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十二年一贯制“世纪课程”修建学生成长的“高速公路”

十二年一贯制“世纪课程”修建学生成长的“高速公路”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创办于1993年,是全国首家“政府出政策、企业出资金、专家办学校”的具有特色的新型国际学校。在学校创办之初,创始人张杰庭就提出了“做豪迈的中国人”的校训,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小班化高效课堂,通过施行学科整合、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导师制、过程评价等系列措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创设了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整合中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确立“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中西课程优势互补,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课程定位,构建十二年一贯制立体课程体系——“世纪课程”,除了满足孩子们发展需求的学段课程,更是培养孩子核心素养,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英语直通车”课程、健康课程、艺术审美课程、主题实践课程、电影课程、“世纪演说家”课程、礼仪课程、研学课程、科学课程等,构建起“育全人”为目标的立体课程,真正做到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创建适合他们未来发展的教育,助推他们成长。

范校长解读,十二年一贯制“世纪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国家课程体系基础上一种补充,包括了横向课程、纵向课程两条脉络。“纵向课程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段课程。以小学主题融合课程,初中选课走班,高中国际课程本土化为特色。”横向脉络则是基于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十二年贯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