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的双语教育是成就学生未来的基石。双语能力是与外部沟通的桥梁,为孩子造就更加广阔通达的成才之路。
很多家长都会非常焦虑孩子学科知识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平衡。很荣幸,这周我们请来了辛国岚校长,与我们分享一些用第二语言进行学科学习的经验和体会。
辛国岚
在用第二语言学习学科课程时,很多学生在一开始都会非常依赖母语的翻译。这种情况极为普遍,对于孩子们来说,用第二语言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如果能运用母语协助,不但能降低认知的难度,更会帮助他们快速地将新知识顺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当学生用英语学习新学科的时候,母语所能起到的作用将被大大削弱。以科学学科举例,当学生学习物质的结构时,即便将atom和molecule, 翻译成为“原子”和“分子”。这些中文名词对于学生们来说依旧是全新的概念,他们需要在进行语言转换之后继续进行知识的“同化” (assimilation) 和“顺化” (accommodation) 来达到“平衡”。
这种连续的知识建构过程,大脑的持续工作和刺激,会让未成年的学习者产生不适甚至焦虑,最后可能引起心理上的挫败感与不自信。这种难受的感觉仅仅是由于大脑高负荷加工和运转所带来的,和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实质的联系。
以上这些表现是从母语教育环境进入双语教育环境的正常现象。一般来说,这种现象可能会在进入学校的第三到第四周达到最高值,之后会逐渐降低,而完全消失可能需要三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
当教师在同一学科进行新单元的教授时,这种不适感甚至焦虑可能又会集中出现。因此,作为双语学校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正面鼓励尤为重要。同时,也建议家长们多鼓励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和英语类的艺术欣赏,比如电影或者音乐剧,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放松大脑神经,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除此之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也非常必要。这些活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们在现实世界中体会课上学到的抽象知识,还能减少第二语言所带来的不适感。同样地,探究活动能够从视觉、听觉、肢体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带来更加有效的学习成果。
高质量的双语教育是成就学生未来的基石。
双语能力是与外部沟通的桥梁,为孩子造就更加广阔通达的成才之路。
每个孩子都需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开阔的全球视野来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的教育旨在让孩子们成为充满自信、坚韧不拔、积极创新的一代人,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一己之力。
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筑梦远航。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