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中音鼎石的升学指导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中音鼎石的升学指导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冬日已至,音乐留学申请即将落下帷幕

中音鼎石的升学指导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音乐专业学生有特长、有梦想

是罕有的在低龄阶段就能初步确定人生方向的群体

他们的大学申请流程也有别于其他专业

中音鼎石

中音鼎石为每个学生提供的升学指导涵盖上述申请流程的每个步骤。作为一所专业音乐中学,这里是音乐家梦想的摇篮,建校以来向茱莉亚、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等国际知名音乐学府输送诸多人才。升学指导部通过长年积累的资源和经验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国外院校数据库,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一对一的申请指导。

今天中音鼎石升学指导部的沈老师,来跟大家分享考学申请方面的真知灼见。

中音鼎石

关于择校

Q

考学是一个双向选择,我们总能看到市面上形形色色又不乏互相矛盾的排名,但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最好的那所学校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某个榜单上一个空洞的数字。你是如何帮助学生择校的?

A

同是学音乐,学生的性质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明确地以音乐专业水平来择校,而有的学生更重视大学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希望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两种不同的需求,并无优劣之分。我们会鼓励前者报考专业方面尽可能优秀的音乐学院或大学音乐系,而后者则更适合综合实力强、课程选择空间大的大学。

Q

你是如何了解每个学生的意愿和需求的?

A

学生一旦进入十一年级就正式开始了两周一次的升学指导课。老师主要向学生介绍不同学校的信息和招生要求。我们通过多年积累和独有资源搭建了国外院校数据库并会及时更新,数据库中包括申请要求、必修、选修课、专业导师的信息和特点等,能高效地为学生提供详尽的“独家信息”。与十二年级的学生更多是一对一辅导,着手申请中的每个步骤。

其实在每个学生入学时学校就会和学生家长进行初步沟通,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在校期间升学指导部也会通过与各科老师的交流从多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到了十二年级申请的时候,指导老师对学生已经有了深入了解,不论是从学生的学业、生活还是性格和心理状态方面。作为一所小而精的学校,能一对一地了解学生、为学生量身订制考学方案是我们的特色。

Q

很多人,包括专业的音乐生,可能在最初择校时都有误区,认为音乐学院是首选,专业不够好才选择综合大学或文理学院的音乐系。其实全世界范围内独立的音乐学院少之又少,综合类大学或文理学院的音乐系和独立音乐学院实则是平等的关系。就好比哈佛商学院是隶属于哈佛大学的一个学院,但不代表它的专业程度不如一个独立的商学院。

A

没错,本学期我们就邀请过独立音乐学院、综合大学和文理学院为师生举办宣讲会。比如印第安纳大学的雅各布音乐学院排名连年超越一些独立音乐学院,他们的招生主任就向我们的师生介绍过,学校拥有全美最大的音乐厅和庞大的音乐社区,每年举办千余场音乐会,很多老人甚至因为那里美好的音乐氛围而选择晚年在那定居。

印第安纳大学

巴德学院

宣讲官不光让我们了解了印第安纳大学,还跟我们探讨了考学这件事本身,分享了招生官视角。巴德学院招生官也来访过我校,讲述了文理学院的特色,博雅教育的精髓。巴德音乐学院提供音乐与非音乐双专业并行的项目,适合音乐与文化课双强、希望多元化发展的学生。

独立音乐学院自然也是我们的直接对口校,比如伯克利这所流行方向学生钟爱的学校本学期也为我校师生举办过宣讲会。

中音鼎石

关于申请

Q

学生选定了心仪学校后就要考虑申请流程了。对于音乐生来说,专业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么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重要的环节?如何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A

专业水平肯定是最重要的。作品集和过往的成就可以展现学生的专业素养,各科成绩和平时参加的活动能体现综合素质,同样重要的还有语言考试成绩和个人陈述。

Q

的确如此。全世界的音乐教育都不再满足于“培养匠人”,而是要培养音乐家、艺术家、智者,平时成绩、课外活动和语言考试成绩能从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曾几何时音乐生只要专业出色就根本不用担心学术课和语言成绩,但近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A

没错,所以的确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 不论在中音鼎石还是出国之后,否则哪怕一时进入了心仪的学校也会面临诸多困境。至于托福雅思成绩,印第安纳大学的招生官在宣讲会中讲过,这只是筛选考生的一道关卡,但也仅仅起到初筛作用,分数更高也不代表更有优势,所以没必要刷高分 -- 达到分数线就够了。但成绩归成绩,实际的英文水平在面试过程中会得到体现。我认为沟通能力明显强大的学生一定占优势。

Q

当然对于音乐生来说,作品集还是重中之重,这也是音乐学校或者说艺术表演类学校和普校申请最大的不同之处,没有好的作品集是支撑不起音乐考学申请的。咱们学校是怎么帮助学生准备作品集的呢?

A

作品集准备主要由专业老师把关。升学指导部会做初步准备,确认每个学校最新的考学要求并与专业老师沟通。专业老师把关录制,成品会提交到升学指导部进行审核。由于我本身有学音乐的背景,了解考学流程和要求,所以能从程序到质量全方位地把关。

Q

说到文书写作,你是如何看待个人陈述的?究竟有多重要?

A

很多同学发现后续面试时面试官会提到他们在个人陈述中所写的内容,比如兴趣爱好。个人陈述写好了是加分项,是给招生官留下印象的重要途径,展示了学生的专长、性格、思维方式和深度以及写作水平,是对综合素质的反映。弄巧成拙也有可能就成了减分项。

Q

我一直觉得写文书要真诚、走心,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长大后的我们走入社会往往发现没什么人想听别人的经历、心路历程。学生阶段很特别,学校、老师要求你展示自己,他们其实想要被打动,想要选择你、栽培你。应该珍惜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招生官在考学季看了太多文书,他们对套路了如指掌。所以当一篇闪耀着个性光芒的文书浮现时,招生官一定是欣喜的,遇到一篇有趣的文章甚至可以说是他们枯燥的审文书工作中的兴奋剂。

A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学生的文章闪耀光芒,成为招生官的“兴奋剂”。升学指导部会和学生剖析不同学校对个人陈述文书的不同要求,启发式引导他们回答各学校抛出的问题并进行写作。其实在写文书环节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十一年级一整年甚至更早的接触对学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由于了解,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写出最真实的自己,同时展现闪光点。缺少“了解”这个基础就谈不上辅导学生写走心文书。

除了升学指导老师以外我们还有英文外教和其他具备考学、留学经验的教师帮忙把关文书写作,但是在语言方面我们不会把学生的英文改成像是出自英文为母语的人之手,也不可能把一个成年人的思想深度按到一个高中生的笔端。我们做的更多是内容的启发、结构的梳理和简单的文字润色,意在帮助学生高效、生动地展示自己。

Q

申请材料中还有重要的一项,那就是老师的推荐信。招生官能轻易从推荐信的海洋中识别哪个老师对哪个学生是真正充满热情地推荐,而对哪个学生只是敷衍完成推荐任务。这有点像筛选个人陈述的情景 -- 热情和真诚是显而易见的。

A

是的,所以找真正了解学生、从心底愿意推荐的老师写推荐信就至关重要了。从每个学生十一年级开始升学指导部就会和各科老师进行定期沟通,获取对学生的反馈,到了十二年级申请的时刻,我们已经对老师们的想法了如指掌,这也是大多数学校无法做到的“量身定制”的程度。其实不光是为考学,如果在沟通过程中发现问题我也会及时跟学生们进行沟通,仅仅是希望能帮助他们做到更好而已。

Q

这真的非常难能可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和学生建立了信任,这能让一切沟通成为可能。

A

接触下来往往发现同学们各有各的可爱,各有各的特点,我能做的就是把他们的特色呈现给招生官。

中音鼎石

面试与试镜

Q

咱们刚刚聊的都是围绕申请预备工作的,那么提交申请后就到了面试与试镜环节。我特别感兴趣的是疫情对这个过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你觉得对于申请者来说不必当面试镜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A

这是两方面的。不必当面试镜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肯定是如释重负的,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在屏幕前能够更从容地应对,从某种程度上有空间调整自己的行为 --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首先面试和表演试镜有可能被安排在北京时间的凌晨,这或许不是呈现最佳状态的时间,尤其对于音乐表演来说;其次,音乐的音色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会失真,也有可能出现科技故障;最后从沟通质量来说,面对面交流肯定更直接、能传达更多信息。

Q

你会如何帮助学生们准备面试和试镜?

A

网络面试和试镜的劣势是每个申请者都会面临的一个“公平劣势”,充沛的准备工作一定是成功的基础,不论是从表演还是对话环节。学生专业方面的表演准备会由专业老师把关,学校每月举办月末音乐会也是学生们锻炼登台的机会。

升学指导部会为学生的对话面试环节进行模拟面试。基于多年经验我们建立了模拟面试问题数据库并指导学生作答,在追求真实表达自己的前提下教给学生一些回答问题的技巧,比如如何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尽可能多地展示自己并把对话持续下去,让面试官看到自己的潜力,同时把“被审问”转化为“交流”。如果学生能跟面试官相谈甚欢,那就是一场成功的面试了。

Q

试镜后还有其他申请步骤吗?

A

视学生需求而定。有的学生需要补交语言考试成绩或其他资料,我们都有记录并且全程跟进。有的学生收到通知后还需要和大学导师进行后续联系,我们也会提供帮助。

音乐考学是一门大学问。感谢沈老师的分享,也祝愿我们的学生收获理想的考学结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众往往从台上一分钟匆匆得出结论:学音乐是享受、是娱乐,却忽视了台下十年功的付出,而大学申请也是其中的一项历练和考验,是迈向更宽广的舞台至关重要的一步。学音乐不是玩乐,当最初的热情转化成专业追求,我们便会逐渐意识到,从学习到考学,再到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这世上没有一件值得做的事是容易的,而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成长与感悟,对未来充满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