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成都狄邦肯思:不同的教育成就不同的孩子——献给正在做教育选择的父母

成都狄邦肯思:不同的教育成就不同的孩子——献给正在做教育选择的父母

来自成都狄邦肯思学校家长的分享——

“EASON即将从成都狄邦肯思学校毕业,作为十二年来一直坚持在国际化体系,完整经历过国际化教育的“过来人”,伴随孩子的成长,我逐渐对国际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想将这些经历和思考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分享给目前正在经历或准备进入国际化教育的父母们。


整篇文章篇幅很长,后面还有孩子参与活动的记录,希望你们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对国际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1
父母的期望和培育标准建立

 

每一对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呱呱落地时候,总是对新生命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希望他们能进名校、出人头地,未来有社会地位、高收入,甚至全面超越父母,实现父母未曾实现的理想......

人工智能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感受到传统培养孩子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未来新时代孩子需要掌握的能力了。而最终有意选择国际教育的家长,他们或是对现有“卷学分”的教育体系感到失望 ,或是对孩子未来有更高的期待,在权衡孩子求学路径的利弊后转入国际体系......

大多数家庭,对于教育的选择,希望能达到既要又要的结果,既要有相对宽松的环境能让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又想学校狠抓学习......,而现实往往很难两全。我们总是既羡慕国际化学校提供给孩子松弛发展的环境,又羡慕公立学校或国际部节奏紧凑的学习安排,既认同各自媒体专家对内卷学习的批判,而又在现实中不得不随大流陷入内卷学习的厮杀,搞得自己和孩子精疲力尽......

而新时代的我们,是否在选择上,结合家庭的条件、孩子自身的特性,真正认真思考过为孩子选校的标准呢?

我的本职工作,是做房地产的营销策划,很多时候,面临一块土地修建什么产品,我们常常做的工作是项目定位。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以及项目研究,建立一套适合地块属性的标准,而这套标准就是我们工作中常常提及的项目定位。如同企业中的战略定位,只有针对项目本体建立了定位标准,才能评判选择,知道什么选择是正确的,什么选择是应该放弃的......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我的选择逻辑非常简单:

1.经济问题不是困扰我们选择更加个性化培养的国际学校以及海外大学的障碍。

2.从用人单位的层面,如果我们想招聘职员或者招募合伙人,站在企业主的角度,我更在意的是这位员工或合伙人能解决什么问题。在职场环节,真正决定孩子未来走多高走多远的,永远都是实际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层面来看,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是未来孩子发展最重要的方向。

3.按照以终为始的路径,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成为我选择学校以及关注孩子教育过程中一切的风向标。

4.传统的教育体系,更多是筛选体系,万里挑一的筛选那些智力和能力上更为出众的孩子进入大学进行深度培养,欠缺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针对性培养计划。国际化教育体系,大部分是以民办教育为主,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培育方案,我们首选国际化体系。

5.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样的,如果每天只有同样的时间,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在成长过程中将时间用于体会更多不一样的事物所带来的不同乐趣上。除日常学习外,提供更加有弹性的时间、空间的学校是我们的首选。因为时间的弹性,可以让他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萨克斯、帆船、马术、跆拳道、绘画等支持他未来更热爱生活的兴趣爱好,我们首选国际化学校,排除只偏重孩子学术的国际部。

6.研究学校的教学法。标准很简单,看看学校的教育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还是以开启思维方式为主的启发式、以重点关注解决问题为主的培育。回到上述第2点、第3点的初衷,教育不仅仅需要解决“术”的问题,更应该关注“道”的问题。

2

需要关注的孩子能力培养

如果按照我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标准,学校和家长应该重点关注哪些能力的培养呢?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在教育部分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哪些工作?

 

01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作为未来人才必备的能力,也是家长最关注的一项能力。

需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认知,学习能力≠考试能力,会考试不等于会学习。通常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善于提问,敢于质疑,而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需要主动获取知识,那些对学习有热情的孩子,求知欲强,他们对知识无比渴求,会主动学习钻研、深入思考。

好奇心——喜欢提问

有没有动力对提出的问题找答案做探究

好奇心不需要培养,每个孩子与生俱来

 

不要破坏

“学霸”们非常显著的特质就是好奇心强,喜欢提问题,同时不仅仅提问题,还善于自主找寻问题答案。

这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提问题”,会提问题,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更是如此。作为家长,作为学校,最应该保护的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就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好奇心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通常家长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打压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孩子提出问题,家长以高知识碾压状态立即回答孩子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这就是打压孩子的好奇心的最常见的形式,孩子明明很想了解,刚萌芽,结果一下就知道答案了,一下感觉就没有意思了。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提出问题,家长始终保持引导角色,不断的和孩子一起提出更多的问题,甚至身体力行陪伴孩子共同一起去找寻“真相”。“真相”本身并不重要,但追寻真相的过程非常重要,孩子在整个过程中能获得求知的满足感,如同我们看侦探小说,总想加快进度获得最后的“真相”,二者的道理是一致的。

“主动探寻”。我始终认为,学习知识,最高级的境界一定是自学,而学校老师和家长最重要的工作是启发和引导。提问题是第一步,而能引导孩子们主动的探寻是更重要的一步。

老师在学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启发角色”,在不断启发孩子的过程中带领孩子们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并对在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惑。

而很多时候,我身边的家长对好老师的认知是对孩子的严格管理。他们认为能把孩子时间安排的紧凑,管理的严格,甚至布置大量练习题,让孩子看起来忙碌,显得有事可做的样子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但在我眼里,真正的好老师是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进而让学生达到主动学习境界的老师,他们才是孩子学习上的引路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是基本(鱼),由问题启发找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渔)才是学习过程中真正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关键钥匙。

我真的非常喜欢成都狄邦肯思学校的这些老师们,因为这些老师让我看到了孩子对这门课程眼里的光和满满的求知欲,他们在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带出了孩子对学科的好奇心。

在学习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事情:

 

数学课程,无论是通心粉计算比赛 ,还是让孩子们体验了一回当老板,开设五花八门的“肯宝”小店,数学老师总是巧妙的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运用结合起来。


他鼓励孩子们用数学知识设计店铺折扣策略,通过不同 “肯宝”小店设计的折扣策略,让孩子们知道,原来无论是做生意,还是生活中都是需要大量运用到数学知识,才能更多的赚钱或避免被店家忽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热爱排球运动的儿子,尝试过用高数所学知识推导排球发球角度问题。看着孩子发给我的一堆数字填满的Excel表格,以及一大片推导的数据,我认为他花费一整晚时间完成的整个推导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枯燥的公式通过这样的方式,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因为做到了对知识点的真正掌握,也能在现实中举一反三的运用,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学以致用。

物理课程,孩子们因为可以触摸的火焰在实验室兴奋的尖叫,老师带领他们用微波炉测光速,让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一点一滴的实现......孩子原话:用微波炉测光速实验堪比密室逃脱游戏般刺激,物理课不再是枯燥无味,课堂中,我看到是孩子眼里满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经济课程,老师和孩子更是亦师亦友。老师不仅教授孩子们经济课程,在ECA 活动中更是带给他们很多AI技术的应用课程,孩子们在ECA学会了用AI写歌,用AI绘画。大量与经济问题相关的思考,不仅仅在课堂上,更是延续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去滑雪的时候,发现山顶餐厅饭菜售价高,就尝试用已学的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老师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而常常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和学生互动,及时解决他们对经济问题的一些困惑。最近EASON正在研究的餐厅经济学,有趣的话题让我也开始对经济学感兴趣起来。

升学指导课程,老师以打赌方式激励孩子,要求孩子每天提交一所学校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即将申请的海外大学多维度的研究,让孩子明确最匹配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当我们家长还在研究各种大学排名的时候,孩子已经对未来的学校教授、授课方式、课程体系做了更深入的了解。升学指导老师不仅仅指导孩子们的升学问题,也在申请季给予孩子们很多心理的“按摩”,缓解释放他们的压力。

将学习由常规枯燥被动的刷题模式,转为基于好奇而主动开展的学习,让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我想这应该是我想象中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吧 !


当然,我承认,刷题鸡娃方式在短期出成绩上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的各种亲身实践证明,凡是掌握了学习技巧的孩子,通过考前短期集中刷题,往往能更快更好的出成绩。例如SAT考前集中营培训,短短不到二十天短训,就能实现1530的考试成绩(SAT满分1600分)。


如果希望收获更好的标化成绩,我认为可以考虑长短期结合,长期重在引发孩子的兴趣、注重孩子的内在动力、探索欲望及学习能力的提升,短期进行考前刷题集训,快速提升考试能力。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家长选择了错误路径,将重心长期放在考试能力的训练上,而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学习能力才是让孩子将来走的更远的真正能力 !

长期将重心放在考试能力上,带来的最大恶果是无法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甚至过度的重复性工作,让孩子厌学,对学习无法提升兴趣。当孩子进入大量需要自学的海外大学环境时,被动式学习者和主动性学习者二者差距会越来越明显,这是家长们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

以游戏为例,和家长们谈一下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这是昨天我和孩子在沟通中,孩子总结的游戏和学习的观点:

大部分家长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游戏,在没有找专业老师培训下,孩子们玩得非常好,在游戏环节,他们充分体现了我上文所描述的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他们常常自发组织进行游戏交流,探讨如何提高游戏通关能力,也会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资源自主学习提升游戏能力的方法,孩子和我关于游戏和学习的对比讨论,我想这对家长们或许有所启发:

维度一,成就满足感

在游戏环节,孩子们常常能通过游戏通关获得短暂的满足感,游戏中的各种奖励机制是激发他们更进一步学习的动力。而在现实学习中,学得好、成绩好的孩子,也容易获得在学习上的满足感。

如何给予孩子在学习过程的满足感,是每个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和儿子曾经爆发的一次激烈对话中,我发现一个扎心的事实,大部分的家长总会忽略对孩子的进步进行及时表扬。我们要么对孩子要求很高,总是按照最高标准看齐,要么担心他们傲娇而吝啬对他们赞扬。

看见孩子的每一次进步,不吝啬给予表扬,是阶段性激发孩子学习能力,让孩子获得满足感的“巧克力”!如同游戏各个环节给予的勋章。

以自身为比较基础的肯定是最重要的环节。请家长们勿以别的孩子做比较,很重要的提醒!也是我曾经的经验和教训。

维度二,变现周期和变现效率

EASON提出一个我未曾想到的全新视觉,即从游戏和学习变现周期和变现效率的角度看二者的差别。

在学习和游戏这二件事情上,相同的都是升级打怪的过程获得的成就感。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技能的过程,学习的技能越多,叠加的成就感越强。而游戏是一个短期满足,相对较短的时间和投入,就能获得相对应的成就满足感。二者的区别在于通过学习产生的最终变现实现周期长,但变现效率高;游戏变现周期短,但变现效率低。学习的叠加效应,未来会增加自身的砝码,也会给自己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可能机会。学得越多,未来自我资产增值效率越大,相对于游戏给予的短期变现,很显然学习是一个更值得长期投入的追求,而游戏,可以作为生活中学习压力大时候的短期调剂。

大部分对游戏上瘾的孩子,都是在现实中找不到成就满足感的孩子,我认为EASON提及的游戏和学习变现周期和变现效率的观点很有意义,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家长理解游戏的作用,在孩子教育中深入思考学习的意义。

分解下来,想让孩子学习好,方法也简单,就是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并顺着好奇心激发探索,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家长只需要完成引导和鼓励就能逐步看见成效。家长从这些角(引导和鼓励)上切入思考和实践,远大于给孩子找各种机构补习班更能长远帮助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切记!发展学习能力是主,是长线策略,考培是辅,是短线补充。发力方向要清晰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02

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我放在学习能力之后,是因为我认为时间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关于时间管理,有二个重要的维度:

时间规划能力

时间规划能力,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计划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下,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规划大部分是由学校和老师完成的。作为高考赛道的学生,更多是被动的执行,而以学业目标导向为主的学校,孩子基本90%时间贡献给学习,对他们而言,需要自我进行时间规划的部分较单一,而选择国际化体系的学生,其时间规划的维度更加复杂,除了常规的标化准备,学课程、学托福时间相对固定外,很多兴趣爱好的延展,尤其是涉及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常常会因为需要解决新冒出来的问题而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

EASON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不仅要完成学校要求的标化成绩,还要抽出更多的时间培训语言、完成SAT考试,以及继续坚持自己的爱好(绘画、萨克斯、骑马、打排球)甚至操作学校的两个社团的实际运营。对他而言,多线作战,必须有很强的时间规划能力。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面临这样的多线作战状态,掌握时间规划能力,也是未来职场中必备能力。

在时间规划启蒙教育上,我们很早就开始启动。从小学开始的每年寒暑假计划开始培养时间规划能力,而真正的主动将时间管理作为自己的一项工具,是在10年级那段令他焦灼的时期。

我记得那时是学校戏剧首场演出,EASON扮演《亚瑟和他的朋友们》那个超级会跳舞的男孩,而从未学过舞蹈的儿子想努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学校也很给力,为他的舞蹈训练,聘请了专业的舞蹈老师给予支持。一周二次利用晚间自习进行舞蹈训练,临近演出前的每周末还有半天的戏剧排练,而那个时期也是他正筹备各种竞赛:NEC经济竞赛、BPHO物理竞赛、马术比赛,还有各种校内考试以及托福考试。

忙的飞起的时候,一大堆任务袭来,每个都是未来申请有帮助的背景以及他不愿中断的爱好,他感到十分的焦虑。在他的求助下,我和爸爸向他展示了我们各自解决焦虑的办法,“解决焦虑的最佳方案是立即去做”,计划、分解、逐步分段去实现,将一个庞大任务,分成若干细节,按照时间规划逐步推进实施,在那个时期,极大的缓解了他的焦虑。

图片

图片

在解决“焦虑”后,EASON的戏剧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真正意识到时间规划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主动掌控时间工具,学会了下载各种时间管理软件,列清单,做一件,消一件,当清单上待完成事件越变越少的时候,能让他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他也开始学习绘制甘特图用在社团长期活动的时间管理规划上。

合理的时间规划,让他做事变得更加从容,也极大的降低了特定时期的内心焦虑感。

效率提升

即便是进行了合理的时间规划,EASON发现自己的时间依旧不够用。他开始更加精细的去思考他的时间效率分配,按照不同的状态去规划他的时间。

他将他的时间,分为碎片时间和整块时间:

碎片时间,通常他用来背单词或者收听他感兴趣的新闻,这样的场景常常发生在走路或者坐车的时候;

整块时间,他用于合理规划好学习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将自己注意力、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分配给学习,将每天自己注意力下降的时间分配给运动、音乐和绘画等活动。

在ACT的训练过程中,他学会了将时间控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规定时间范畴内集中精力去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丰富的校园生活需要学生更好地管理时间

 

我并不认为,时间管理能力需要老师和家长过多的介入。

我看见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家长做好了每周的全部安排,孩子按照家长的时间安排表,被动的执行安排。而进入大学,更需要孩子具备对自己时间规划的能力。所有一流的美本,他们筛选学生的标准其中之一就是看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否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开展更多的活动。单纯的学霸在美国大学申请中越来越不吃香,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展示更多可能性的孩子,更受美国名牌大学的青睐。如果说美国大学首先看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潜质,我认为他们其次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还在让你的孩子继续在学校和老师甚至家长的推动下被动接受时间安排吗?还是认真思考如何开始锻炼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效率提升

即便是进行了合理的时间规划,EASON发现自己的时间依旧不够用。他开始更加精细的去思考他的时间效率分配,按照不同的状态去规划他的时间。

他将他的时间,分为碎片时间和整块时间:

碎片时间,通常他用来背单词或者收听他感兴趣的新闻,这样的场景常常发生在走路或者坐车的时候;

整块时间,他用于合理规划好学习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将自己注意力、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分配给学习,将每天自己注意力下降的时间分配给运动、音乐和绘画等活动。

在ACT的训练过程中,他学会了将时间控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在规定时间范畴内集中精力去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并不认为,时间管理能力需要老师和家长过多的介入。

我看见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家长做好了每周的全部安排,孩子按照家长的时间安排表,被动的执行安排。而进入大学,更需要孩子具备对自己时间规划的能力。所有一流的美本,他们筛选学生的标准其中之一就是看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能否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开展更多的活动。单纯的学霸在美国大学申请中越来越不吃香,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展示更多可能性的孩子,更受美国名牌大学的青睐。如果说美国大学首先看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潜质,我认为他们其次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还在让你的孩子继续在学校和老师甚至家长的推动下被动接受时间安排吗?还是认真思考如何开始锻炼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03

利用资源的能力

很多从高考路径转入国际化路径的家长习惯了传统学校投喂式的教育方法,当转入需要为自己争取资源,你不提需求我也不管的教育模式时,学生和家长很长一段时间都很不适应,这也是很多家长对国际化学校吐槽较多的部分。

大部分家长对教育,尤其是国际化教育,看法是服务式教育,我出了更高的价格,理应享受更好的服务。但我们的孩子需要的教育并不是商品,国际化教育真正的精髓,在我看来是启发,催生孩子内在动力,当孩子真正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从土壤里破土而出的时候,才是选择国际教育体系的真正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老师有良好的教学互动,引起老师的关注,是资源利用;家长力所能及的帮助学校,为自己的孩子争取资源,是资源利用......我并不认为利用资源是一件丢脸的事情,任何情形下,善于观察分析,利用好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自己所用,这绝对是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能力。具备整合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有在盐碱地能开出花的能力本身就是最硬核的能力!

 

申请过程中,各种顾问中介机构向你推荐各种背景提升和科研方案,绝大部分在申请环节都是无效的,大学招生官非常看重孩子对身边资源的利用能力,体现在孩子如何利用好学校社区的资源,发展自我能力以及影响力。在申请季,EASON正是用他在社团的经历作为主文书素材,向大学展示了他在社团组织过程中的组织领导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狄邦在国际化教育产业链有大量的资源,只要你想,总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调集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源。

在进入纽约大学商学院学习前,EASON已经主动着手开始梳理纽约大学的各项资源,他分成五个维度将资源整理为表格,便于他未来进入大学后能快速的切入能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资源路径。未来进入大学,更是贴近现实社会,除了学习,人际关系的经营也显得非常的重要,资源无处不在,让孩子提前获得经营利用资源的意识非常重要。

转变被动等待的局面,开启主动寻求的状态,是国际化教育很大的特点。这样的状态更真实的贴近未来的大学状态,也更贴近真实的社会状态,前面我讲到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在国际化教育模式下具有一个共同特性,区别于传统教育,三个方面都是要求孩子的主动性。主动的学,自主的安排以及学会主动的要,这些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欠缺的能力培养,国际化教育看似松散的环境下,实质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家长更是应该客观的看待,找准作为家长的发力点,加强和学校的沟通,引导学生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内生蜕变才是核心。

 

04

领导力

从孩子的成长发展而言,无论是未来就业还是其他,领导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领导力的内涵范围很广:能够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的决策力,承担风险并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反思力,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有效地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能够与各种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善于沟通和表达的沟通力,具备整合、配置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的资源整合能力......这些统统都是领导力的内涵。

但是,作为处于学生阶段的孩子,如何培养并展现他的领导力?领导力绝非是通过课程就能习得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是需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通过实际解决问题去不断积累的。

 

我们家庭非常重视孩子在学校社团组织领导能力的发展,因为社团是在学生时期最接近真实社会的团体,通过社团的活动组织历练,能极大的锻炼孩子各个方面的领导力。

我曾看过EASON写的一篇关于组织学校跳蚤市场心路历程的文章,所有人只看到活动成功举办的结果,不曾看到他们在经历这场活动过程中整个团队所面对的困难。不断的沟通,不断的争取,不断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SPARK公益社团由原来很小规模,做事欠缺章法的小团队,到现在成为学校最大的学生组织团体,承接过好几次全校性大型活动,他们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分工,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问题,定期组织回顾和反思,设置激励奖惩政策,优化会议效率......

我看过这群孩子从无到有,从一开始组织混乱到后面得心应手的应对大型活动;看过他们在周末的夜晚开会讨论直到深夜;看过他们反思总结每场活动中的经验教训;看过他们在学校招募新人,面试、培训......我相信每一个曾经参加社团的孩子都能在社团实施过程中获得很多实际的经验,也通过这样的社团组织,让孩子看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只有当一群人集合起来的时候,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才能最终成就一个好的结果。

成都狄邦肯思学校不仅站在学校层面给予孩子们的社团全面的支持,提供让孩子充分展现他们的创意和各种综合能力的机会,同时整个学校的氛围也给孩子们的“创业环境”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狄邦肯思是一个倡导全人教育的12年一贯制学校,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相较传统赛道,孩子们更加松弛,更愿意参与校内各种活动。相较于只将重心放在学术上,眼里只有学习的学校,学生在展开社团活动时获得的积极正向反馈,更能激发孩子们更加积极的投入社团的运营。

我很感动在跳蚤市场的活动设计中,孩子们将所学的经济知识、数学知识用在了活动的组织中,发行针对跳蚤市场的货币,让孩子们体验了一把将金融作为一种工具,实现财富的过程。也很感动,学校将新生礼物采购的“大订单”给予给社团,让他们在学校就能经历未来商业的谈判博弈过程。每次活动中的经验积累和成功举办,无疑都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奖赏和激励。

国际化学校正是因为提供了这样的空间,让孩子们更能充分的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才是未来孩子终身受益的能力。

相对于学习,你愿意将你的孩子放在这样的学校锻炼吗?你是否会改变你心目中那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参与都是浪费时间的旧观点?

 

05

团队合作能力

在学校里,我想没有比体育运动和戏剧更锻炼孩子团队合作能力的载体了。

在成都狄邦肯思学校,孩子参与过两个重要活动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亚瑟和他的朋友们的》戏剧演出,另外一个是排球联赛。

戏剧演出《亚瑟和他的朋友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我现在忆起来依旧会站起来给这些孩子鼓掌。从舞台布置征集废旧纸箱开始,门票售卖、灯光设计、台词展示、表演......我真的被孩子们震撼到了。很难想象这是第一次参与戏剧演出,非专业孩子们的集体成果!

活动结束,EASON写了一篇小作文给我看他的心路历程,通过孩子真实的感受和描述,我感受到了不同年级的孩子们为共同的信念相互鼓励,在相互支持的过程中紧密合作,以及他们的感恩之心(孩子们给食堂的阿姨叔叔,学校的保洁警卫做了一场专场演出,感谢这些默默无闻的不同岗位的人员给予孩子们的各种支持)。

排球运动也是,看着孩子们奔跑在球场上,跑动着相互击掌给予对方鼓励,遇到队员发球失利,不埋怨而是相互打气,努力为扳回一颗球竭尽全力......热烈的现场氛围,让我时不时站起来为他们鼓掌,尤其在对战贝塞思队客场失利后,孩子们空前的团结拧成一股绳,利用晚上加大训练,很快在主场扳回比分。获胜的那一刻,很多孩子都哭了。

06

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掌握了反思能力,将极大的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做事水平。重复做事情,并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只有当每次完成工作或学习后,对工作和学习反思的过程,才能成为经验。

在孩子成长实际的运用中,有两个经验,值得大家关注:

整理错题集

在ACT和SAT的学习过程中,EASON整理了大量的错题集,将这些错题原因按照标签进行分类总结,并用统计量化方式,用数据百分比对自己错题原因进行总结。若是错题类型大比例是马虎造成的,后期做题的时候,需要刻意训练自己更加细心的能力,减少因马虎导致的错题类型。遇到确实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找老师详细的咨询,直到解决问题为止。考试前,对错题进行回顾,也能更有效的提升做题正确率。

记录重要事件

记录重要事件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用文字记录本身就是一种反思过程,因为文字的记录体现逻辑性;另外一方面,这些文字将来可以作为升学过程中的文书素材。

人的记忆有限,有些时候总会忘记一些细节,通过文字记录,保留这些细节,不仅仅可以作为后续文书材料,更是作为自己的回忆,今后时常拿出来翻阅,看看那个时候青涩的自己,也是一段有意思的回忆。(本次推文次条中就可以看到EASON的记录!)

 

07

选择能力

成年的我们,随时都在面临选择。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是一种逻辑。

当我们家长在学校的选择上还停留在各种排名的时候,学会选择的孩子,他们已经在思考,未来即将要前往的大学以及专业是适合“我”的大学和专业。

在ED拿到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的录取结果时,剑桥的面邀正在进行,未等到剑桥的最后通知,我们已经确定接受了Stern的ED结果,因为这是我家孩子自己选择的结果。他讲了三个我无法拒绝的理由,看的出,这个选择,他思考成熟。

①|自我剖析

他的目标在科技创业,而非学术研究,他认为他的兴趣点在商业的实践和应用,而非学术理论的研究。

②|学校剖析

通过剑桥学长深度了解剑桥课程以及教授授课方式和背景,通过官方网站以及自媒体研究Stern课程和教授,他认为Stern地处纽约,与华尔街一街之隔,因为金融,大量的顶尖科技和信息汇聚于此,便利的交通和城市,让就读这里的学生未来有大量实践机会。而Stern的课程以实操案例为主,教授大部分都有很深的行业从业经历,能更加落地具体的解决商业中发生的问题,Stern满足他对未来大学的所有想象。

③|资源剖析

从资源角度,纽约大学汇集了各国的丰富资源,不仅仅是实习资源更多,人脉资源也丰富。如果大学只是未来成就理想的学习途径,Stern无论从教学还是资源都有助于未来实现他科技创业的目标。

自己想清楚的选择,我们都给予最大的支持,这是我们家庭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在职场,我看到太多的孩子浑浑噩噩,太多的选择都是父母帮忙在确定,自己既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未来大学的选择是否正确,毕业后失去了方向和目标而感到迷茫。我和我先生的大学时代基本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渡过,所幸的是,在选择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了EASON坚定的目光。

 

有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我想和你们一起分享:

专业探索

在专业探索上,我们花了比很多小孩更多的时间。EASON的兴趣广泛,对于我们确定他未来的专业方向,制造了很多困扰,我们探索这个过程花了很多时间,基本在12年级才真正选择将商业作为自己专注的领域。

其实我们很早就开始进行专业的探索,我和孩子一起探索过建筑设计领域,探索过互动交互领域,也考虑过物理材料类是不是孩子热爱的方向,直到从美国夏校回来的飞机上,醒来的EASON在长途飞机上第一时间就是打开MIT教授的经济学讲义,津津有味的阅读并做笔记的时候,我基本判断孩子会将商科、经济作为自己第一阶段发展的方向,后来果然如此。

我建议家长们可以早点开始启发孩子对未来方向的探索,也早点让孩子参与并感受他想象中方向的实际工作状态,多约孩子感兴趣方向的相关从业者与孩子进行交流,这些动作都能有助于孩子尽快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

信任并支持,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专业的选择,大学的选择,尽可能的交给孩子自己做决定,即便是最后证明错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我大学学习的会计专业,对数字不敏感,事实证明,当初我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专业方向,但并不影响未来的我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作为孩子第一次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我们家庭选择完全的信任并支持。过往陪伴他的过程中,他已经具备了独立放飞的能力,我已经大致能看到他未来的前景,老母亲终于可以安心的目送他离开,去追逐属于他自己的那片天地。

大学只是开始,远未结束

大部分将申请大学作为未来阶段目标的孩子都会在完成大学申请后,感到迷茫,成功申请后欣喜的迷茫,申请失败后对自己否定的迷茫。而家长引导孩子探索目标时,我建议可以放得更长远一些,思考一下,未来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情?

只有在更长远的目标支持下,孩子可能产生的迷茫感会得到延缓,将大学当成是通往目标的资源平台,从大学开始按照自己的规划有步骤的提前准备,将帮助孩子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

我非常欣喜看到EASON的变化,拿到录取结果之后,他未曾放松丝毫,这几天他非常兴奋的告诉我,通过纽约大学学长分享的求职课程,他在领英上学习了很多技能,未来他计划每天坚持在领英上学习更多和求职相关的技能。法语多邻国自学已经二年,英文经济人杂志的阅读已经坚持半年每日阅读,每日在家庭群分享时事新闻......待他日积月累的叠加,最终等他走向职场的时候,我想他会具备更多技能。

 

3

写在最后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这也是我这十二年来的国际化教育心路历程和成长经历。

国际化教育带给我们家庭的最大收获,除了海外大学心仪的OFFER,更重要的是我见证了孩子内在破土而出的成长过程。只有将这些品格内化为个人能力,才能让孩子飞得更高。

整个教育的周期是漫长的,孩子身上很多变化,很多时候都是悄然发生的,需要经历一个更长的周期才能显现。

分数是短期内最直观、最可视的变化。国内大部分学校和国际部,都是强化可视的分数,采用“卷分数”的教育评价体系。用看得见的标准,学校与家长的矛盾最小,也最容易达成家校的和谐统一。而素质教育、能力教育,通常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而整个过程因为人的问题充满各种不确定和变量,更是无法用数字量化,导致大部分的家长无法在短期内看到孩子的变化,家校在很多问题上很难达成统一。但走国际路线的孩子,如果对孩子教育和目标只停留在可视的分数层面,无疑是国际教育最大的悲哀。

国际化教育正因各种不确定的、无法量化的能力培养体系,更需要家校充分沟通和配合。教育需要等待,更需要耐心,耐心细致的观察和沟通,你总能发现孩子身上的点滴变化。

国际化教育不在于追逐海外名校的录取,国际化教育真正的精髓在于“以人为本”的内力激发。

我无法想象在一种紧张的学习氛围下,孩子如何能体会到学习带给他的快乐和满足感。孩子只有在相对松弛的环境下,借着老师的启发,点燃孩子内在的热情和动力,才能体会真正的学习乐趣。

被动的管制式教育始终培养不出来主动的学生,父母希望孩子们成为雄鹰,就要狠得下心让他们去下场历练,只有具备翱翔猎食能力时,他们才能真正成为雄鹰,翱翔在天空。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

在于信任,

信任他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于放手,

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会处理问题;

做好观察者,

保持和学校老师的良好沟通和交互;

做好倾听者,

倾听他们在过程中的各种情绪;

给予孩子底气,

家永远是孩子坚实的后盾;

提供充分试错的机会,

将每一次遭遇困难和挫折当成是孩子们难得的成长历练机会

......

如今,我们即将离开成都狄邦肯思学校,暮然回首,这三年EASON在成都狄邦肯思学校的成长令人惊喜!三年间,由一个小男孩蜕变为一个更加自信、从容,眼里有光,目光坚定的少年。这是我未曾见过的样子,我欣喜且安心,欣喜的是他成长变化都是正向的,安心的是他已经具备了雄鹰翱翔的基本能力。

EASON妈妈

2024年5月21日,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