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12年级的曾子玲
在澳洲读了3年初中
9年级回到中国,转入力迈
开启了她3年的高中时光
「 身处异国他乡,留学生“乘风破浪”的底气始终是祖国。拥有横跨草原与平原,纵穿上下五千年,亘古连绵、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我觉得很自豪。」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性格比较友善,平时对人都是笑眯眯的,嘴角和眉梢的月牙经常留出一汪明亮的月牙。
不爱出风头、性格偏内敛沉稳的我,平时专注于学习、公益、探索、班级关系与自我实现,是一个看起来很“Peace”的女孩。
从国内到异国他乡再到国内,循环往复的求学经历,内核完全不同的中西文化,是力迈学校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的同时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感让我深受触动,最终选择了力迈开始了我三年的高中生活。
三年的力迈生活给了你别样的体验?
对我来说,在力迈的学习生活使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培养了我探索世界和锻炼思维的独特方式。
国外没有早读、课间操和晚自习,那是一种感受到时间无力流逝的感觉。力迈学生的校园时间很紧凑,让我感受到生活处处充满充实与目标感。
力迈为学生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展示空间。大厅的音乐角和每个礼拜不同主题的教学展,楼道的环创以及三层的书画艺术空间,优秀的教学课题、富有创意的作业、书法绘画作品和主题艺术手工,让我可以自信地展示自己,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力迈学子的那份自豪与骄傲。
我不仅充分学习了纯正的英美国际教育,更接触到了语文、数学、人文、历史等国内教育精髓。此外,力迈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更加全面,在必修课程上给予我足够的动力、创新、空间与自由,培养了我跨学科、全领域、多角度地记忆、观察、了解世界的爱好、兴趣、习惯。
你理解的力迈校训的内涵?
力迈的校训包含:仁和、勤俭、批判、创新。其中,“仁和”对我的影响深远。
在校园里,经常有小龄段的学弟学妹们向我们热情地打招呼,面带稚嫩可爱的笑容,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心头一暖,如沐春风。
无论是中教还是外教老师和我们之间的沟通都很默契、自然、友善。我们可以亦师亦友,可以尽情分享内心的想法,天马行空的思维。
我想,这跟植根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校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力迈学校的氛围才如此包容,如此有爱。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我的生活。父母平时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出差,我会主动负责照顾家中正在上6年级的弟弟。年龄的差距让我在和弟弟的相处中总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但我渐渐多了一份接纳与包容。
公益活动是怎么助力你的大学申请的?
公益情怀是世界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在美国各大顶尖名校的申请和录取中,也总能看到公益的身影。我热衷于公益活动,曾代表学校与同学们组队前往美国大使馆做公益服务,在前台负责指引工作。在校内我也经常报名学生公益志愿者服务,为力迈学雷锋、跳蚤市场、公益音乐会、校园展等大型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热情。
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多参与公益活动,了解整个社会,体验不同职业,不为自己设限,在实践中树立公益情怀,实现自我价值,为申请名校筹备加码。
在班级中你担任什么角色?
我喜欢的班级环境是很舒服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大家对于一件事情的认知是多层面的,师生敞开心扉共同交流问题,尽情抒发自我意见。在特定的一个场域内,他/她们是完全独立且自由的。
被班主任王维老师评价“有威信和感召力”的我在国际课程12年级担任的是KOL(意见领袖)。这源自于我有着超强的责任心和班级荣誉感,遇到难题从不抱怨,始终与同学们站在一起,积极做事,力所能及地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你期待的大学生活?
力迈三年,我见证了两届毕业班学生的毕业盛典。作为旁观者也不免感慨,我从他们的分享中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我期待在大学能与其他国际留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新的碰撞,不断吸纳并融入,内化为一个全新的、多彩的、涌动着新鲜血液的自我。
同时,我也将为他们分享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这包含了唐诗宋词、节气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美学文化等多个方面与分支。“家文化”是一个特殊的板块,是中国独有的特殊文化,也是众多海外中国留学生、包括我在内的心灵的皈依与寄托。不远的将来,我将着重地分享给其他的国际留学生。
最近,大英博物馆的热点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作为无数名即将前往海外中国留学生之一,我的心情很复杂。愿漂泊在大英博物馆的两万三千多件中国文物都能早日回家。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不用给自己设置边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国家文化的传播者。
我希望力迈毕业生们能在心底搭起一个疗愈自我的屏障,让文化传播像空气和水一样,在力迈学校里成为一个滋养大家的平台。我希望通过无国界分享的方式,让公益走入每一个人的生活。
此外,尽情享受,享受人生中难得的“申请季”,享受准备申请材料的过程以及自我复盘的奇妙感,享受属于毕业季的每一分钟微小的悸动。祝福大家都能最终都能遇见自己的Dream School!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