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学术探究,一种理解音乐的方式,走进东岸学术文化特色课

学术探究,一种理解音乐的方式,走进东岸学术文化特色课

东岸音乐实验学校(中音鼎石)

因为喜欢诗歌,钢琴专业学生

齐星照写下练琴随想

用自己的琴声与文字搭配

体会到诗与歌的密不可分

因为切身感受到雕像艺术的神秘与震撼

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学生周泓宇

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建构的敦煌知识

融合梵音、电子音乐等多种元素

与爵士小号、古典钢琴等专业的同学协作

筹备推出“敦煌”概念专辑

作曲专业学生李嘉树学习了整整一学年的音乐史

对电子音乐的发展感到好奇

因而打算从拆解、制作一把电吉他开始

探究电学及声学的原理

并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

东岸音乐实验学校的学术文化教学体系中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人文、体育等学科还有极为重视的主题研究特色课程,每一位学生皆能够在特色课程上结合自身专业,深度探究学术、了解世界在充满关怀的人文环境中充分参与、尽情体验成长为一位内心丰盈的青年。

东岸音乐实验学校

犹如音乐的演奏,从情感的抒发到指尖的触碰,音符中散发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而当我们把情感跃于纸上形成新诗,也会同样丰富而精彩。

在东岸音乐学校的语文特色课堂里,语文教师李晓迪老师带领同学感受紫禁城金水河畔的景致,并交付他们在东岸一带以移动设备随手拍摄的摄影作品。同学们可以追随自己的故事、发生在周遭的事件和与之交汇的人物,用敏感的观察力、充沛的创造力,去创作新诗,从视觉、听觉到落笔,在乐谱与诗稿之间,我们经历了诗意。

今年冬天,我们将完成一个浪漫的尝试,即是汇集同学们细腻且优美的诗歌成册,制作成“东岸诗歌集”,相信这些诗篇将伴随着他们走过有音乐与文字相伴的青春,直至久远。

东岸音乐实验学校(中音鼎石)

季羡林先生曾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际。”在东岸音乐实验学校人文特色课程里,我们带着学生认识敦煌,用最直观的双眼探索敦煌艺术文化,发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何以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交流和碰撞。

东岸音乐实验学校(中音鼎石)

今年,人文教师曹雨捷老师为11年级的学生们开设了一门PBL课程——推出东岸“敦煌”概念专辑。结合所学音乐专业,综合应用此前所学的宗教艺术史、博物馆学、平面设计等知识,展现出11年级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音乐制作、专辑封面设计、专辑海报设计,撰写专辑介绍等每一项任务,皆考验着同学对于丝绸之路、乐舞艺术、佛像艺术、绘画风格的理解与认知,期待在聆听、观看、创作、分享等活动中,同学们能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拥有一份新的理解,从而对音乐诠释及创作注入更加饱满的养分。

东岸“敦煌”概念专辑即将问世,敬请期待我们的追踪报道!

东岸音乐实验学校(中音鼎石)

电吉他——不只是科技,更是美学与艺术!深度探索科技产品背后的原理、用设计创想科技应用的更多形式,让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实践与求证,发现问题、用创意解决问题。科学教师高佳老师说,发现身边的需求并有兴趣去尝试解决,这是拥有“学习内驱力”最重要的一步,拥有电吉他的电路基础后,他们将进一步研究效果器。高佳老师认为,以用为学,才能以学为乐。

在东岸,学术文化课不局限于文本知识,更是结合学术与音乐、兴趣与科研,探索自我的生命进程;未来,当我学生真正走入广阔的世界,他们会用运用课堂所学的能力,度过未知挑战,甚至用年轻而新鲜的视角尝试做出改变。

自此,我们将开辟专栏持续关注、定时更新同学们的项目进程,期待更多感兴趣的同学们加入探索,你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在预告着我们期待的更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