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中音鼎石毕业生分享:马鸣——对我而言茱莉亚、柯蒂斯或英皇仅是起点,音乐是作曲家的,其次是我自己的

中音鼎石毕业生分享:马鸣——对我而言茱莉亚、柯蒂斯或英皇仅是起点,音乐是作曲家的,其次是我自己的

“当我们越接近真理,自由的维度才有可能被无限拓展。”

佇立于广袤的音乐艺术天空之下,马鸣作为人群里的一枚,感受着音乐绵延不断的指引。

茱莉亚学院(The Juilliard School)始建于1905年,培育出Renée Fleming、Itzhak Perlman、Pinchas Zukerman、John Towner Williams、Sarah Chang、马友友等世界知名顶尖音乐家。

柯蒂斯音乐学院(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校友遍布世界各大交响乐团、歌剧院,美国最优秀的25支交响乐团的首席音乐家有17%毕业于此。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以下简称RCM)拥有140年历史,正在日益增强,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最出色的学生投入怀抱。

追求音乐,更多的是靠内心的好奇和热情驱使,主动接纳,并沉浸其中。

这是我们眼中的自律,把专业学好的学生皆有这份特质:拥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多数时候只需起一个头,便能不间断地钻研下去,一如中音鼎石2022届毕业生,收获The Juilliard School、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RCM等众多音乐名校橄榄枝的马鸣。

今年9月,她即将奔赴梦想中的音乐学院,她这么诠释音乐:“音乐首先是作曲家的,其次是我自己的,然后是观众的。”

她是一个主体,也一个载体。勇于逐梦、充满热情。

去年,音乐剧《我,堂吉诃德》让很多人见识到了中音鼎石音乐剧的专业品质。为了让同学拥有更精彩的演出,学校特意邀请了著名导演Joseph Graves进行选角,周萌萱老师到校进行排练指导。

准备演出期间,声音表演艺术家大象老师曾造访中音鼎石,教授学生如何运用声音树立正确的氛围,即对场域的打造。老师、同学投入的众多心血,成为我们最终看到的呈现,而除了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这部剧还有一位一直在默默付出的幕后人物马鸣。

说她“默默付出”,是因为马鸣几乎负责了所有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视觉呈现工作。

音乐剧《我,堂吉诃德》改编自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不朽名篇《堂吉诃德》。整部剧目背景设定在16世纪,讲述被打入监狱的塞万提斯,为了替自身辩护,说服犯人们一起排演《堂吉诃德》的戏剧,期间发生的精彩故事。

一直以来《我,堂吉诃德》由专业剧团演出,本次校园版由中音鼎石学生担纲出演。为了呈现逼真动人的临场感受,制作团队对舞美、服装、道具,化妆、音乐等一一考究。马鸣负责整部剧的化妆、服装、造型,临近演出,她花了近三天的课余时间,将所有角色的服装、道具整理出来,从整理归纳、按图搭配、对照着剧本查漏补缺,不停地高效运转,最终才是我们看到呈现出来的专业舞台效果。

演出前,她为每位演员一一上妆,根据每个女孩的面部特征予以合适妆容,并为每男演员拍上灰以仿效中世纪的底层人民。她拿起针线为每一位演员的装束改到合身,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自己的装扮总有特殊要求,而马鸣都能事无巨细地安排好。

马鸣虽然未站上舞台,但是一部剧的成功,离不开她的坚守。在她看来,将剧场杂乱无章的琐事捋顺,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曲终人散,她拿着热熔枪一件一件地修补道具、服装,最后得以完整归还。

“作为服装、道具统筹,马鸣具有领导才能。”统筹制作《我,堂吉诃德》的老师说到,“让学生管理学生,大家不一定听,但马鸣可以。她分配给大家的工作,同学们会配合地完成。马鸣在剧场里永远是最有活力的,她的热情足以驱使自身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做到完善,同时感染周遭的每一个人。”

“我的童年是一段穿梭于排练室、舞台之间的历程。”作为典型的海淀“鸡娃”,马鸣已经记不清登过多少次舞台。台上、台下的展演经验,让她很早就察觉心之所向。 “我最近的兴趣是欣赏现代舞,看顶级舞者对身体的把控并将爆发力表现到极致,让我心潮澎湃。”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马鸣仿佛拥有一种能量,对凡事无所畏惧。让人相信单簧管仅是她绽放自我的一个维度,未来还有更多未知等着她去探索。

与中音鼎石同学们的第一次见面,便是在开学典礼上演奏《茶花女》的片段,让她得以用熟悉的方式和大家打成一片;室内乐课堂里,马鸣很自然地成为统筹、协调的角色,课后时间她会自动关心各个声部对乐曲的完成情况,苦口婆心地督促同学练习,“同学们都叫我‘鸣妈’”她打趣地说。

后来,她在每个月的月末音乐会里进步,在公益演出中发现音乐对普通人的力量,在音乐会锻炼她强大的自我。去年在中山音乐堂,马鸣和师妹张子言、苏妮歌尔与管弦乐团共同演奏了Camille Saint-Seaens 的Tarantella Op.6 for Flute Clarinet and Piano,“这是我第一次和乐团演出,本来想象到的各种问题都没有出现,一切自然流畅”。

中音鼎石充分的音乐探索空间,与同样热爱音乐的同伴们在一次次游艺、切磋中产生思想碰撞并缔结友谊,这些赋予马鸣自由生长的土壤。她如鱼得水般遨游在音乐艺术的天空下,即便是面对失败,她也不会过于失落,能迅速振作,无所畏惧。

2019年,在由AULOS音乐文化协会与Noci市政府举办的意大利“Saverio Mercadante”国际单簧管比赛中,意外落榜的场景马鸣还历历在目:“那场比赛我完全正常发挥,觉得应该表现不错了,但没想到仍是榜上无名。”

这场比赛并非马鸣唯一的失利,作为甫从业余组转到专业组的参赛者,幸运之神似乎不曾为她驻留,连续几次的比赛失利,让她一度丧失自信。

“我可以想象她当时的心情,从佼佼者转变为普通人,这是多数以音乐为专业的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瓶颈。”主课教师Keith Lipson(李可思)如此说道。面对大幅的落差感,马鸣并未逃避。她在比赛结束后,与结伴参赛的朋友在意大利的Bari小镇享受阳光与美食,穿梭于古建筑和自然美景之间。“Bari的冰激凌特别好吃,比罗马的还要美味。回到酒店我重新聆听比赛录音,顿时充满激情,有了练习的动力。”

回国以后,她与李老师持续分析自己与其他参赛者的真正差距。这激起了她的斗志,她开始超强度的练习。周一到周五,马鸣至少在学校练习2小时,回家练习4个小时;周末则至少练习10小时。打从走进中音鼎石,她已深知在以音乐为专业的路子上,必须比别人更有魄力,而她已经准备好“吃苦”。

然而,即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切并没有起色。

在往后的几个比赛中,马鸣依然被埋没在人海里,挫败感裹挟着他,长时间的练习让手腕乃至肩颈隐隐作痛,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如此努力地练习,依然无法获得想要的结果。她实在太想把单簧管演奏好,太想与人分享她的音乐。

李老师在一旁记录她的学习成长曲线,如此建议: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用脑子演奏,与用手和气流来演奏,同等重要。他推荐马鸣参加顶尖导师的大师课与国际音乐节演出,通过不同的渠道接触更深且广的专业知识。

不仅是自身的专业,马鸣对学校为她安排的视唱练耳、音乐理论、和声、西方音乐史、音乐会表演指导、室内乐等公共课程以及学术文化课程,皆表现得更加积极。她会与不同科目的老师打磨学习计划、几乎做到百分百投入。英语教师田莉老师说:“马鸣是一个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孩子,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会开始寻找资源和方法,按部就班地前进。”当她逐步登上更高的站在高处面对音乐,局面就开始扭转。

2020年8月,马鸣在第26届奥地利萨尔茨堡国际音乐大赛2020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Salzburg’ Grand Prize Virtuoso中,斩获了青年组一等奖和杰出青年才艺特别奖,成为双奖获得者;同年,她亦在中国青少年音乐比赛·蜂鸟音乐奖取得优异成绩。两项含金量极高的奖项,表明了马鸣已经开始蜕变。

李老师如此说道:“马鸣拥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多数时候我只需要为她起一个头,她会不间断地钻研下去。”对马鸣而言,在音乐之路上精益求精,更像是为了得到其中的乐趣,去追求某一种光芒。“单簧管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离不开勤学苦练。要从基础开始固牢,每一个细致的知识点都要重视,反复推敲、由浅及深;与此同时,演奏者必需拥有丰厚的音乐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让艺术的气息充分在血液中流淌,达到极致共鸣。”

不仅是音乐,在人生这条路上,有些事永远到不了终点。与音乐相处,教会马鸣如何在枯燥与挫败之间寻找光芒,当通过音符与世界产生共振的时候,那份回响与温暖,或许就能成为不断突破自我的原动力,寻得更超凡的境地。

去年12月的某一天,临专业课开始前10分钟,马鸣突然像意识到什么般,打开了电脑。

今天是RCM放榜的日子。虽然之前已经陆续收到了几间学校的offer,但是马鸣的心中仍抱着些许期盼。她登录邮箱,输入账号密码,看见了“Royal College of Music”作为寄件人的邮件,标题写着:OFFER OF A PLACE。

马鸣立刻跳起来,第一时间与升学指导教师沈茵如老师分享这个好消息。这份肯定对她而言喜出望外。因为马鸣一直以来将申请主力放在美国的音乐学院,而对于英皇的申请材料,她并没有像前者学校那般慎重其事,仅用了iPad与支架便完成视频拍摄。

“或许正因如此,我的演奏看起来毫无压力,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将音乐性与表现力做到最好。”2个月后,马鸣也收到了The Juilliard School、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初试通过的消息。“梦校的肯定并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日程,现在我依然每天维持相当力度与时数的练习。同时也试图更系统化地去查漏补缺,包含基本功如音阶、节拍。”

在马鸣大学升学辅导教师沈茵如老师看来,马鸣是“乐于迎接挑战的思考者与创造者”。与以往所有优秀毕业生一样,她不仅拥有天生的乐感,更拥有自我驱动力,在专业道路上懂得自律。同时,她也与中音鼎石所提供的学习氛围天然吻合,善于利用学校的资源,充满好奇,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迈进。

教学部的老师们还清晰记得当年在开学典礼上表演,带着羞涩神情的女孩,如今充满自信:“中音鼎石为学生们创造了自由而开放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拥有上下求索的努力与执着精神,拒绝亦步亦趋的达标;葆有对未知的好奇,勇于挑战自我和大胆尝试,不畏途中的跌倒与挫败——因为这就是成长。”

中音鼎石的学习历程,教会马鸣学如何去做一个诠释者,通过单簧管乐曲走进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并将之发散、连接。

而我们也相信,从中音鼎石通向世界的学生皆能记得,演奏最重要的分数,不是评审或面试官给的,而是骗不了自己的,在内心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

追求音乐的道路难免孤独

但是当演奏者与听众产生共振

整个世界将为之开启

祝愿马鸣与每一位毕业生

用生命中很长的时间

去珍视这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