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金秋相遇,ELP再次起航

金秋相遇,ELP再次起航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高中国际班的体验式学习项目(Experimental Learning Program,简称ELP)是以项目制为基础的实践学习,旨在激发学生好奇心,积极改变学生和社会。学生们将在为期一周左右的体验式项目中,对真实场景和问题进行研究。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高中国际班,我们的使命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我们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责任感和正义感塑造自己、改变社会、造福世界。在这里,教学和学习并不局限于校园;我们致力于将学习延伸到校园之外,突破学校的围墙,以提供更加深入和前沿的视角与体验。

想要打开视野,提升格局、感受中华文明魅力、收获博雅知识、提升探索能力与思维力,其实,并不需要走太远。2020年金秋时节,北大附中海口学校高中国际班的同学们将以天地为课堂、走出校园,一起去感知海南的魅力!

精彩项目介绍

初心与使命:

国际视野下中国青年的文化践行与社会创新

本项目将基于海南黎锦技艺传承现状,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黎族文化,挖掘抢救民族遗珍, 打造了一条基础现状实地调查→保护机制系统化分析→社会创新解决方案设计的完整项目逻辑链。学生将组建社会创新小组,在研学导师协助下调研黎锦技艺传承机制,分析政府、企业、学校、传承人等各主体在其中的协同合作,生成可视化系统分析海报及公益创业项目书,模拟路演答辩,为非遗活化打开新的思路,构建更加完善的非遗市场生态。同时学生还将在导师指导下制作有感染力的影像宣传片和新媒体推广方案,助力路演效果,增加社会影响力。

北大附中海口学校高中

民族文化与乡村教育调研

提起海南,除了广为人知的沙滩、海湾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外,还有着鲜为人所知、广袤的内陆山村。他们和其他岛民一样,共享着热带海岛特有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但也和全国其他的农村地区一样,面临着经济水平低下,社会文化发展不足,教育水平落后的发展困境。在保亭黎族自治县六弓乡,在本地力量与外部社会组织持续做出的努力中,六弓也在勉力向前的改变着落后与贫困的样貌。但这样的进展在经济与社会文化高速变迁的当 代中国,仍显局促。成长在琼岛,我们如何能更真实的了解这片土地?如何穿过层层的“结界”,看见真实的世界、个体与文化内核?我们是否能为我们生活的“附近”变得更温暖、更资由脚踩大地的做出行动?

本项目将通过田野调研、支教行动、成果汇报等部分,以期:

1. 建立学生对本地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调研和访谈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在实践中锻炼提升研究能力;

3. 建立用社会科学理论工具理解问题,理解社会乃至理解外部世界的 理性思考力;

4. 在服务他人与共同探究的小组制项目式学习中,提升团队协作与服 务性领导力;

5. 面向社会公众筹办并完成公开汇报,提升活动策划、组织与个人演讲能力。

三亚西岛古渔村文化创造营

此次文化创造营将采用项目制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方式,以“帮助西岛渔村设计具 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化周边产品,从而帮助西岛渔村对外宣传“为项目目标,通过工作坊学习社会 调研和产品设计的核心知识以及具体操作方法,在小组领队的带领下,与小组成员一起共同完成文 化产品的设计。

通过本次创造营,营员将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并运用社会学的方式进行社会 研究,探究并回应当地社区发展的需求,明白如何通过社会调研发现影响当地文化产品宣传的因 素,并能厘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关联思维去看待整个社区的发展状况,从而初步锻炼营员的学 术思维和学术研究能力。社会调研帮助营员发现当地社区的需求和文化市场潜力,营员通过学习专门的文创设计课程,掌握 基本的文创理念和设计方法,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特殊情况,设计出独具当地特色的文化 周边产品,帮助西岛古渔村更好地向外界宣传自己的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