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熊猫家长会发布时间:2025-03-12 13:21:55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考改革如何具体实施,成为了中产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某音某书等平台上,自媒体纷纷热议 “成都中考将有变动”,相关话题热度飙升,家长们满心忧虑,都在焦急观望。
这段时间,成都的普高国际部与国际化学校呈现出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的态势。
开学刚满一个月,从各高中国际部到国际化学校,一系列新举措接连不断。几乎在最近的每个周末,都精心筹备了各类活
动,有招生宣讲会、校园开放日,还有体验课程等。
各学校暗自较劲,竞争激烈,可把家长们愁坏了。对于那些本就在国际教育路线与传统体制内升学之间犹豫不决的中产家庭
而言,此刻更是陷入两难困境,不知该如何为孩子做出最佳选择 。
业内资深人士经分析指出,这场提前打响的 “抢人大战”,实则由 “政策” 与 “市场” 的双重力量驱动。
政策层面,北京作为全国教育领域的 “领头羊”,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在本次中考改革中,北京创新性地推行集团直升
培养模式,这一举措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彻底搅乱了传统国际部原有的运作节奏。招生计划被重新打乱,教学规划需要
重新调整,学生的升学路径也变得扑朔迷离。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特别是成都的家长们,他们忧心忡忡,
密切关注着成都会否效仿北京推行类似政策。
这种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得家长们在为孩子规划升学路线时,不得不慎之又慎。 从市场环境来看,当下消费降级的
经济大背景,对国际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国际部与国际化学校所面临的优质生源竞争愈发激烈,优
质生源愈发稀缺。毕竟,一所学校的声誉和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表现。
所谓 “名师出高徒”,反过来说,“高徒” 同样能成就一所 “名校”。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生源,各学校纷纷各显神通,竞争进
入白热化阶段。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高中国际部曾经被广泛认可的性价比,是否已成为明
日黄花?成都高中国际部的现有格局,是否即将面临颠覆性变革?导致这些变化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面对这些潜在变
动,家长们又该如何未雨绸缪,为孩子的未来做好充分准备?接下来,本文将以详实的内容,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为您呈现
丰富的信息,解开重重谜团。 (本文信息量巨大,请仔细阅读)
风向标,高中国际部“提速”
为何2025年的“暗暗较劲”来得比以往更早,也更激烈?
前面说到的北京开始“集团内直升”是一方面。
集团培养直升可能会波及到普高国际部的利益。据了解,2025年北京高中已开启集团直升模式,部分优秀的初三学生在第
一学期结束后可以直升集团或本校高中,提前半年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锁死”在普高。
这种方式成都会借鉴吗?
二四七九纷纷在向下延伸,水井坊、陕西街、东马棚三小联中陆续开办高中,显然,“贯通培养”将会调整成都的教育生态。
一些原本在国际路线和体制内升学之间摇摆不定的优生,一旦拿到了直升资格,大概率不会考虑国际部了。
当然,在熊猫家长VIP升学陪跑会员群里,也有高一结束后放弃“高考独木桥”而转向国际部的案例。
而说实话,能够在头部高中的娃,只要娃娃身心不出大问题,不论是走体制内升学还是国际教育路线,一般最后的结果都不
会差。
顶流的国际部以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未来也可能面临着好学生真的会被抢走的局面。
为了避免部分学生被“掐豌豆尖”,顶流国际部迅速调整时间窗口。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时已经开始在锁定名额了,按照这个节奏,顶流国际部在中考后只会有少部分名额留给中考生。
国际部扩军?
另一方面就是目前还不明朗的中考政策与国际部/国际学校的悄悄扩军。
隔壁的西安今年已经公布,从2026年开始中考取消地理、化学、生物的计分。而早在去年,作为全国教育风向标的北京,中考就取消了小四门,中考科目从10门减少到6门。
成都“中考要变”的风也在网上愈演愈烈,不少家长都在观望。
近几年,成都的国际部/国际化学校情况,每年也都有变化,滚滚今天来盘一盘今年的情况(如有错漏,欢迎cue我补充更正):
首先,我们来捋一捋,分个类。
第一种:普高国际部
大家最爱问的,四七九国际部在这里
普高里的国际部/国际班,费用基本在11-15万一年。
划重点!!! 众所周知,公立中学的国际部也是由教育机构负责运营。
树德国际部:公办国际部中IB课程最强的。九外的IB班重点线60分以上,是成都普高国际部收分最高的班,top级别。AP班
重点线20-60分以上,也不低。光华的VCE课程普高线20分以上,都需要笔试+面试,前年又开了香港DSE。论综合实力,九
外国际部在家长口碑中是最好的。
石室国际部:成都最早开设A-level的公办高中,文庙的A-level门槛较高,但奖学金也高。
七高国际部:成都最早开办AP的公办高中,600+,分层教学。跟普高融入得比较好,50+七中校本课、20+社团课。主要
走英美方向。
石室天府国际部:据某书的热心网友反馈,国际部还是普高作息,从夏令营开始持续授课,好的班会比较卷。中日班:普高
线上20分。 A-Level: 重点线上20分。
川大附中国际部:算是成都日语项目的先行者,目前公立普高的国际部里面,唯二的日语方向。中日班6.9w,普高线上可
录。
成都嘉祥外国语国际部:嘉祥教育开办并自主运营的国际部,目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中考重点线上20分,英语110分,没
有中考成绩的参加综合评估(笔试数学英语+面试)。
成外国际部:老牌外国语,595+,分层教学。主要英美方向。美国TOP30、英国G5录取表现强劲。
实外国际部:中日直通车,9w,普高线上可录。
实外西区国际部:中日班的宣传做的比较多。据某书一位不太卷的家长透露,自己觉得读了之后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当然
也有家长觉得差强人意。
高新成外融合实验班:据悉是高新成外自主运营管理的。没有国际化课程,实行的是普高课程+双语国际课程,强化英语。
成都金苹果锦城一中国际课程:可以初三入读,和七中国际部同为康德教育集团在运营。有家长爆料此前有一届走了很多学
生,也有网友表示目前的是比较稳定的。
天府中学融创高中部:基本是某学校“geng抬”过来的,天中普高还没出口的时候,对外宣传的出口其实是这个国际部的。
收分不低,615+,分层教学。
冠城实验的IEC国际教育中心:是马来西亚的预科,原则上高二上完就可以读,对高一高二的学校不做要求。对口大学时马
来西亚理科大学(USM),在马来本土认可度很高,对工薪家庭来说是很有性价比的。
棠外国际部:褒贬不一,直接上图
近期,我们也收到了一些热心家长向我们询问,北二外附中新开设的青藤双学籍项目班是否正规军?
众所周知,项目班的设立都需要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去年成都市教育局公布项目班招生政策中专门提到过:
目前,关于该校的双学籍项目班,我们暂未从官方渠道获得相关答复。
第二种 民办国际化学校
美视师一学校:老成都都晓得,美视是成都最早的民办双轨学校,红墙+拱形的建筑风,是当年80后成都娃儿心目中的流星
花园。
融合部开设IB课程。最近官宣与锦江师一达成战略合作,即将改名为美视师一学校。IB课程和顶配硬件,钱包和大脑一起燃烧~不过也有在读学生在某书分享“踩雷”经历:
美中国际GIA:背靠美中国际集团,口碑褒贬不一。
狄邦肯思学校:适合比较佛系不鸡娃的家长,对于比较鸡的家长来说可能会感觉学校不够鸡(参考下图某书在读家长评
价)。
据家长反馈,学生流动性较大。出口方面,今年刚出了一个牛津的offer。缺点可能是位置稍微偏了一点,离主城区比较远
也不近地铁,不过读得起的也应该不得在意这个。
成都青苗学校:有在读家长反馈如果看重硬件、重分数,青苗算是靠后的,娃娃读到感觉氛围还是不错。也有家长反映校长
老师变动频繁,校风和教师问题争议较大,褒贬不一。
成都墨尔文学校:某书家长吐槽比较多,主要集中在教师上,据说现在的老师已经大换血过一次了。某书一热评认为更适合
有钱人躺平。
成都康礼学校:原宏文学校成都校区,在大邑,原址为1945年刘文彩投资修建的文彩中学。还曾经叫过安仁孔裔国际公
学,城内的学生读的话有校车。不少家长反馈因学风不好而转学。 校址不变,办学机构倒是走马灯换个不停,难怪有教育
圈辣评,适合拍一部教育版“消失的她”。
沃顿公学:前身是牛津公学,适合想走英联邦的,一听就是老钱风,家里没个城堡都不好意思送娃读书那种。据说,适合自
由散养派,适合厌卷体。但有家长透露这几年招生比较恼火。
川中博雅国际化艺术高中:网上信息极少,没有找到官微。若非DEEPSEEK,估计没几个人听说。也不知道办学准生证办下来
没有。也许是滚滚孤陋寡闻了吧,狗头保命。(如有知情人士,欢迎补充)
麓山光亚国际学校:成都小而美的“非主流”的高档社区学校。教育模式和体制内区别大,以后希望娃娃考公的可能要慎重考
虑。 说起”光亚“二字,老成都都晓得,成都教育史的划时代人物卿光亚,( 1992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由公民个人创办
的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都江堰光亚学校 ),还有因”范跑跑“闻名于世的往事。
当然,没有哪个学校能让家长100%满意,一百个读者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适合娃娃的才是最好的。也欢迎广大在读家
长,在评论给我们分享真实的在读反馈~
第三种: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蒙彼利埃:几个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里面,目前办学最短的、还没出口的是蒙彼利埃,这个比较吃亏,最低门槛是:学生有绿
卡或者港澳身份。
晟珀:英式教育,门槛:有外国护照,或持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护照的学生。不过有家长透露
身份卡的不严,最低小国绿卡即可。
爱思瑟:老牌美式外籍学校,成都最早成立的国际学校,对于身份的要求很严格。门槛:外籍或港澳台身份的学生。 QSI:
也是一所美式外籍学校,学生主要集中在幼小阶段。门槛:外籍或港澳台身份的学生。
乐盟:诺德安达旗下的学校之一,硬件很不错,也不鸡娃。
成都贝赛思:属于国际学校里面的“卷王”,所以不适合所有家庭。争议一直比较大,不少家长表示成都贝赛思的办学水平并没有达到深圳、上海贝赛思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质量。门槛:外籍或港澳台身份的学生。
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有第三种我们能称之为国际学校,其他的所谓“国际学校”,只是“国际化学校”。
国际部性价比不复从前?家长对国际教育“祛魅
在消费降级的环境下,经济压力爆表,国际教育的成本增加,中产家庭留学日益追求性价比。
此前,有业内人士向滚滚透露,近几年因为种种原因,身边从国际化路线转回体制内升学的家庭不在少数。
有的三孩家庭,除了最大的孩子已经无法回到高考升学这条规划上之外,其他的孩子能转回体制内升学路线的都转回去了。
国际环境也是影响很多中产父母教育规划的一大因素。
此前,特朗普赢得大选时,滚滚的旧文就曾隐晦表示过,不少留学生家庭直呼“天塌了”。
特朗普政府卡国际留学生的脖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尤其是对于理工等高精尖学科的影响会更大。
几年前特殊时期的在线学习,也让一些家庭对留学的必要性产生了新的思考。
对于一些家庭而言,安全、移民政策及教育质量等因素变得更加重要。
不乏家庭因为留学生意外频出,最终选择让孩子留在国内升学。
政策变化上,在去年北京宣布定向选调生“拒绝留学生”后,广东省也跟进了这一改革。
通过名校留学进体制内选调的路,在今年的北京和广东已经行不通了。这一风向标也影响着不少中产家长的教育规划。
且不难看出,现在的很多成都家长,已经对国际教育“祛魅”了。
国际学校也好,国际部也好,多重因素叠加之下,不少中产家庭在做教育规划时更加谨慎,也越来越务实。
当然,这对于坚定不移要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家庭来说,也许会是一次新的机遇。
国际部在各种压力之下,前几轮的标准可能会相对较高,预计中考出分前后,标准可能会有所松动,届时可能会有更多普娃
迎来脱颖而出的机会。
中产爸妈何去何从
国际化升学是一个家庭整体决策的过程,既涉及到教育本身,也跟家庭的整体规划和财务预算息息相关。
而最终的结果,都在娃娃身上。如果娃娃内功都没修炼好,再多的想法都是“空想”。
其次,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留学的决策重点在“兼顾”与“平衡”,也就是在范围内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对于想高中阶段就想规划国际教育、本科阶段就想出国的家长,或者还在摇摆的家长,我们建议:
早决定,早规划。毕竟国际化课程一上,到一定时间节点再想回体制内升学就很困难了。不少高中两条腿走路的娃反馈,又
要应战国内高考,又要准备留学备选之路,其实是非常艰苦的。
深度了解各个学校、各个课程体系的特点和真实情况,结合家庭财务规划选最适合的。
各国际部针对将来留学的方向有不同的课程,涉及到课程体系、难度、学费千差万别,同样是英语方向,建议想走国际升学
路线的家长带娃娃实际体检一下AP、A-level、IB的课程再做决定。
比如,如果当下确实想读美本,在一些高精尖科技领域的专业确实会面临一些卡脖子的情况,如果对专业并不执着,那就调
转车头选其他专业,确保最大限度不被影响毕业。
不要只看学校的名气和宣传。谨防被营销号套路。
某些国际部/国际班师资不稳定,频繁换老师,教学质量和资源跟学费完全不匹配,千万不要只听学校的宣传师资有多牛就
被忽悠进去。
此外,不少学校的宣传是“神仙数据”,把夏校或着预科也拿来凑数,一个学生获得多个offer也拿来算总盘子……建议家长实
实在在了解毕业生的真实去向和录取院校。
还有一些家长反映除了学费,还有额外的“隐形支出”,比如标化考试、国际竞赛、背景提升,高达数个w。
此外,还有一些不太好的反馈,比如设备器材老旧,承诺的课外活动、交流项目严重缩水……
以上几个坑,建议找到过来人或着在读高年级家长及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和感受。
多关注国际形势和政策风向,培养孩子适应变化的能力。当今世界无论是政治格局还是科技发展的变化速度都是超越过去任何一个年代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家长保持清醒,不把升学的焦虑传递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