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内向可以外向、可以学理也可以学艺术。”这些看起来矛盾的特质在她身上却达成了和谐的平衡,塑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Katherine。 青岛盟诺学校
“命运使然”的遇见
择校、申请、这些大部分人都谨小慎微的选择,在Katherine这里都成了“命运使然”的遇见。而她的学习生活则像一场奇妙的冒险。
小学几年,Katherine接受的是公立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双重教育模式,在没有过渡的情况下,中学便直接转去到大洋彼岸,在全然陌生的环境中接受西方文化。也许是双方文化的浸染,造就了她独特的性格和思维模式。
“我来盟诺是朋友的朋友在这读书,受他们推荐我就来了。”许是在盟诺的生活让那位朋友真心认可,才能够让他向朋友推荐,而来盟诺这件事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Katherine。在此前的一年应该是Katherine学习生涯最艰难疲惫的一段时间,九年级受疫情影响开始回国上网课,为了迎合上课时间,昼夜颠倒成了她的生活常态,在每个万籁俱寂的夜晚,独自承受学业压力、和身心的疲惫。
“我那段时间非常“自闭”,但来盟诺之后遇到了很多好朋友,可能是受氛围的影响,慢慢就活泼起来了。”虽然Katherine只在盟诺度过了两年的时间,但在这的记忆却成了她整个青春明媚而绚烂的一页。万圣节的热闹氛围、艺术节上被赏识的画……这场“命运使然”的遇见也在不觉间帮助Katherine走向了更好的未来。
“头脑一热”的选择?
如果说在ED2时申请凯斯西储是头脑一热的选择,那成功拿下这封TOP44大学的offer就是实力的证明。高中阶段的Katherine忙于倒时差上网课、适应新环境,一直没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要去往哪所学校,学什么专业。起初Katherine因为喜欢画画,还考虑过走艺术道路,甚至作品集都有了雏形,但在审视了整体大环境后还是决定放弃,只将画画作为纯粹的爱好。
Katherine作品
有想法就去实现、不合适也能做到不纠结及时放弃。“之后我应该会学理科类的专业吧”,从艺到理,虽然看上去跨度很大的选择,但谁又规定人生只能有一个方向呢?在Katherine看来,选择最重要的是“有趣”,从艺、从理,归根结底是“从心”。
做“创变者”
Katherine参与过许多社会公益性的服务,比如为流浪人群以及一些残疾人、老人等无法自行解决饮食的人提供食物,包装、分发,这些工作对于中学生而言一定是十分辛苦的,但她却能够乐在其中,这种切身实地的帮助让她接触到了很多有不同经历的人群,了解他们的故事,也更直观地见识了社会不同的一面,但这些并不是Katherine的初衷,她所在意的不过是每次人们拿到食物后满足的眼神。
“每个人都是创变者Everyone is a changemaker”,这是国际非盈利组织Ashoka的标语。不去纠结意义之所在,而是真正去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当初的Katherine并没有意识到,每一点小小的帮助都是推动整个社会向更好发展的巨大力量。
Katherine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她的特别在于跳脱的思想、矛盾的性格、以及与众不同的经历,当然还有一份“尊重内心”的勇气。看似“奇妙”、“洒脱”、“随性”的背后,是她为每一个选择付出的努力。
过往皆为序章,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大放异彩的Katherine,去追寻属于你最特别的人生吧!!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