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南京市第一中学国际部:AP课程≠AP考试!五月大考一次满分终极冲刺指南!!

南京市第一中学国际部:AP课程≠AP考试!五月大考一次满分终极冲刺指南!!

本文由南京市第一中学国际部整理发布,欢迎联系预约参观学校

进入4月份了,2024年AP考试也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

 
AP大考常规考试时间:
Week1:2024年5月6日-5月10日

Week2:2024年5月13日-5月17日
 
AP大考延迟考试时间:
2024年5月22日-5月24日


每年,说起AP考试的时候,还是有不少家长会把它和AP课程混淆,总觉得是一回事儿,其实还真不是,AP课程≠AP考试!
AP即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主要适合希望在美国就读本科的学生学习,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可授课。

美国高中一般会把课程分为普通课程、荣誉课程和AP课程三个级别,AP课程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入门课程水平,选修AP课程能最大程度体现自己的学术竞争力!

通常,AP课程学习完之后,同学们会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参加每年5月份的AP考试,美国大学允许用AP成绩兑换学分,各学校不同专业对不同科目的要求不一样,最低3分就可以抵扣;第二个选择是不参加大考,只获得一份成绩单即可,很多美国学生其实都会这么做,因为高分GPA才是申请大学的刚需要素,大考成绩却并非必要。

当然,两个都要是当下大部分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孩子的最终选择,就是既修读AP课程,也参加5月份的AP大考,这里面多少有作为国际申请生的无奈,但GPA和考试成绩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学术背景,还可以彰显挑战高级别高难度事物的决心,也算是给自己软实力加成,增添一份容又被看到的申请筹码。

给出的建议也是一定要报名和参加大考,除非是确实分身乏术、考试能力不强的孩子,否则千万不要放弃每年仅一次的AP大考机会。对于没学过AP课程能否直接去考试这个问题,答案是可以,只不过要以社会考生身份出境赴考,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如今越来越不建议这么做!

因为,美国大学更想看到过程以及结果,学习经历远比应试能力更受学校青睐,这也是为什么可能有十门AP大考高分的学生也会被名校拒绝的原因,反而是那些勇于挑战课程难度的同学更容易收意料之外的录取。所以,这里给出一个结论:如果要参加AP大考最好是学习过AP课程,最终是高分成绩单和高分考试成绩组合成1+1>2的结果。
关于具体应该选修多少门AP课程、参加多少门AP考试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数字。可以说,每位学生在决定应该修哪门AP课程时,都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比如基础水平是否达标,未来是否和专业挂钩,或者能否展现全面学术能力。在大学理事会官网上,每一门AP课程都有专门的页面,详细介绍课程细节和AP考试内容,这应该成为每个人都去认真读一读的内容。如果没有时间去自己钻研,也可以简单粗暴的根据每年的官方数据来做选择,同时通过不同难度的科目组合做出最终决定。AP考试的成绩为5分制,其中5分为满分,所以每年官方会有一份5分率总结,这就是最直观的选科参考。但是,CB官方公布的5分率≠课程难度,比如物理C电磁学的5分率高达31%,实际上是因为选修物理的大多数学生都是高手。同样,不要为了5分全部选择过于简单的科目,比如中文作为母语很容易拿到5分,但是对于绝大部分专业的本科申请,并没有实际上的帮助。此外,美国大学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学术能力,偏科学生上岸美本名校的案例少之又少,所以选课时一定要注意文理互选!当然,每年的考试报名情况也不一样,所以看五分率也不能只看一年的,建议是三年数据进行对比后再决定。另外,在CB最新的一次官方活动上也再次透露出一个讯号:AP大考成绩也不是只有5分才有用,如果选择较难的科目,比如英语语言与写作,3分的成绩同样要敢于提交,学校知道其含金量。

虽然选课和选考的是有策略的,但是,现在距离2024年大考仅剩下1个月的时间了,报名也早已结束,今年的考生能做就是牢牢把握住已经报考的科目。一般来说,中国学生通常会选择考4~5门,微积分AB/BC、微观/宏观经济、统计、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是中国学生“最爱”科目,这其中相对最容易拿高分的课程是微积分和经济学,也是在最后阶段最有可能冲刺到5分的科目。那么,这两门AP科目要如何在短期内冲刺大考满分呢?这边有个「三步走」策略给到大家:

先做真题→错题总结→针对解决。因为大多数同学的AP的整体备考规划是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看似学习时长都差不多,但彼此之间的进度差异是非常大,这就意味着大家的备考重点、练习策略和目标也不同。因此备考时间越紧张,越要先了解自己的进度和水平,利用真题进行模考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方式。真题是非常好的复习备考材料,但是真正用对的同学并不多,包括不分时间、难度的大量机械刷真题,缺少思考总结,真是等于白干了。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下具体操作:
1)掌握真题的用法对于一轮学习的同学,真题并不是合适的练习材料。因为真题综合性很强,一道题目会考察多个知识点,因此在学习基础的过程中,更适合做单项练习,而不是真题。在学完全部知识点之后,推荐同学们用真题做一次模考,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找到漏洞,为第二轮复习做准备。在模考结束后,二轮复习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自己的薄弱知识点上。这时候应该放弃套题,做真题的分类题型,查漏补缺,保证全面地掌握知识。完成这两轮复习之后,最后的考前冲刺要做套题练习,这也是为了能够提前适应考试的题量、时间节奏,为冲击高分做准备。

2)练习质量高于数量虽然做真题是一种检测方式,但比检测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比如:做不完题的时候,要确定是读题太慢还是解题太慢。如果是读题问题,那么除了提升语言能力之外,可以总结一些题目常见的关键词,提高自己的读题速度。如果是解题遇到困难,那么要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再做强化。如果简答题的答题思路和步骤补全导致扣分,要对照答案解析做总结。把固定的答题思路背下来,在练习中反复强化。每一个练习的障碍,背后都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解决问题,练习才有意义。

3)针对性快速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不要自己死磕了,很容易陷入走不出的怪圈,越弄越糟糕!
这时候大部分同学的问题是知识体系有缺失,就好比拼图始终有一块对不上,但也只需要再专注打磨一下就可以完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