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台,演绎百态人生;穿越时空,品味经典文学。我校国际部独具特色的课本剧表演大赛于3月7日落下帷幕。
国际部历来高度重视跨学科研究和项目式学习,通过语文、英语等核心课程与戏剧表演、艺术等特色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借助项目式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将课程与德育活动紧密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此次课本剧大赛,旨在通过跨学科和项目式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感受文学的魅力。
本次大赛早在上学期便启动。筹备贯穿了整个寒假,前后共历时5个多月。从剧本挑选、角色分配、台词和舞台训练、服化道准备,再到两次带妆彩排,最终将作品搬上了舞台。本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竞演,六个年级全部踊跃参赛,最终有九个班级共携十部作品登上了决赛的舞台。
彩排花絮
3月7日18:00,比赛正式开始。12年级8班李昊航和12年级7班邓润樱担任中英双语主持人,国际部人文与社科组组长狄家祯、中文文学教师王乐、张媛媛、吕浩担任评委,国际部全体师生到海淀校区多功能厅观演。
跌宕起伏的剧情、铿锵有力的台词、精彩纷呈的场景、创意的服化道具、贴合角色的语气和动作,尽显出同学们对名著的解读与感悟。九个班级的“演员”们将自己融入到剧本中,栩栩如生的表演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称赞与掌声。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别欣赏各班学生的风采吧:
初中组
7年级3班同学用新时代的科学发展观解读了汉代名篇《西门豹治邺》,一个个历史人物从书间跃至舞台,夸张的动作和精炼的语言使观众们拍案叫绝。同学们通过表演告诫大家:封建迷信不可取,有勇有谋方能战胜邪恶势力。
熟能生巧的卖油翁是否可以和箭无虚发的陈尧咨相比?8年级3班同学带来的《卖油翁》为大家呈现了他们的思考:技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勤奋练习在各自的领域散发光彩。
20世纪初期,天空布满阴霾。一声春雷响起,一场崇尚科学、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爆发了。9年级3班学生演绎的《新文化运动》让我们感受到:即使处在灰暗的时代,青年仍能用自己的生命燃烧出熊熊烈火,照亮新思想的前进之路。
高中组
11年级6班同学们带来的《甄嬛传—滴血认亲篇》展现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搞笑生动的动作和语言、学生们对不同人物心态的理解。这段演绎使观众跟随情节的发展而心弦紧绷,也使人不禁深思封建王朝对民众思想的异化与残害。
11年级7班的演员们呈现的《孔乙己》将封建制度统治下,科举制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鲁镇淡薄的人情风貌体现得淋漓尽致。迂腐又可悲的孔乙己、冷漠无情的杨掌柜、可恨且虚伪的丁举人被同学们演绎得活灵活现。
10年级8班的《变色龙》演出了沙皇专制下警察的虚伪和普通民众的无助。同学们通过这部作品让大家在欢笑之余,体会到特殊时期当权者统治的黑暗、封建拥护者的谄媚和底层民众的疾苦。
短短几分钟,10年级9班的同学们通过《红楼梦趣事——第二十八回》中的行酒令道出了女儿家的“悲”、“愁”、“喜”、“乐”,既演绎出了原著中人物的嬉笑与哀怨,也加入了现代视角的解读。酒令中的字字句句引得观众不住思考:在那个封建时代中,女性命运如何可悲又如何可叹。
在经典悲剧《雷雨》的表演中,11年级8班同学们精准地把握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从周朴园的冷酷无情到蘩漪的绝望挣扎,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立体而饱满。同学们对人物心理的诠释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戏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在11年级8班带来的第二剧《喜剧三国》中,演员们以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将三国故事演绎得妙趣横生。他们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当代大众的笑点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这部作品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注入了新的创意,令人耳目一新。
12年级7班同学表演的《再见老杨》真实而感人,演员们通过细腻入微的演技,展现出了角色的情感变化。本剧情节紧凑,舞台元素简洁而有力,营造出的深沉氛围让大家沉浸其中。整场表演让观众对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激烈的角逐之后,是评委们烧脑的评分环节。每一部作品都带来了不同的震撼和冲击,选出最佳着实让评委们较劲了脑汁。
下面,就让我们揭晓最终的获奖名单:
集体奖
奖项 |
班级 |
作品名称 |
最佳剧本呈现奖 |
11年级6班 |
《甄嬛传—滴血认亲篇》 |
最佳团队合作奖 |
11年级8班 |
《雷雨》 |
最佳文化融入奖 |
10年级9班 |
《红楼梦趣事——第二十八回》 |
最佳舞台设计奖 |
11年级7班 |
《孔乙己》 |
最佳创意表演奖 |
10年级8班 |
《变色龙》 |
最佳剧情转折奖 |
12年级7班 |
《再见老杨》 |
初中组个人奖
个人奖项 |
姓名 |
最具吸引力角色奖 |
蒋乐雯 |
最具突破演员奖 |
赵泽宇 |
最具情感传达奖 |
蒋乐雯 |
最具即兴表演奖 |
叶坤晓 |
最佳语言艺术奖 |
李艾瑾 |
最佳肢体语言奖 |
罗冠诒 |
最佳幕后英雄奖 |
曹雨辰 |
最佳默契搭档奖 |
罗冠诒、赵泽宇 |
高中组个人奖
个人奖项 |
姓名 |
最具吸引力角色奖 |
谢九夫、王晨熙、沈林锐 |
最具突破演员奖 |
孙绍桐、谢柠蔓、李悫 |
最具情感传达奖 |
郑伊然、王申美、杨凯文 |
最具即兴表演奖 |
段智宣、郭金珠、王语辰、李佳一 |
最佳语言艺术奖 |
赵炜聪、王宇琪、冯雪珊 |
最佳肢体语言奖 |
景俊晰、赵元德、石琳珊 |
最佳幕后英雄奖 |
陈徐奕洋、郭金珠、王绽 |
最佳默契搭档奖 |
谢柠蔓、郑伊然、邓媛译、杨凯文、左一达 |
学生感想
01
9年3班 罗冠诒
本次活动中,我们班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演绎特长,精心准备,努力在舞台上展现了最好的自己。活动也激发了我们的兴趣,提高了我们的创作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次表演可能并不是最完美的,但对我们而言,确实收获了进步的喜悦!我们要感谢努力的自己。
02
9年3班 叶坤晓
在上学期开始筹备《新文化运动》这一主题课本剧前,我就对鲁迅、胡适很感兴趣。通过了解台本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无畏精神和良苦用心。我非常荣幸参演胡适这个角色,本次演出过程让我感受颇多。
03
10年级9班 集体
由于《红楼梦》原著篇幅较长、描写细致,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剧组就开始了高频率的排练。从编剧、服装再到选角,我们都尽力贴合原著剧情。参演的同学们甚至将角色的一颦一笑都融入生活,用心体会角色的情感,希望能够向观众们展现中华传统红学的魅力。
0411年级6班 王宇琪
作为《甄嬛传·滴血认亲篇》的编剧及导演,这次课本剧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和挑战。我们尽力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肢体动作将书面文字生动地表达出来。编演课本剧的过程让我们发挥了极致的想象力,更锻炼了我们的团队配合能力。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突发状况,但我们都一一解决了,希望能尽量给大家、给自己呈现一个完美的舞台。
05
11年级8班 集体
感谢学校举办本次戏剧大赛。经过紧锣密鼓的排练,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演出。对于初次接触戏剧表演的我们来说,站在舞台上面对观众难免有些紧张。然而,比起紧张,更多的是期待和兴奋,因为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本次活动让我们了解了一部优秀的戏剧是如何诞生的,我们也因此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戏剧表演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项目,演职人员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高效沟通,以达成共同的目标。这次喜剧大赛对我来说试一次难忘的经历,它带给我们挑战、成长和喜悦。
06
12年级7班 冯雪珊
舞台是发光的,是每一个舞台热爱者的殿堂。
感谢这次宝贵的机会,我们可以从台下的观众变成台上的演员。也很感谢狄家祯老师、兰琪老师、王乐老师等每一位支持我们的老师。
“Art changes life”,每一次的排练和表演都给我们增添了不一样的体验,我们也从艺术中获得了对生活新的感悟。
这是国际部学生们跨学科与项目式学习的又一次尝试和突破,是梦想与舞台的碰撞,更体现了我们对文学艺术的热情和追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热爱,才能对学习全情投入。
学生们在舞台上,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演技,将课本中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本次课本剧比赛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加深了大家对教材与生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也丰富了学生对戏剧艺术的了解和体验。
我校国际部将延续学生对本次课本剧大赛的热情,将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融入学生们的日常教学与德育活动中,润物细无声,让育人真正融入学部的每一堂课,每一次对学生的指导,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相信在这个舞台上,同学们将继续用他们的热情、才华和努力,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和感动。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