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生活激发所思,媒介呈现所想丨中关村外国语学生获得“小白杨奖”全国二等奖

生活激发所思,媒介呈现所想丨中关村外国语学生获得“小白杨奖”全国二等奖

第十七届“小白杨奖”获奖名单已揭晓!中关村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媒介素养班周永杰的定格动画《魔板》和王思文的手绘动画《小水滴与小毛球》均获得数字艺术类作品全国二等奖

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小白杨奖”旨在激发全国青少年的动漫与数字艺术创作热情,选拔在相关领域创作方面具备一定艺术功底、创意独特、思维新颖的高中生。

决赛中获奖的参赛者将成为入选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拔尖人才库”的重要参考,并享受高考当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招生优质生源“绿色通道”相关政策。

周永杰、王思文两位同学在我校两年多的媒介素养班专业课程学习中,发现了数字媒体艺术的乐趣,并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发展成自己的特长,在此次比赛中充分展示自我,取得了骄人成绩。

本次获奖不仅帮助他们入选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拔尖人才库”,享受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招生优质生源“绿色通道”,同时体现了我校在媒介素养教育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周永杰同学

获奖作品:《魔板》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周永杰同学向高一和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的心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积累素材并逐渐提高作品质量是时刻要记在心上的事情,各类剪辑制作软件是让想法付诸现实的器具。

相对高三来说,高一和高二的同学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可趁现在多参加各类比赛。

高考在前,文化课与专业课同样重要,不能顾此失彼,艺考生也要保持优秀的成绩!

希望高一和高二的同学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享受在专业、学业上逐渐精进的过程!

 

王思文同学

获奖作品:《小毛球与小水滴》

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王思文同学从小就非常喜欢看动画和漫画,例如《宝莲灯》、《阿凡提的故事》、《大闹天宫》等,这些动画带给了她关于美的启蒙。后来她的涉猎更加广泛,从手冢治虫、宫崎骏到漫威、DC,欧美日韩的作品,她都非常喜欢,也尝试吸收模仿各种不同的风格。

她的获奖作品《小毛球与小水滴》的设计起因是源于她的父母。以下是她分享的创作心路历程——

一直以来父母对我都关怀备至,但我有时候觉得他们的爱是控制,想要故意做一些叛逆的行为来挣脱他们的安排,但后来我发现当我向他们说出我自己的选择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想要完全控制我,而是会尊重我的选择。这份尊重让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感动,也开始思考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可能并不只是单方面的保护,而是一种相互的陪伴与成长。

父母就像动画中的小毛球,而孩子就是小毛球保护的那颗小草,雨滴既是父母为我们遮挡的困境与危险,但同时也是我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磨炼。父母用那温暖柔软的大尾巴保护和安慰着我们,而当孩子茁壮成长也将化身大树为父母遮风避雨。这些小小雨滴背后代表的成长困境,也并非我们需要谈之色变的洪水猛兽,相反这是让我们与父母共同成长的机遇。我也希望通过这个作品,来作为和父母进行互相尊重与和解的契机。

 

同学们在学习传媒艺术的同时,收获了新的生命体验和心灵升华。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我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提升的桥梁,持续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不断探索完善多学科融合的艺术课程实施路径,让课标中对文化理解、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要求落到实处。

我校将不断推进“五育并举”育人实践,在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赋予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昂扬的精神,努力做好“最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