当天,苏国外国际部校长罗亦兰女士代表学校致欢迎词。她介绍了苏国外国际部在多年的办学中取得的辉煌成绩,超过90%的毕业生被世界QS排名前100的学校录取。她鼓励同学们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在“做中学”,从大量的实验和讨论中获得更多实操经验,并进一步培养合作、交流、观察、演讲等能力。
在五天的训练营课程中,同学们通过自行组队设计实验,使用基于手机的物理实验平台phyphox测量数据,动手搭建实验装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规律并进行误差分析。他们还使用了在线交互虚拟实验技能(PIVOT),通过假设、验证和推理来解释和交流,进一步培养了学术交流和表达能力。
参与集训营的苏国外国际部同学们也分享了他们的心得
A11 张同学:
参加这次物理杯集训营,我收获颇丰。首先,我结识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爱好者,这让我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不再孤单。其次,集训营的教学方式新颖独特,鼓励我们独自探索、自由表达,充分调动了我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了自己与优秀同学之间的差距,激励我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戒骄戒躁,不断进步。
A10 卢同学:
本次物理杯集训营不仅让我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爱好者,更让我收获了满满的自信。起初,我怯于与大家交流,总是独自解决问题。但小组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用他们的热情和鼓励,让我勇敢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变得乐于交流,更愿意与他人分享我的想法。这次活动,我不仅结识了更多优秀的人,也深刻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真可谓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面对同一个问题,大家都能提出不同的解法,这让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这次集训营,对我个人的成长来说,意义非凡,收获颇丰!
A10 刘同学:
参加这次集训营,我深刻领悟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于学习物理和其他科学学科的重要性。衷心感谢于老师和罗校的坚定推荐,让我有机会跳出化学的舒适区,探索更广阔的领域。在实验的征途上,我遭遇了诸多挑战,这些挑战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知识储备的局限性。然而,正是这些挑战,让我学会了如何冷静面对问题,如何灵活解决难题,更学会了与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提升了我的实操能力,更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展望未来,我坚信自己在高中和大学的道路上将更加自信、目标明确,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A10 高同学:
这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学校举办的Physicsbowl物理杯集训营,五天的学习让我成长颇多。这次活动让我与杰出的物理老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学习佼佼者共同交流、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让我可以和不同的老师和同学们深入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同组的学生和老师都非常地热情,让我自信得表达、充分地交流。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与优秀同学之间的差距,这更加坚定了我努力学习物理,探索新领域的决心。最后,感谢所有为集训营付出的老师和同学,是你们的陪伴让我收获了成长与进步。
虽然活动仅仅只有五天,但相信学习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这次“物理杯”集训营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校与来自美国的资深物理教练和学术委员会主席的合作,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国际视野。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盛宴,更是苏国外在国际教育舞台上的一次成功亮相。
汇聚优秀人才,共铸卓越辉煌!苏国外国际部仍有少量学额,欢迎优秀的你!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