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
校园有了艺术,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升华
每年初夏时节,就是全校学子充满期待的时刻,校园文化艺术节已然成为学校的传统盛会,她是校园文化艺术的缩影,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呈现,是师生艺术交流的平台,是艺术专业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为深入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2023年5月24日,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四川天府实外高级中学(原实外西区高中部)举行以“筑梦新时代,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文艺汇演共分“古韵·新风”“青春·律动”“家国·未来”三个篇章。
2009年,肖明华校长提出“感悟美、表现美、创造美——成就高雅品位”的艺体培养策略;2018年,又提出“美与健康+,培育更完全的人”的人才培养理念。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两份重磅文件都强调在新时代应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的体育和美育工作。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角度来看,肖明华校长的教育思想对新时代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前瞻性。
“美”的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人的发展需要,使个体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使人的生活更美、人生更有趣味。在这“最美校园”里,老师们始终通过课堂“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积极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美创造的能力;同学们更是以活动课、选修课和社团活动来“发展个性,修炼特长”。我们还通过阅读百部名著、鉴赏百幅名画、欣赏百首名曲,学习百位名人,教会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与健康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品质的善良和情感的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和追求人生的境界美。学校在创造性的开设百人计划班外,将进一步在取得丰硕成果的美术高起点班的基础上,于2023年9月开始增设音乐、体育类的艺术特长生班,旨在落实党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开拓人的全面发展的多元途径,多方面、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多语种主持人分别使用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进行主持
序曲
管乐合奏:《牧歌》《 康康舞曲》
表演者:麓之声管乐团
指导教师:朱海燕
实外西区“麓之声”管乐团成立于2004年,活跃于省、市以及国际舞台,为985、211大学的高水平艺术团输送了大量人才,是我校社团建设中的一面五彩旗帜!多次荣获四川省中小学生校际管乐大赛一、二等奖,成都市中小学生管乐展示活动一等奖;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国际管乐比赛中屡获殊荣,多次出访欧洲、澳洲各国,与当地中小学管乐团交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迎新春”音乐会以及举办于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厅的世界中小学生艺术节上荣获金奖。2019年4月在全国第九届“中华文化小大使”集体器乐展示活动中,获得“中华文化小大使”五岳奖;在2021、2022年两届四川省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中,麓之声管乐团演奏《荣耀颂》、《庆典序曲》等作品荣获一等奖!获得2022奥林匹克青少年音乐展演四川赛区金奖;在2022年全国第十五届管乐展示活动中,“麓之声”管乐团荣获“全国优秀管乐团”荣誉称号。
第一篇章 古韵•新风
舞蹈:《盛开》
表演者:学校初中舞蹈队
指导教师:孙晶
舞者们化身一朵朵红艳的鲜花,意喻祖国花朵盛开在新时代,锐意进取的人民在改革开放春风中砥砺前行。
戏曲新唱:《花木兰》《定军山》
表演者:初一年级、初二19班
指导教师:周亚湫、朱海燕、王婕、庄祖见、向柏枚
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展现着中华文明的光辉与璀璨。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夺取定军山的黄忠......许许多多经典故事通过戏曲的形式流传至今。当极富传统色彩的戏曲艺术遇上当代合唱艺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英语配音:《胡桃夹子与第四王国》
表演者:初二年级
指导教师:黄小波、王苹、明霞、谢文佳
一把钥匙能打开无限可能,而胡桃夹子中的克拉拉公主则将带我们走进一个华丽奇幻的童话世界,在不断成长中完成她的冒险之旅!
舞蹈:《执镜俑》
表演者:小学部
指导教师:谭诗佳、辜慧
一群渐渐复苏的执镜俑,他们穿越时空,回到了天府之国,行走在巴蜀大地上感受着世界千年的变化和新奇。随着川味说唱的加入,一场古今碰撞的博物馆奇妙夜正在上演!
第二篇章 青春•律动
朗诵:《誓言》
表演者:初一年级
指导教师:朱海燕、王婕、周亚湫、张苹、胡婧雯、张园园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我永不能忘记,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我们重新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发出对沦陷的故乡和苦难的祖国爱的誓言。
电声乐队:《starlight》
表演者:高中社团、易拉罐乐队
指导教师:仕旭轶
青春舞台点缀青春,校园社团缤纷校园!有的是激情,有的是畅想,有的是夜空中闪耀的星,我们总带着无尽期望,携来世间星河。
情景剧:《爱成都 迎大运》
表演者:初三年级
指导教师:赵静 李建春 谭敏 将艾君
爱成都,迎大运。一方水土,一城锦绣。生活安逸,文化丰厚。点燃青春激情,迎接八方宾朋。看西区少年,为大运而歌。
舞蹈:《雨涧春行图》
表演者:学校高中舞蹈队
指导教师:孙晶、仕旭轶
以山水为题,以诗意入舞,这里有山的重叠,水的回环,雨的春意。是隐隐青山,远近有致,浓淡相宜;是迢迢碧水,烟雨迷蒙,意境万千。永恒的山水,是内心的风景,是行经的路途,更是国人精神上不朽的寄托。
第三篇章 家国•未来
民乐合奏:《金蛇狂舞》《青花瓷》
表演者:学校民乐团
指导教师:王婕、朱海燕、周亚湫
实外西区"麓之声"民乐团成立于2021年10月,民乐团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力地弘扬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情景舞蹈:《十面埋伏》
表演者:小学部
指导教师:刘涌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刘邦项羽的传奇故事遇见小学体育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在体育课程中感受历史的回响,感受伟人的勇气与智慧。
歌舞表演:《锦城梦图》
表演者:高一百人计划班
指导教师:仕旭轶 杨铧 陈伊婷
当昂扬的号角吹响,当崭新的征程启航,在情怀与智慧中铸成的鲜花朵朵绽放。百人集结,淬炼而生,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在这片沃土上欢笑、成长,他们自信、大方,他们用脚步和思想丈量天府之国,他们拥抱世界,用传承与创新致敬中华文化。
合唱:《一起向未来》、校歌《麓之声》
指挥:朱海燕
表演者:学校合唱团、全体行政干部
指导教师:周亚湫、朱海燕、王婕 孙晶
校歌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校歌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和优良传统,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精神宣言。我们的校歌气势磅礴,意韵深远,彰显学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全体师生齐唱校歌,重温母校光荣的传统,更促使我们决心开创学校新的辉煌!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肖明华在致辞中谈到,实外西区自创办以来,始终践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理想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进步,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关乎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时代前景;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发展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指向未来的生活能力与职业发展。
肖明华校长提出“美与健康+,培育更完全的人”的教育理念,认为美和健康犹如人坚实的双腿,深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鲜明的时代生活理想和辽远的人类发展图景中。对青年学生来说,心理、人格、个性的有效发展,个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和美与健康息息相关,美与健康的外延非常宽广,关涉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众多领域。美与健康加科学,成就了极具创造力的科学家,据调查,世界上获得著名荣誉的科学家所列出的艺术爱好比一般公众要多得多——就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言,就达到普通人的三倍;美与健康加文学,成就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学家,文学之美,美在发掘人生命中的健康、本真和自由之美,文学所引起的共鸣也源自于观众或读者对灵魂或内心深处悠远而美妙的思索;美与健康加经济,成就了卓立时代的企业家,个人对美与健康的需求,时代对美与健康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使那些伟大的企业家卓立时代的潮头,李政道先生有句名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我们提倡美与健康+的概念,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学校已成功举办十六届校园艺术节,从学校艺术节舞台上走出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他们从初上舞台时的青涩胆怯,到走出校园时的自信从容,是实外西区舞台上一次次的锤炼,使他们从兴趣到专长再到专业,从成长到成才再到成人。
学校管乐团,获香港迪斯尼展演国际银奖、四川金牌学校排舞队,获“舞动中国”排舞联赛全国冠军、总决赛一等奖王玲利同学获第三届香港国际钢琴公开赛少年A组金奖张冰枫同学获第七届中新国际音乐比赛钢琴一等奖张诗琪同学获第十一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盛典总决赛金奖向玲同学获香港“金紫荆花奖”音乐舞蹈艺术大赛国际金奖艺术节主持人李田恬同学获四川体育舞蹈锦标赛拉丁舞第一名 文化润泽生命,筑梦新时代,艺术成就人生,一起向未来。艺术节是我们接纳美育的重要途径,祝愿所有人在本次艺术节中找到美,认识美,领略美,创造美!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