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培养效果,探索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路径,营造全员学习的氛围,促进教师有效成长,我校于去年 12 月份设立“学术活动月”, 并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活动。一年以来,各学科组教师通过对学科价值、学科本质、学科核心素养的讨论提炼、反思总结、不断探索提升日常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在校级各领导的关注和指导、各部门教师积极参与和精心准备下,今年的“学术月”如期举行。
“让学习真正发生,提升学生体验与创作机会的高效课堂”,即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理解中创造、创造中服务。其重要意义在于让学生在不断参与、体验真实情境的过程中,理解所学核心概念,并能将其迁移至其它问题解决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创造新事物、新观点、新方法、新路径;从而在课堂内外能更有效服务他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在此过程中,学生看到了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也因此获得了持续学习得能动性与创造性。
12月份,人文学科组与体育学科组教学研讨活动如期进行。
人文学科组:让我们一起讨论如何防止校园霸凌事件
授课老师:融合课程高中 Alan chen
课题名称:Bullying: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面向学生:融合高中9年级
融合课程高中部的TOK教师Alan作为人文学科组的代表与学生一起进行了一场有关校园霸凌的预防与干预的活动与对话。校园霸凌一直是学校教育中校园安全环境的隐忧,将这一话题放入课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心理、行为的高度关注和人文关怀,也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人文学科课程鼓励学生批判性地研究人类行为和人类经验。在人文学科中,学生思考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角色,并希望“学生能认识到人类的行为和信仰广泛多样性,在对社会的研究中需秉持着这种多样性的态度。” 这意味着鼓励学生研究各种观点,并对不同的人,文化和社会独特的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由于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欺凌行为经常发生。所以我们通过美国文学作品和教育影片了解了欺凌行为。并通过本课程,让学生学会欣赏其他学生的独特性,并在看到欺凌发生时及时干预。也要学生了解到,他们作为个体有能力为整个社区和整个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环节一:对校园霸凌的定义
本节课以Alan老师对霸凌定义的讲解开始,随着老师极具亲和力的解说和贴近生活的案例解释,学生们很快进入思考状态,踊跃发言,对霸凌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高效地总结出了霸凌的种类。之后,通过案例讨论,同学们讲出了霸凌可能带来的影响和伤害,并有针对性地总结出如果遇见身边的霸凌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
环节二:友善网理解人际关系
接下来,学生们开始进行“友善网”活动,每名同学讲出另一名同学的一个优点,然后将手中的线球传递给那位同学,下一名同学再继续选择另一名同学,传递继续, 最后全班同学手中的线连成了一张代表着友善的网。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深刻地理解到,集体需要每个人的互相关爱,缺一不可,在相处中更应当互相帮助,友爱他人。Alan老师更适时地提出,懂得关爱(caring)也是IB学习者素质中的重要一环,通过IB项目的学习,学生应当成为能够尊重和理解他人,善于共情的集体成员,这无疑是对学生的长远人生健康发展有益的。
环节三:升华内容,彼此承诺
最后,学生们在爱心墙上写下自己对校园霸凌现象的思考,并在爱心树上按下手印,承诺坚决对校园霸凌说“NO”,从我做起,打造友善和谐的集体关系。我们也相信这棵由孩子们的爱心共同浇灌的树,必会岁岁长青,见证孩子们的成长和友谊。在全英课堂上,“中西结合”的师生组合讨论多种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问题,更体现出本课蕴含的国际视野,也必然会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提供可借鉴的心理建设。
评课研讨
在课程结束后举行的听评课活动中,来自小学、中学、大学预科等人文学科组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了由这节课引发的对教育、教学的启迪和思考。来自国内课程部的戴梦华老师提出,让学生在对话与活动中了解霸凌及其造成的伤害,以及如何避免霸凌事件发生,事实上为我们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思路与行动启发,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能更好地对此话题有深刻切身的体会,让今后的集体生活会更加融洽和谐。来自融合课程高中部的心理老师李军杰则从心理学学术角度出发,结合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等人的群体动力学知识,提出了更多在今后人文课堂中可以实践的方法论指导。
教师结语
最后我们来采访一下本次授课老师Alan,看看alan老师选择此话题的初衷和课后反思。
为什么会选择欺凌作为此次公开课的主题呢?
The idea for this demo class on bullying was inspired by the works of literature I used in my classes from several years ago. I teach ESL and English A: Language & Literature, and in both courses we examine a variety of texts from different times, places, and contexts. When I choose texts, I want students to be able to connect with the material and relate it to their own lives. I want my students to be able to learn something from works of ar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mselves, the world and their place in it.
关于这次公开的主题‘欺凌’选择是受到几年前我在课堂上使用的文学作品的启发,我教ESL和英语A:语言与文学,在这两个课程中,我们都研究来自不同时间,国家和地区的各种文本。当我选择文本时,我希望学生能够与材料联系起来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我希望我的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自己,和其在世界和其他的人的联系。
经过后续的评课讨论后,您会如何改进本次公开课?
If I could do the lesson again, I would remove some of the review of previous content as this decreased the amount of time allocated for the main activities. It also forced students to rush through some activities and the invaluable reflection time included in the lesson. I think we definitely achieved the emotional objective of demonstrating empathy and compassion for others by giving support, but I could have provided students with more time for them to role play intervening and taking action when they see bullying taking place.
我将删除部分复习的内容,这个部分减少了后面学生的活动和反思时长。通过增加学生的反思时间,可以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来表达对他人同理心和同情心的情感目标。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让他们扮演角色,并在看到欺凌行为发生时采取行动。
经过本次课程后,学生的后续表现如何?有什么样的改变?
Since we held the demo class, I have noticed that students are generally being kind to each other. I have observed students reminding each other not to call others names. Students are still working on their works of art to increase their peers’ awareness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bullying and the consequences they can have. Since my students signed the contract and made a commitment to prevent bullying, the classroo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afe, supportive, and inclusive environment where everyone feels welcome and that is optimally conducive to student learning.
从公开课结束后,我注意到学生们通常彼此都很友善。我观察到学生互相提醒对方不要叫学生的外号。学生们也完成了一些相关的海报视频,来帮助大家对不同类型的欺凌及其后果的认识。自从我的学生签署合同并做出防止欺凌的承诺以来,教室已逐渐成为一个安全,支持和包容的环境,每个人都受到欢迎,并最有利于学生学习。
真实情境.合作探究.国际情怀
体育学科组——口罩的旅行
授课老师:融合小学 体育学科 范坤老师
课题名称:《口罩的旅行—障碍跑》
面向学生:融合小学2年级
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在国际文凭小学项目学习中是非常常见的方法和要求。在探究中:出于小学项目的超学科主题和学生的兴趣,探究是学生以真实的方式联系、探索和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
障碍跑是二年级体育学科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是一项在跑进一定距离中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障碍物的自然快跑运动,途中一般要用绕、跨、跳、钻、滚等方法通过障碍物,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障碍跑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顽强进取精神。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但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表现欲,团队意识比较浓厚,也有一定的互助合作能力。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作用于儿童心理,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练活动,并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范坤老师结合疫情肆虐的全球大背景,设立运送口罩到全世界需要帮助的国家与地区为表现性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克服障碍,顺利完成任务,使体育教学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障碍跑中跑、绕、钻、跨的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关爱他人,关心世界大事、胸怀世界的国际情怀。
(一)问题导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能动性
本节课开始前就准备好粘住口罩的训练服,在老师的问题中开始:
老师: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学生:口罩。
老师:大家知道哪些与口罩相关的事情?学生:疫情。
老师:那现在哪里的疫情很严重?学生:美国、英国。
老师:那国外疫情那么严重,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学生:帮助他们。
老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会本领,把口罩送到世界各地去帮助他们好不好?学生:好!
点评:训练服的准备和任务的确定调动了学生的热情。
接下来的热身环节的听口令做动作——小步跑、跨步跳、下蹲都是与本节课障碍跑内容相关使之内容相呼应。
(二)创设故事情境,合作探究,为完成任务做铺垫
首先引导学生运送口罩需要坐飞机,要学会飞行。在此环节以自己队友为障碍物完成绕的学习,并用口诀让学生记住要点:要想绕的好,贴着身体跑。
继续情境导入:飞机落地后,会遇到隧道、高山、河流障碍。老师在跨栏架、旗杆、和垫子上分别张贴了隧道、高山、河流的图片,使得跨栏架、旗杆、垫子这些器材形象化和趣味化。
学生遇到第一个障碍:隧道。老师首先提出问题:怎么样既快又在不碰到隧道的情况下通过?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通过的方法。之后,经过学生分享、老师总结,得出通过的方法:矮下身体低下头,伸胳膊伸腿钻过去。
遇到第二个障碍:高山。老师提醒学生可以用飞行的方式完成,再次加强绕的练习。
遇到第三个障碍:河流。首先让学生尝试性练习,概括学生通过方式,总结跨的要点——找准踏点,用力起跳。
点评:“情境教学法”是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范坤老师充分利用国际大背景,激发学生同理心与练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去体验、去模仿,去思考。学生在运送口罩的过程中体验了运动的快乐,更掌握了跑、绕、钻、跨等运动技能。
(三)模拟真实情境,落实行动、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国际情怀
最后模拟真实情境,完成表现性任务——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学生运送口罩到世界各地。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完成钻过隧道、绕过高山、跨过河流之后,在终点盖一次章表示完成一次运送。单次记时赛后,又进行3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运送的口罩多。学生带着这些任务,现场参与更有激情,在巩固绕、钻、跨等知识点的同时,也靠小小的微博之力,为全球疫情采取了一定的模拟行动。
评课研讨
在艺体中心罗希主任的组织下,体育大学科组长姜坤老师带领全校体育教师,就上午范坤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深入教学研讨。研讨流程按照上课老师说课—教师答辩—评课讨论进行。
范坤老师基于“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学理念,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构思、学情分析、活动设计、课堂评估以及课后教学反思等。
在教师答辩与讨论环节,老师们各抒已见,不吝赞扬,大胆质疑。并就体育课的练习密度的安排、场地的合理使用、课堂过程中的评估及方式等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位老师还就障碍跑的多种形式、不同年级的不同难度及体育课最本质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
罗希主任希望全校艺体老师要积极探索实践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育人方法,艺体老师虽然教授学科不同、学段不同,但都有共通地方,艺体学科素养的培养需要课内外结合,学科间整合,活动中融合。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立德树人的关键因素。
结语
本节课很好的结合了当前国际环境,设计了富有真实情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游戏、去体验,让学生的学习产生真实的意义。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明显,让学生不断尝试,不停鼓励、相信学生,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本节课部分环节很好的设计了小组合作及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起来的前提下也能产生思考。本节课很好的体现出我们国际文凭小学项目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和关爱他人,提升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帮助世界的国际情怀,达到真正育人的目的。
想了解更多句容碧桂园学校可拨打4006-196-100咨询.报名网址:https://www.k12zx.com/school/liuyan/1617.html
您的预约信息: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方便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