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届国际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
2023中兴通讯杯全国青少年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
8月21—23日
第十八届国际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
圆满落幕
我校翟朵拉、苏成然同学获全场唯一
国际IEC(国际三个标准化组织之一)特别奖
在7月份的
全国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
我校还有三组同学
斩获全国高中组第一名、两个第二名
国际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是由韩国技术标准署(KATS)和韩国标准协会(KSA)于2006年开始举办的一项国际赛事,旨在针对全球中学生群体普及标准化知识,提升标准化意识,开展国际青少年标准化交流。本届竞赛共有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9个国家的40支初、高中队伍,共120名学生参加。本届竞赛以 “人脸识别系统性能评价方法”为题,要求在6小时内编写国际标准文本,并在2小时内准备答辩材料,考核了参赛队伍的标准化基本素养和运用标准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青少年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起,旨在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优秀学生队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奥林匹克竞赛。竞赛通过标准化论文、标准文本编写等方式,对参赛队伍的标准化能力及综合知识水平进行考察。
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
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
是一项考察学生综合知识水平
和在短时间处理信息能力的竞赛
无论是国赛还是国际赛
都考验参赛选手对于某领域
标准化的文本编写以及信息整合能力
一开始,和大多数人一样
一零一中的参赛同学对“标准化”的概念
可以说是一头雾水
尤其考题中还有“无人飞艇”“火星探测器”
这类陌生的领域
但这并不是一道“难题”
学校邀请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
丁文兴博士对同学们进行专业培训
在短短三天内
同学们就掌握了
标准制定的基本格式、方法和逻辑
搭建了有关标准化的认知框架
令人惊喜的是,除了学到了标准化知识
有的同学还对标准化这一概念
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最开始我对于标准的认识是片面的,认为标准禁锢了人的思维。但是从国家层面思考,标准化文件可以很有效地提升国际竞争力,以争取到更大的市场。另外,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国际间的合作和新产业链的诞生。
——房伯文同学
通过标准化竞赛,我学到了通用化、简化等方法。同时,我的思考方式成熟了许多。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于我未来无论是学术还是职场上,都能具备必不可少的‘软实力’。
—— 花映月同学
8H“闪电战”交上满意答卷
以国赛决赛考题“无人飞艇”为例
参赛选手将会针对这一领域
在规定的网络范围内
于6小时内编写标准文本
再用2个小时准备答辩材料
8小时“闪电战”对初出茅庐的学生而言
着实是一大挑战
纵使前方疾风骤起,一零一人从未言弃
在拿到考题后
每组同学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一起头脑风暴并拆解课题
利用思维导图
将拆解后的小碎片拼在一起
以国际赛考题“人脸识别评估方案”为例
参赛选手从大类拆分到小类
从安全性、效率、光照等方面
搭建属于自己的逻辑框架
再进行标准化文件的制定
为了保证所制定文件的全面性
参赛选手们要检索大量的领域信息
其中冗余信息的剔除和筛选工作
进行地格外艰难
由于专利文件的保密性
相关性最强的信息无法直接获取
便只能从学术论文等方向找寻
在日常学习中
一零一的同学时常会使用
学校所提供的指导工具,如JSTOR
因此,在搜索资料这一步骤并不艰难
除了查找信息,语言关也是“拦路虎”
一个个复杂晦涩的英文学术词汇
让同学们难以理解
但他们并没有丧失信心
反而拿出了死磕到底的士气
在短时间内撰写出令人满意的文件
1+1+1>3
我们从未孤军奋战
参赛过程中,同学们遭遇的困难五花八门
有的小组绘制图像的能力较弱
有的小组对于考题领域过于陌生
有的小组整合信息时间耗费太多
……
但是他们的解决方法却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合作解决问题
单打独斗从不是理智的选项
分工后,我和我的小组成员看似面对不同的问题,但是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我们要一起做出一个答案。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才能拧作一股绳。
—— 花映月同学
多一个人便能多出一种看法,一份标准化文件正是在不同人手中,才会逐渐完善。同样对于我们团队来讲,这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翟朵拉同学
文字信息的整合、数据的搜集与归纳
内部的统筹协商、最终答辩的展示
……
分工后,每个成员各司其职
遇到问题后,一同解决
在不断地磨合中
他们成长为“战斗力”极强的团队
在最后答辩环节,三人相互紧密配合,一个人卡住了,另一个人马上接上,保证了我们英语答辩的流畅性和配合度。
——张若西同学
自由开放沃土
育出标准化“新苗”
课堂下、走廊中、校园里
常能看见同学们深入讨论的身影
他们认真专注投入的神情
从前沿科技、社会民生到时事热点
他们涉猎广泛、准备充分
这次竞赛中的“无人飞艇”考题
一零一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想到了
今年年初“流浪气球”误入美国的新闻
在最终答辩的过程中
此新闻也提供了同学们分析事物的新角度
如国家安全、技术创新、国际关系等
在答辩的过程中
同学们着眼未来标准的回答
吸引了评委的注意
当问及加入未来标准的意义时
一零一的同学表示想要跳出框架
以前瞻性目光向更好的方面去努力
而这也得益于日常自由开放的授课氛围
老师很鼓励将学到的知识带入到生活中
去思考所学知识将如何创新
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更光明的未来
首次参赛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
背后少不了老师们的鼎力相助
备赛期间,班主任常会给予正向反馈
王维佳老师和孙越老师也会竭尽全力
协调人员并提供场地和网络保障
正是有了她们完善全面的协助
同学们才得以安心专注地备赛
今年,一零一首次加入“标准化”赛道
实现了漂亮的“开门红”
未来一零一中将继续播撒标准化种子
为更多标准化人才提供知识的滋养
带领他们登上更宽广的舞台
期待未来一零一学子在标准化领域中
再获佳绩,为国争光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