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神思纵横形诸剧

神思纵横形诸剧

       一百零四位青年若灼灼火焰,随意洒脱的创造力是刮过苍穹的飓风,明亮地突击起一次次对生活中一切矫揉造作的风暴。没有程式化的应和,我们真诚坦荡地绝对信任与支持,在无数次欢乐中碰撞鸣响着思想的律吕,在生命的星河印记下一段闪耀粗犷、勇力与热烈的岁月。

        从电视剧《潜伏》改编的话剧,您猜怎么着,还真就没那么“地道”。与电视剧不同,话剧需要更夸张和舒展的表演,这可就让咱在情绪的表达,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的体现与刻画上犯难了。但老话儿可说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组这火苗子是每次讨论和排练时都眼瞅着突突突往上蹿啊。大概是每次排练的守时,无数处细节的推敲,每次对台词的高效,还有数个周末的加班加练,以及灯光组二位极具默契的配合让我们组的戏得以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而到了排练后期,我们真正琢磨明白了舞台戏剧表演的重点,并且在正式演出中也一如既往地尽到了最大的努力。不管街坊邻居和哥儿几个怎么说,在我心里,咱这就是最棒的团队!很荣幸和大家在毕业季上共同合作,为高中三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想,这也是值得每位剧组成员回忆的一段经历——这两个月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话剧方面的知识,还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并在快乐和充实中度过了高中的最后一段时光。

        得嘞,今儿就先说到这儿,在这里对《潜伏》剧组和毕业季工作团队每一位同学与老师最真挚的感谢!回见!

——王峙澄

        这次中文话剧展演真的是我们所有人高中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最后的毕业季为大家带来了宝贵的回忆。作为导演,在分到《地下交通站》这个剧目之后,我的想法便是为观众带来短时间内高频的笑点轰炸,所以我们在剧本中添加了很多原本没有的冲突,在原剧设定当中做出了大量很大胆的改编。起初其实我很为我们组的演出效果担忧,因为组内的各位的确全都不是对话剧表演原本有很大热情的同学,担心大家在准备的过程中不上心,或是在彩排和演出的时候放不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每个人都参与了进来,有的人一直在默默练习,有的人为了舞台呈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也有的人在为缺少的道具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见上的争执,但更为珍贵的是其中所含的欢笑与汗水,还有演出时观众们在台下的欢笑以及感动,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的努力是值得的。我想为我的组员,每个剧组中每一位积极参与戏剧准备工作的同学,还有为本次话剧展演精心策划的䖘筹委会的老师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一场盛宴的创造者,这是我们每个人为自己创造的如金子般珍贵的美好回忆与体验。

——张天泽

        朋友们,咱们小剧场圆满落幕了。这两个月来感谢大家的相互支持与陪伴,也很高兴能在毕业的前夕认识各位。

        作为导演,我其实从一开始便十分惶恐,毕竟对部分同学来说,这是第一次表演经历。我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话剧带给我灵魂上的冲击,更希望大家能从这段经历中发掘出新的自己。但同各位相似,这也是我第一次导演经历。在过去的两个月,我时常反思自己与各位在工作中的种种细节,总是担心带给大家不愉快的体验以至于让各位对戏剧本身产生负面的情绪。这是我的热爱,我便自然而然地希望我们能共享这份美好。

        我也不知道这份愿景能否在各位身上实现。但不论这趟我们九人共同的旅程是为你展现了全新的艺术世界,还是仅仅成为了生命汪洋中一朵小小浪花,我都希望各位在日后遇到困难时想起今天在舞台上、最美好、最青春的自己。这是我认为艺术的意义:为千姿百态的灵魂带来力量。

        念叨念叨,望我们永远年青!

——致《青春之歌》剧组 刘然

        我实在不知道应该从何谈起我的“戏剧感受”。想说的话太多太多,但它们就像千丝万缕的线一样找不到开端。就先从我们的准备和排练谈起吧。《雷雨》这部戏包罗万象。极具东方色彩的家庭环境,动荡的时代,阶级矛盾再加上古希腊悲剧式的命运内核…… 可以说对于任何剧组和导演而言,想要将《雷雨》搬上舞台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台词的密切相扣和曹禺先生对于舞台的把控,我想我和三位改编剧本的同学深有体会。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点冗长,所有的前文在后面都有呼应。以前人们总是说《雷雨》伟大,《雷雨》是里程碑,这次我才切身处地的感受到了《雷雨》的不朽。它是超越时间和时代的。排练更是一件难事,更别说组内的大部分演员都是戏剧小白了。一开始当然是步履维艰的:一段台词说完问题后从头再来时没有一点进步,声音也小到连凑近都听不见,动作更像是提线木偶般僵硬…… 但我们没有气馁。这里真的真的要感谢我亲爱的风雨交加大家庭们对于我‘刻薄’的批评和一次又一次的喊卡重来的容忍。在戏剧这个领域,我始终相信不断练习。想是没有用的,演出来才是真本事。不夸张的说,大家的演技都有着质一般的飞跃(当然我们也有天赋型选手朱语涵)。石伊洋的鲁侍萍从一开始一张改不掉的笑脸到最后诉说出悲鸣般的哀歌,鲍怡天的周朴园从一开始僵硬的走路姿势变成了最后威严有派头的大资本家父亲,应函宜的蘩漪从一开始蚊子般的声音和彪悍的姿态蜕变为最后优雅刻薄又可怜的太太,路骐骏的周冲从一开始傻不愣登蜕变为最后俏皮天真又善良的二少爷,李南征的周萍从一开始的冷淡到最后复杂双面的情感,以及刘煊楠的鲁大海从一开始的读课文变为工人的怒吼和咆哮……大家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在台上,他们不再是生活中沉默的,内向的,抑或是书呆子的,麻木的,被压垮的——他们变得有血有肉了起来,他们的生命鲜活了起来,他们在和伟大的灵魂对话,同它一起喜怒哀乐。我想这就是戏剧给他们带来的改变的。

        能够与十位同窗一同在两个月中将一部(或说是半部)中国戏剧里程碑般的扛鼎之作完美地展现出来是我的荣幸。暴雨已经结束,雷雨已经完结。等待诸位的是光明的未来,留下的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经历。这是我们青春的共同回忆,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我将永远怀念与诸位在一起排练的日子。

        青春不老,“风雨交加大家庭”不散。来日方长,我们后会有期!!

——段皓泷

        曾经我做过不少横跨多个月的活动,但导演《雷雨》,最是一次对我的考验。话剧的成功并不仰仗于个人的力量,而是要求整个团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全情投入。作为导演,我更像一个呵护树苗的园丁。的确,在初期,我要叮嘱每个人每件事。但当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是他们把雷雨推上更深刻、更具艺术感的台阶。我十分荣幸成为雷雨的导演,因为这不光是一次艺术的创作,更是一次难得的同学协作。身处创造力迸发的海洋之中,我们才能打造出独一无二、专属于我们的《雷雨》。

——金晏伊

 

“集天下之才以成天下之事”。

理想不朽!青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