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闭门研讨会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对各个领域产生着方方面面的影响。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了怎样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又如何赋能教育?5月22日,清华附中国际部顺利召开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闭门研讨会,汇聚业界专业大咖,针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话题展开深入而充分的研讨,为参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富有洞见与启迪的讨论和分享。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主讲发言嘉宾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有三项,分别为主讲人发言,圆桌讨论和自由研讨环节。受李文平校长特别邀请出席本次研讨会并担任主讲人的嘉宾有:联想研究院研发高级总监武亚强先生,阿里巴巴达摩院智能语音实验室工程研发负责人陈达人先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方璐女士和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先生。四位嘉宾在主讲环节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会议由国际部中方副校长白文婷女士主持,国际部李文平校长致开场词。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圆桌讨论专家

受邀参加圆桌讨论会议的专家学者有:百度AI技术生态部产品运营负责人刘聪琳先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周伯文先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昱鲲先生,小板凳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和CEO孙晖先生,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王鲁宁先生,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董华春女士,北京控股有限公司,政策研究所所长兼资产证券部总经理黄文龙先生和Shopee高级研发总监徐浩云先生。

 

圆桌讨论的主要议题围绕LLM爆发后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和变化、AI赋能教室是怎样的、AI融合教育的优势与特征、AI出现后学生学习目标如何“升级”以及学术诚信问题等话题,讨论话题由校内的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提出并收集而来。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本次会议大咖云集,各位专家、学者从自身行业和专业角度分享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并结合AI与教育之间的融合,带来一场场令人大开眼界,同时又阐发无限思考的演讲。参加本次会议的主要为国际部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主讲人和圆桌研讨嘉宾也多数为学生家长。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精彩不断!

 

01开场致辞Opening Remark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李文平  清华附中国际部执行校长 

在开场致辞中,国际部执行校长李文平女士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教育将如何被AI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变化和新挑战?这些话题已然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校迫切需要讨论的。

 

3月初,戴琼海院士和方璐博士带来的人工智能讲座为老师和同学们点燃了科学的激情,拓宽了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在学校里,数学老师龙宇清自主研究大语言模型与教育的相关课题,并与老师们一起成立了“人工智能委员会”,进行了有关学术诚信和人工智能与教学应用的相关研究。11年级学生Michael Wang自主开发了一款名为"AI Note taker"的应用程序,借助它可以在阅读科研报告或学术文章时,实现快速提取文本和主旨大意的功能。

 

鉴于以上所提到的,在李校长惊叹学生和老师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在思考,主动学习人工智能,积极拥抱变化,创新教育思维,才是作为清华人的担当。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如何为教师和学生赋能,如何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教学,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这些是教育工作者未来要探索的方向。

 

02

主讲人主旨演讲

Openingn Presentations

联想研究院研发高级总监

武亚强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武亚强先生的演讲主题为“大语言模型时代下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武先生详细地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背景,以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目前的功能,并在最后提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其中包括现在教育行业与GPT的应用情况等。武亚强先生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一个教师就是一个教研团队,在未来,“教、学、管、评、测、考”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由一个人来完成。人工智能时代,是“做题家的末日,出题家的春天”,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传统的做题模式不足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阿里巴巴达摩院智能语音实验室

工程研发负责人

陈达人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陈达人先生的主题演讲为“AI漫谈”,从AI的爆发式增长,AI对于人类工作的影响和AI与教育三方面做了分享。陈达人先生引用陆奇博士的“我的大模型世界观”,向与会听众们介绍了三个范式的发展过程和未来进化方向。同时,他分析了暴露GPT风险职业和对未来职业内容的影响。

 

对于人工智能与教育,他提出,家长应该将AI的出现当成一个机会,而不是威胁。家长应该尽早的接触和使用人工智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接触和探索AI,并且在过程中辅助和引导孩子,还孩子心中种下种子。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副教授

方璐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方璐博士的演讲以“脑与宇宙”为题,针对脑科学、天文探测和宇宙探索,从科研工作者的角度分享了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与AI共存的话题。方璐博士提出,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后,单纯的知识获取已经不再重要。未来人类的学习是“AI+3C”的模式,“3C”指好奇心(Curiosity),创意力(Creativity)和约束力(Constrain)。学会提问,更多的培养学生更高的抽象层面的思维能力,并谨慎应对AI的安全和规则问题,这些将变得非常重要。

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侯阳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侯阳先生发表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行业”的演讲。侯博士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以及其相应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例如数字人讲师等,并展示应用样本案例。针对人工智能和教育的主题,侯阳博士提出,AI时代真正到来,大模型已经具备今天优秀大学毕业生的知识水平。过去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学习或技术带来的能力差别和门槛将大幅度降低,甚至不复存在。

 

在心态上和战略上,我们必须要全面拥抱AI而不是限制/抵制AI,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学习和使用AI赋能的工具来提升效率。如何更好的培养未来10-20年的新型人才?其中,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同理心和道德感,以好奇心和使命感驱动成长,身心健康,内心有幸福感,这些也许是关键的要素。

03

圆桌研讨

Panel Discussion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刘聪琳

百度AI技术生态部产品运营负责人

我工作所在的部门就是把技术和生态的转化做好,面向学校,我们可以通过竞赛的手段,把新技术跟同学们目前的学习、实践以及成长结合起来。希望未来能够跟清华中附中国际部一块来打造一些很好的竞赛,以“课、赛、营、展”的模式,通过比赛来与学生做交流。

 

周伯文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

我们要更重视孩子的创造性,人机的协同与交互,还有终身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两个开放思考题留给同学们:GPT的价值观从哪里来?它给出的答案是创造还是剽窃?

赵昱鲲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认知层面,AI很快会超过人类,因此,我们更要培养我们孩子的三样东西,身体、情感和社交,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人在未来可能更加要思考我们“人”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我们怎么样过好这一生

孙晖  

 小板凳网络科技公司

创始人&CEO 

我们对孩子的培养要更转向“以人为本”。想要让自己和孩子不被AI替代,我们就要去拥抱变化,强大自己,顺应时代的变化,培养孩子的与人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共情能力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王鲁宁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大学生已经在使用AI“挑战”现有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了,所以可能在未来,学会有效的高效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一个新领域内最需要你掌握的知识,可能会成为一个必备的技能。

董华春 

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我想留给孩子们三个词:小我,大爱和连接。成长出一个有良好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感的小我,再出于对世界的爱和人类的推动去创新和创造,实现大爱,并学会如何与AI、他人、社会连接,将我们创造的东西与后人连接,超越时空。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黄文龙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政策研究所所长

兼资产证券部总经理

在教育中,AI所替代不了的,是人的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有爱心、同理心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对人类进步有帮助的人。

徐浩云  

 Shopee高级研发总监

未来的人才将会是创造力更强的顶尖科学家、艺术节和企业家。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判断力,创造力,好奇心,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需要批判性思维,探究精神和行动力。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告诉孩子AI工具使用的道德规范培养责任心,借助AI和数据体系,帮助孩子找到能够真正幸福的方向。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龙宇清  国际部数学教师

清华附中的教育宗旨是为未来领袖人才奠基,所以我们不仅要看现在学生要学会什么,更要看在未来学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技能和特点。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真正的创新思考能力,同时,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身心健康将被摆在一个更加突出位置上。

04

自由研讨

Free Discussion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在自由研讨环节,国际部的家长和同学也抓住机会,分享自己针对以上讨论话题的看法。其中国际部的学生代表向在场的专家提问,AI的出现对创造一个更公平的教育的影响是更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学生的提问引发了现场嘉宾的热烈回应,在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精神的同时,从不同专业的角度提供给学生了广泛的思考空间。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赋能教育研讨会:未来已来,拥抱AI,赋能教育

 AI & Education

本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主题研讨会在气氛热烈、灵感迸发的讨论中圆满结束。李文平校长表示,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家长和学生们的分享都精彩纷呈,干货满满,参会者都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入探讨,以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未知,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未来已来,拥抱未来,让我们共同培养身心健康,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面向未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