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择校、咨询服务平台 - 国际教育前线 全国
首页 > 课程体系 > 深度解析: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的多元课程!

深度解析: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的多元课程!

来源:京领择校发布时间:2024-12-03 09:37:40

学校介绍

在沪上,提到IB课程不少人就会想到平和的存在。平和作为上海国际学校“四校”之一,其中平和系中的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也一直被家长所关注。

深度解析: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的多元课程!

上海市平和学校于于1996年9月成立,地处国际学校密集的碧云社区,校园宽敞,环境优雅,设施完备。学校是沪上一顶一的牛校,每年美本也好,英本也好都走在最前列,2023年英本的升学直接跻身前三。

它以“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赢得了众多家庭的青睐,是上海最早开设IBDP课程的学校。

 

建校以来,该校发展历程

·2001年起,学校获准跨区县面向全市招生。

·2002年9月在高中部开设国际文凭组织课程,实施全英语教学。

·2003年5月通过国际文凭组织(IBO)审核,成为IBDP组织成员学校。

·2004年12月,学校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首批双语学校”。

·2007年被批准为“上海市直接向境外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

·2014年成为上海市首批21所可以开设高中国际课程的学校。

·2018年成为平和教育集团成员校之一。

 

博雅生态,

建设有中华文化根基的平和融合课程

平和融合课程提倡“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希望平和人都能够见自我、见众生、见天地。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理解、跨学科高阶思维、社会情感学习、真实场景、设计思维、生涯规划,平和融合课程通过这七条主线来落地实施。

作为支柱,撑起平和融合课程框架的,是顶天的“语言与文学”和立地的 “体育与健康”。“语言与文学”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兴趣特长和视野境界奠定思想基础,确立了价值导向。“体育与健康”旨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未来人才所需的关键品质:进取、坚韧、勇气与团队精神。

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翼,人文社科模块“艺术与审美”和“社会与生活”关注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而学校课程体系的另一翼,自然科学模块“数学与逻辑”和“科学与技术”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在处理问题时具备质疑、探索和求真精神。

 

家长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