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研讨|学段融通、学科融合的万汇特色

研讨|学段融通、学科融合的万汇特色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发现和发展每个孩子的潜能

为他们一生的成长与幸福奠基

就等您来关注

Discover and develop the potential

of each chil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lifelong

growth and happiness

Please subscribe and join us

经过半年筹备,历时两个多月的研讨、磨课、赛课,5月12日上午,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2023年教育教学研讨会暨“都江堰好课堂”建设专项活动终于在小剧场隆重举行。成都城投教育集团相关领导,集团内兄弟学校及都江堰部分兄弟学校,我校全体中小学教师,共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9时许,总校长段必聪怀揣自信,阔步上台,他以“学段融通,学科融合”为题,作了热情洋溢的简短致辞,拉开了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序幕。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本次活动也是成都城投万汇教育集团三校教研活动。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首先,川师大教育学院李松林院长作了《素养导向的融合式教学》专题讲座,他从“为什么融合”“融合什么”“如何融合”三个方面,条分缕析地阐述了融合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特别剖析了“以实践任务求融合”“以核心问题求融合”“以更大概念求融合”的三种融合方式,既有理念诠释,也有范例展示,更有规律提升。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研讨会分中学和小学两个会场同时进行。

 

中学会场——四手联弹

沈斌校长以《三新背景下的中学学科融合实践》为题进行了专题发言。沈校长指出,学科融合就是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促进知识交流和效果共创。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他特别强调在此过程中要深度思考,积极推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赋能。他阐释了学科融合的策略,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

 

特级教师肖庆达和英语新锐张桃老师分别进行了“‘三新’视域下的新课堂之我见”和“多元评价方式在学科融合中的探索与实践”的交流。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他们从自身学科出发,以一线教学经验为支撑,深入分析学科融合实践活动,提出了很好的操作模式,使与会教师从中汲取到了营养与力量。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下午,我校中学部三位老师进行了学科融合课的展示。

 

课例——《川菜·川人·川魂》

汤怡老师将历史、地理、政治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多方面、多层次、多方式地引导学生体悟课程内容。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评课议课】特级教师肖庆达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表现四方面进行了精到点评,认为是一堂难得的好课。都江堰历史教研员余红认为融合好,有创新,知识储备、合作探究、情感升华等都做得不错。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课例——《英语中的物理元素》

刘弈麟老师的《Writing an experiment report》则是将英语与物理进行融合,让学生在英语语境中完成物理实验,涉及多项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评课议课】都江堰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罗晓辉认为:本节课是多元导向下的学科融合课堂,符合英语学科的教学新方向。亮点有:教学理念新颖,教学设计巧妙,学生活动设置环环相扣,师生互动非常紧密,课堂氛围良好,作业设计巧妙。

课例——《内省的力量》

罗杰老师的班会课《内省的力量》,通过引导学生内省自己成长经历中的里程碑事件,用更高的视角俯视和回看自己的生命故事,放飞属于自己的纸飞机,从而达到强化生命教育,增强学生积极乐观的生命意识。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评课议课】成都七中特级教师汪晓丹认为,这堂班会课亮点突出,主题立意有高度,活动形式有新意,是一堂优秀的班会课。汪老师还指出:一堂优秀班会课,还要注意目标任务是否生成,内容结构是否规范,素材挖掘是否充分,活动设计是否新颖。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小学会场——习以为常

 

融合式学习已是万汇小学学习的常见样态,有学科内的融合式学习,有学科间关联的融合式学习,也有核心问题驱动的跨学科学习。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本次教育教学研讨会由小学部副校长尹跃刚主持

小学部刘娟校长以《融合式学习在万汇学校生长》为题,回顾了小学部的探索与实践。在万汇,融合式学习意味着什么?如何定义、设计、实施和展示融合式学习?刘校长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与老师们一起反思、评估与展望。

对外合作交流中心黄琳姗主任和学校艺术组刘强组长,分别以校本课程家政课和陶艺课为例,阐释了让跨学科学习自然而然发生的学习系统。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课例——“借助提示讲(演)故事”

二年级的同学和老师们一起,用6个课例呈现了万汇小学融合式学习的日常情景。李金悦老师执教的《蜘蛛开店》和代秀利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立足于2022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和单元语文要素“借助提示讲故事”,确立单元核心目标,聚焦单元核心任务,指导孩子们思考与实践如何借助提示把故事讲好、如何借助提示把故事演好,孩子们以阅读促表达,又以表达促进阅读的理解运用,发展小脑袋里的大创意,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评课议课】语文组张学孟组长围绕上午的课例,交流了备课思路,从教材的双线编排、课标的学习任务群、文本特点与年段特点,到单元学习目标的聚焦、单元学习任务的整合、单元核心问题的提炼、单元活动序列的构建、单元评估任务的设计,让大家看到了学科内融合的备课历程;末了,张组长又结合上午李松林教授讲座带来的启发,从单元大概念、单元核心问题、单元实践任务“三个纽带”进行二次备课的调整。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都江堰市语文教研员黄祖辉老师,从课程理念、言语实践、学生主体、充分表达四个方面对课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青年老师们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更加从容地倾听与反馈。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课例——“我的情绪我知道”

昝旻老师呈现的《我的情绪,身体知道!》心理课,是二年级“悦纳自我”成长主题学习的一个切片。绘本、歌谣、游戏、绘画,多样化的表达和体验方式融合于课程之中,教孩子学会思考和表达,在沟通中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评课议课】黄琳姗主任以《指向每一个个体的成长关怀和支持》为题,分享了这节心理课背后,万汇独有的成长关怀体系和文化。成长关怀是万汇社群中的所有成人指向校园里的每一位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是成长关怀的首要任务,学生的身心健康(Well-being)在万汇教育中至高无上。

课例——“芬兰和芬兰美食”

李薇老师的家政课《芬兰和芬兰美食》,融合了国际理解和劳动教育。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运用比较思维,对比中国、芬兰在地理、气候、饮食上的异同,并运用芬兰典型的食材,合作制作莓果冰淇凌,与亲友分享。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评课议课】在芬兰国际学校任职家政和健康教育的Jenni Korhonen 老师对家政课进行了点评。她说万汇的家政教室宽敞、整齐有序,实在是一个理想的教学场所。孩子们进入家政教室、洗手、合作,有条不紊,老师与学生之间友好的交流,老师精准的讲述和生动的呈现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食谱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二者联系十分紧密。课堂结尾的自我评估,简短又有效。同时,她对如何让每个学生更加充分的活动起来,以及部分更快完成的学生可以有差异化的任务,提出了建议。

成都都江堰万汇学校国际班

本次研讨会展出的作业作品,或来自文学剧场的写作项目,或来自英语文化周的制作,或来自“生活中的科学”系列观察,或来自金木工和陶艺课的项目手作,或是基于文化现象的艺术原创等等,都是学生们在日常融合式学习中的创作。融合式学习,鼓励每一个孩子,更宽广地阅读,更深邃地思考,更大胆地探索,更紧密地与历史和社会、与自己和他人、与生活和世界建立联系。

最后,段校长作了《融合梦想,努力向前》的总结发言,他深情回顾了他的工作和成长经历,从而阐述了我校开展研讨会的现实意义,并规划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他高度评价了这次研讨会组织的精细周密,充分肯定了这次研讨会取得的成果,号召老师们保持教研热情,营造学术氛围,践行融合理念,提高综合素养。不做教书匠,争做教育家,为自身的发展和学校的高格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