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上实剑桥新学期工作会议:“双减”政策下国际教育的减法与加法

上实剑桥新学期工作会议:“双减”政策下国际教育的减法与加法

新学期,新征途。开学在即,8月17日上午10点,上实剑桥浦东校区全体教职工于阅览室召开了新学期工作会议,以全新风貌迎接新学期工作。

首先是新入职教师的介绍环节。又一批优秀的新教师加入到上实剑桥大家庭,尤其是本学期,上实剑桥教育集团新开设了专注日本方向留学的东光明中日国际高中。东光明分管校长袁光华,率中日班全新教师团队集体登场,表达了办好赴日留学班的信心和规划。新部门的加入,新老师的加盟,进一步提升了上实剑桥国际教育的丰富度与活力值。

接着,袁光明校长就新学期的工作方向做出部署。

袁校长首先强调,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学生安全重于一切!我校必当按照上海市疫情防控有关部署,全面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加快推进落实师生疫苗接种。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会上,就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与落实,袁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共同学习与探究。

“双减”的立意是什么?

宏观层面:民族振兴、人民立场;

中观层面:立德育人、科学育人;

微观层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02

“双减”的价值是什么?

 回归学校,回归本真;强内减外,优内压外。

03“双减”下国际教育的减法

减去没有意义、机械重复、单调枯燥的学业负担和从众、无效的校外培训负担;

减去学生在竞争、排名以及分数刺激下过重的心理压力;

减去家长的攀比心理、虚荣心理、焦虑心理以及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的精力负担。

04“双减”下国际教育的加法

国际教育“减”中必然有“加”,必须更活、更优、更强、更精。

“减”是“破”,是起点,是方向;

“加”是“立”,是目标,是追寻。

落实“双减”,提升国际教育品质和服务水平,要做好“五化”加法。

1、细化时间管理。

要细分学生的学习时间、活动时间、睡眠时间,细分课堂学习时间、书面作业时间、素养发展时间,细分学生学习的必修时间和选修时间。“细” 才能“减”,“细”才能“精”,时间管理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一切质量管理的基础。

2、深化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的主体工作,绝不是边缘性任务,是更能体现教育本质和为民情怀的学校职责。要切实深化、实化课后服务,努力做到学生全覆盖、教工全参与,做到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考核。

3、强化作业管理。

加强学校作业资源建设,建立各学科基于基础和提高两个层面的校本作业库。探索开放、探究、分层、弹性的作业形态。进一步严格作业批改规范和评价方式,基本性要求为“有判別、有标志、有等级、有评语、有日期、有订正要求”,发展性要求为“有错因分析、有面批讲解、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有二次批改”。

4、优化课堂教学。

进一步确立校本课堂教学主张,明晰校本课堂特征。常态开展听课、评课、展示课、示范课等活动。周周都要有课堂公开和课堂展示活动。

5、常态化校本教研。

把校本教研作为提升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举。校本教研要做到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校本教研以磨课和磨作业为主;校本教研要有考勤、有考核、有通报、有奖惩。学校领导要蹲点参加学科校本教研。

随后,浦东校区周萍校长就本学期的教务教学工作做了细致安排,包括本学期浦东新生行政班级布置、教学工作安排、学期重点工作以及开学准备工作。周校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和学生发展中心的工作,也是每一位学科老师的责任。各科老师都应积极思考如何在本学科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观念。

高瞻远瞩谋发展,脚踏实地育英才。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上实剑桥初心未改,勇往奋进以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