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那个曾经梦想着“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就那样坐在稻穗下乘凉”的袁隆平爷爷溘然长逝,带着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盖全球梦”,给世界留下丰收的希望,也给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的孩子们太多启迪和思考。
图源:人民日报
认真吃好每一餐饭
午餐时间,孩子们捧着吃的干干净净的餐盘,笑语盈盈地走向餐具收集区,对于孩子们来说,餐厅里写上名字的“光盘行动”签名海报,仿佛在时刻提醒着自己,认真吃好每一餐饭,是对袁隆平爷爷的最大尊重,也是为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行为负责。
袁隆平爷爷曾说:“当看到我们提高产量的粮食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比用刀扎我的心都要痛。”
八年级同学杜拉娜表示:“在海报上签上名字的那一刻,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次节约、吃好每一餐饭都是对袁隆平爷爷的纪念,同时也会敦促自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将厉行节约变成了校园里的新风尚,餐厅通过悬挂海报、主题活动、签名动员等多种方式,号召广大师生切实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坚决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同时采用小号餐盘进行分餐,均衡营养,合理取餐,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从意识到行动,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餐食。
麦穗下的童年畅想
袁隆平爷爷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国农业发展贡献毕生力量,在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帮助中国摆脱了饿肚子的窘境,也激励了一批批少年在广袤的天地间去探寻新的理想,去继续追逐麦田中的梦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地承载着“道”和“德”、充溢着精神与文化,在自然探索中是人与天地对话、向天地学习的过程,也是在培养与乡土万物和家园、田园之间的情感,在投身天地间的时候,也在思考自己的未来。
“老师,蚯蚓是怎么工作的?”
“这些昆虫怎么帮助植物生长啊?”
“植物的生长周期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在一个个充满想象的问题当中,孩子们脚踩着泥土,手中捧着菜叶、小麦,还有心中不断涌起的希望,在他们当中,会有多少人在生态课程的激励下,在袁隆平爷爷的影响下,成为新一代的麦田守望者,成为让更多人吃饱、穿暖的世界推动者呢?
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小学部副校长门建春说道:“生态课程是我们今年重点打造的课程内容,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多一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将课程的概念延展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孩子和家长心中,超越知识固有的印象,在实践和探索中,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关心健康、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的信念。”
孩子们在各种各样的生态自然体验平台中,描绘着自己多姿多彩的童年,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也在心中种下一颗种子——传承袁隆平爷爷的衣钵,不仅让中国十四亿人口丰衣足食,也让世界上更多人告别饥寒交迫的生活,感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走出温饱的困境,走向精神的富足。
这位培育出了世界上
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的老人
那句让“中国人吃饱饭”
不再是一句口号的老人
一颗赤子之心,一双童真美梦
让他成为更多人心中的启明星
感谢袁隆平爷爷
为每个人带来的幸福生活
期待从北京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
走出一位又一位
在天地自然中成就世界的时代楷模
【温馨提示】
1、目前学校招生报名通道已开通,有意向的学生及家长请致电招生部咨询预约:
2、请意向家长提前填写并提交“报名申请或者扫码报名,或详情致电咨询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