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科教融合 逐梦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由此可见,科教强国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新时代的教育应当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将科技与教育有机融合,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塑造与培养未来人才为目的。为此光谷未来学校成立特色项目组,立足“建未来学校、办智慧教育、育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基于学校周边环境,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在科技与教育之间寻找结合点,探索属于光谷未来的特色发展之路。
追寻——上下求索 科创生辉
一路征程,一路收获。光谷未来特色项目组历时10个月,查找资料文献数千余篇,考察周边8个企事业单位,召开专题会议43次,最终拟定9个板块企划案设计与构思,已有4个板块方案通过审核,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其中“七彩德育”已在202班进行试点运行。特色之路将从学校顶层文化、空间设计、课程建设、学生成长、评价改革等多个维度发展特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成长奠定基础。
赴周边企事业单位考察学习
赴周边企事业单位交流学习
智创课程 种下科技之梦——给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课程与环境
板块负责人:吕雅婷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说“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武汉光谷未来学校,坐落在武汉新城中心区光谷科技城。学校周边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科技氛围浓厚,学校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借力周边科技企业的支持,以科学课、信息科技社团课等基础性课程为主载体,开展电脑绘画课程,引入“画图”程序软件、PhotoShop海报设计、LOGO编程绘画等,多维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同时还将打造未来实验室,未来实验室将以STEAM教育理论为指导,渗透STEAM跨学科融合的特点,与生活链接,以项目化、问题化的形式开展科学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对学生设计思维、计算思维的训练。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适应未来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除此之外,还将在校园里设计科普文化墙面,让校园里随处可见学习科普知识、接受科普熏陶的场域,给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课程与环境,让科普学科教学、科创文化在科普教育中扎根。
创客教室规划图
GAR未来工程师比赛现场
“六一”趣味编程体验
科创节GAR未来工程师项目展示
人工智能课程训练
特色课程 赋能科普教育——把科技创新的种子给孩子种在心田
科普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学校通过“请专家进来,带学生出去”构建了拓展性、综合性、融通性的科普教育课程体系,致力于打造科普教育特色,致力于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孩子们心田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本学期先后开展了“省科协王主席、国家电教馆陈庆贵、省青少科技处童孝仁主任一行为我校师生带来的“太空种子”讲座;航天三江锐科激光和激光院航天科普宣讲员带来的“航天梦”科普讲座;航天三江集团工程师张天翼“快舟”系列运载火箭为代表的航天运输工程技术科普讲座;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航天科普”讲座;学生亲身体验“科普大篷车”20件科普展品等科普教育活动。
同时还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带来光电、超声波、航天、人工智能等科普课堂。科普讲座、科普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科技体验,为学生科技素养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多的可能。
科创校本课程是基础,带学生进行科技考察与实践才是让科技的种子落地的根本。学校组织师生走访周边企事业单位,了解科技强国的密码,参加实地交流学习。做到了满足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知识的学习需求,有效提升学生跨学科融合能力,培养了学生动手探究、合作学习、创新创造意识。
勤奋耕耘,定有收获。武汉光谷未来的学生在强大的科普课程与科普环境的引领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遍地开花,学生的科技文章频频获奖,编程校队喜获省奖。我们将在“科教强国”的指引下,继续探索科创教育的高质量实施路径,进一步提高学校创新教育水平,让孩子们爱科技、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为孩子们播下创新创造的种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空中农场 探寻缤纷世界——把田间地头给孩子搬进校园
板块负责人:朱晓霞老师
你离田间劳作有多远?也许是城市至郊野的距离,也许是繁华与大山的距离。然而,在不久的将来,到光谷未来可以看到“农场”就在教室上空,学生在室内探讨种子的生长条件,转身便可到室外播种、浇水、施肥,见证生命的神奇力量,让“学习与实践”零距离亲密接触。
一粒种子只有落地才能生根,教育亦是如此。为了让劳动教育在校园生根发芽,光谷未来特色项目组在有限的空间里向上挖掘,计划在教学楼楼顶区域开辟“天空农场”和“种植园”,种植课程将涵盖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未来农业三种不同农业模式,将自然植物、美育、种植课程、智能技术完美融合。学生将在劳动过程中感知生态新型种植、探索生态新型种植,体悟劳动的价值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米农田”实景图
“天空农场“规划图
种植园规划图
掐丝珐琅 传承妙手生花——把传统工艺给孩子放在手心
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工艺品,2016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谷未来特色项目组在考察了掐丝珐琅的制作工序、劳动价值、文化底蕴之后,在未来将引入掐丝珐琅劳动课程。学生将在一道道精细的工序中,锻炼动手与实践能力,同时在构思与制作中学会审美,提高审美。
掐丝珐琅作品展
一见钟“寝” 玩转“心”的宿舍——让孩子们的梦想“住进”寝室
板块负责人:杜玉龙老师、苟艺老师
寝室里会有什么?有睡眼惺忪时打出的哈欠?有夜灯下的欢声笑语?有静谧下的甜美梦乡……除此之外,寝室里应该还要有琳琅满目的书籍,有沉浸式阅读的欢喜,有休闲区的博弈较量,有益智区的深入探讨等等。是的,光谷未来的寝室,将可以看到“方寸之地,无限精彩的生活”。
寄宿制学校,寝室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在已有的给学生打造舒适温暖的港湾基础上,光谷未来学校将对寝室公共区域进行改造。不久的将来,这里的孩子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学习生活回到宿舍后,入目所及的除了整洁的生活环境、和谐的宿舍氛围,还会有独特的宿舍文化——学生可以在涂鸦区创作色彩缤纷的万事万物,可以在植物区感受“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可以在手工活动区巧夺天工,可以在数独益智区推理求索,可以在棋类对弈区切磋技艺,也可以在心灵阅览室品味书香……新的文化区域将包容孩子各式各样的喜好,包容孩子各种各样有关快乐的梦想。不仅能给孩子带来温暖与快乐,增强他们的校园归属感,促成寝室的团结,营造温馨的校园之家,同时也将更加有利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
寝室公共区域实景图
寝室休闲区改造规划图
七彩德育 听见心灵回响—— 让“立德树人”实实在在地发生
板块负责人:袁江老师
卢梭说“好的教育是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教育却实实在在地在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光谷未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打造“七彩德育”班级文化,将抽象化、概念化的德育内容,依托班级环境转化为具体化、可视化的内容,让德育内容经常性地被学生看到,久而久之,逐渐受其感染,于悄然无声中将抽象化的德育内容慢慢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尺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目标,实现生命的成长。
创“七彩德育” 育出彩少年
“七彩德育”以“红、橙、紫、绿、青、蓝、黄”为底色,分年级、分阶段细化德育内容。分别对应爱心红、朝阳橙、水晶紫、春华绿、高山青、大海蓝、秋实黄。每一种颜色对应一个德育主题,从“知”到“行”,实现知行合一,落实德育目标。色彩一:红色——爱心红——爱国、爱党、爱家教育;色彩二:橙色——朝阳橙——文明礼仪教育;色彩三:紫色——水晶紫——美德教育;色彩四:绿色——春华绿——生态环保教育;色彩五:青色——高山青——理想信念教育;色彩六:蓝色——大海蓝——科技创新教育;色彩七:黄色——秋实黄——成长自省教育。
“七彩德育”七个教育主题层层递进,合为一个整体,让校园的墙面“开口说话”,植入德育内容,让德育深入学生内心,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为培养思想美、行为美、心灵美、学识美、智慧美、能力美的“六美少年”打下基础,为“培养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的未来人才”挖好根基。
“七彩德育”试点班级设计图
奔赴——怀揣憧憬 奔赴未来
教育是为了让生命更舒展,更自在,也更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人。光谷未来学校特色项目组将怀揣教育梦想,围绕时代教育主题,潜心走好特色发展之路。与科技同行,用特色育人,为成长奠基,特色项目组将脚踏实地,稳步推进特色育人项目,让光谷未来小学部的育人品牌深入人心。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