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学校发布时间:2018-08-20 10:13:03
首先你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是,国际学校的定义和标准是什么?
2009年在意大利召开的共计会议上由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hip(IASL)对国际学校的标准描述如下:
1.学生教育的可转移性;
2.授课语言一般为英语或双语
3.学生结构的多国和多语种特征;
4.学生和教职员工高于本地学校的流动性;
5.教师结构的多国性以及变化性;
6.采用国际课程,如IB,A-level/IGCSE等国际化课程;
7.招生方面对学生的非选择性,一般在学位充足的情况下;
8.得到国际认证,如得到CIS,IBO,CIE等国际教育相关机构认证;
这也是目前为止最对国际学校最权威的定义,以上的八点中,第一点和第六点一般我们会把它合并考虑,因为一般采用IB、A-level等国际化课程的学生是可以在各类国际学校中进行转移适应的。第二、第三和第四点有重合之处,一般学校和教师的多国性会导致这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流动性比较大。虽然不一定每个学校必须满足以上八条才能被定义为国际学校,但至少要满足其中多数条件才能被称之为国际学校。
就国际课程而言,目前开设较多的是IB,A-LEVLE,AP等几大课程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国家或者省份里不算国际化的课程,我们暂时不列入评核学校之内。仅对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提供国际化课程的学校做分析。
截止目前,北京地区共有23所IB学校,分别包括公立学校国际部4所(除五十五中外,其他3所均招收中国籍学生),民办校11所(均招收中国籍学生),外籍人员子女学校8所(除中加幼儿园外,其余7所均不招收中国籍学生)。32所学校获得了A-Level授权的国际学校,21所AP课程学校。其中不乏一些学校同时开设两种、甚至三种以上的课程。
北京地区开设IB课程的学校如下:
北京地区开设A-level课程的学校如下:
北京王府学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北京德威国际学校
潞河国际教育学园
北京哈罗国际学校
北京英国学校
北京新府学国际学校
人大附中朝阳分校
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
北京爱迪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海嘉国际双语学校
北京临川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世青国际学校
北京拔萃双语学校
北京巴基斯坦大使馆学院
领科教育北京校区
北京耀中国际学校
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
北京瑞金英国国际学校
培诺教育
北京澳际国际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英伦艺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昌平新东方外国语学校
北京礼德国际学院
FA孚爱国际艺术教育中心
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
北京大峪A-Level中心
北京地区开设AP课程的学校如下:
京101中学国际部
北京君诚国际学校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北京潞河国际教育学园
北京昌平新东方外国语学校
北京王府学校
美国威力塔斯学校(北京山谷校区)
北京礼德国际学院
北京市第八中学国际部
北京市第八中学怡海分校国际部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澳华学校
北京中加学校
本篇内容仅对提供完整的K12教育的学校或者招生要求在初高中阶段的学校进行分析。我们从国际课程、学生国际性、教室国际性、国际认证以及授课语言对北京的国际学校进行分析。以下,我们筛选出30所学校进行对比分析。
上面表单前15所学校比较符合国际学校的标准,这些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这些学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港澳台护照学生及国外,也有学校招收部分中国籍学生,比如乐成国际学校,这类学校在招生时会严格控制中国籍学生的比例。当然,他们也是政策放开后最早成立的一批国际学校,大部分是在90年代中期开设的。也有学校是在上世纪80年年代开设的,比如顺义国际学校,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38年历史了。像哈罗、加拿大国际学校、乐成、德威等均为2005年左右开设的一批国际学校。这些都是K12的学校。
而青苗和海嘉这样的学校算是双语国际学校,授课语言采用中文和英文按比例分配的形式,国际化课程体系的采用也是刚开始没几年,学生中,小学和初中生居多,海嘉学校的高中生在2013年开始招收。
国际学校除了在国际认证、课程设置、生源和教师多元化方面比较国际化以外,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学校的教育理念比较国际化。比如课程中使用了何种教材、教学方式、课外活动、作业多少以及家庭融入等都会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很看中一点就是学生的家长是否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国际学校能够提供给家长需要的优质教育,所以很多学校对于生源问题是不发愁的。很多优质的国际学校名额还很紧俏。 说到国际学校不得不提的还有一点就是学费,以上的国际学校费用一般小学阶段在每年16万左右,初中阶段在每年18万左右,高中阶段在每年20年左右甚至更高。
表单中后面15所学校大部分学生为中国籍学生,教师中的中教比例比较大。如果再继续细分的话,这类的学校可以大概分成两类:
第一类:国际课程学校
北京私立汇佳国际学校、王府学校、新英才学校等,在早期的时候,这些学校可以得到教委批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开设中国义务教育课程,在高中阶段可以开设国际课程。后来,随着国际课程的认可度不断的提高,这些学校慢慢开始在小学、初中阶段开设国际课程。比如私立汇佳学校已经采用IB课程体系,新英才的剑桥中心也开始在初中阶段开设国际课程。
从90年代政策放宽之后,这些学校从最早的只能提供义务教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可以提供国际教育,甚至有些学校完全提供国际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也可以管窥中国地区国际学校的进程之一斑。
关于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分类中,除了IB、A-level、AP三大国际课程体系以外,还有不少学校提供加拿大BC省课程,北京爱迪学校提供澳大利亚地区的课程。这些课程其实没有三大国际课程认可度那么广泛,对于出国留学比较有局限性。
由于国际课程学校发源于提供义务教育,所以大部分生源都是中国国籍,又因为部分课程采用的是国际课程体系,会有部分外教,但是多数老师都为中国籍双语教师。这样既解决了部分中国学生不能完全英文授课的问题,又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与中国家长更趋于一致,从而减少了不少矛盾跟冲突。
国际学校几乎都是寄宿制的,校址一般都在北京的昌平、顺义、大兴等地区,所以有不少内蒙、山西等地的学生会选择就读此类学校。这些学生的家长多是一些私营企业主等,家里有着良好的经济条件。
第二类:公立学校国际部或国际课程班
公立学校国际部只招收外籍学生,为外籍学生参加中国考试入读中国大学的部门。这些学校名头上挂靠公立中学,实际上,多部分都是学校和中介机构联合创办的。比如北京四中国际部,人大附中国际部等;在几年前,这些学校又相继开设了国际课程班,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公立学校国际课程班,招收北京地区的学生学习国际课程,为将来考取国外名校做准备。
所以,人大附中的国际课程班所属部门不叫“人大附中国际部”,而叫“人大附中合作办学”;四中的AP项目所在部门,不叫“北京四中国际部”,而叫“北京四中国际校区”。但十一学校的A-level,AP,IB课程所属部门叫“十一学校国际部”。为了称呼起来不混乱,下文我们统称为:公立学校国际课程班。值得注意的是,从2015年起,北京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不允许公立学校开办国际部,北京四中国际部率先改名为“北京佳莲学校”,可能预示着未来几年公立学校国际部逐渐转为民办学校的趋势。
公立学校国际课程班开设较早的是人大附中中英办学,在2005年开设。大概在2010年左右,公立学校国际课程班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迎来了快速发展壮大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公立学校都开始设立国际课程班。学费大概在7-10万元每年。
这些课程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有数据显示,公立学校国际课程班的学生中考成绩都在500-540分左右,在公立学校不是最拔尖的,但是成绩也是很不错的。而且,他们普遍认可国际教育,都希望以后可以在国外接受本科教育。这些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高净值家庭,他们更认可公立学校的教育,经济上也负担的起国际课程班的学费。当然,报名国际班的学生里不乏一些长期居住生活在北京的非京籍孩子,由于高考政策对户籍的限制,这种国际班课程也给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