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教育前线发布时间:2023-11-04 13:40:32
最近几年,国内的国际学校和公立国际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和深圳。教育政策的改变使得以前必须直接出国的选择不再是唯一途径,现在国内出现了一些非传统的国际学校,吸引了许多学生选择在就读国际学校后再出国。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提出疑问:
“孩子要小升初了,觉得公办压力太大了。参观了一些双语学校后,感觉课程上、氛围上对于孩子的熏陶会更好一点。硬件、餐饮也都比公立好很多。但听说双语学校的外教变动大,又有点担心”
“我是对学习要求不高的佛系家长,但孩子课上写字没有达到老师要求,就被罚抄很多遍;还有学校一些做法和说法,和我几十年前读书的时候比,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的理念我实在受不了,所以才想到转轨”
“去年女儿从体制内考进了某个很热门的国际高中,大家都说这个学校好就去了,但是进去后发现竞争太激烈了,孩子的英文程度一般,第一年的GPA很低……现在想给孩子转学到更匹配的高中”
国内上国际学校再出国VS直接出国留学,到底如何选择?
普遍转轨国际学校的关键时间点
根据初步统计,目前从公立学校转入国际学校的学生中,年级比例排名前三的是:G9>G1>G6。
换句话说,大部分家长选择让孩子在公立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初中毕业后转入国际高中。这类学生的比例最高。
其次,随着80后家长数量的增加,他们对孩子未来的规划更加具有远见,也能够承担更高的经济成本——所以占比第二高的是从小学一年级就专注于一贯制的国际教育的学生。
紧随其后的是小学毕业后进入国际初中的学生,其比例排名第三。
这其实也是最适合从公立学校“转轨”到国际学校的三个黄金时间点。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与从小就读国际学校相比,初中毕业后转入国际高中的费用较为低廉。高中仅需三年或四年的费用。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并且希望让孩子将来出国留学,那么在中考结束后转入国际学校会相对更经济实惠。
就孩子的适应能力而言,与小学阶段相比,中学阶段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更强,对于转学也更容易适应。
如果已经决定让孩子在XSC的时候转换学习轨道,那一定要紧密关注孩子从三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上学期的学习情况。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个年龄段,英语和数学的难度会突然增加,此时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会逐渐拉大。
转到国际的最佳时机?
第一黄金节点——幼升小(G1)
最好的阶段
目前国际学校多为12-15年一贯制学校,越早转学对孩子越有利。
一来孩子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也越有足够长的时间来适应国际教育模式,低年级阶段的国际小班化教学模式也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二来国际学校年级越低学位越充足,入学门槛越低。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插班到国际学校,对孩子而言难度最低,因为这个阶段主要是面试环节,考察孩子的日常习惯,不需要进行数学、英语的笔试。
但有一点要注意,孩子一般越早接受国际教育,在成长过程中使用中文的机会也越少,因此家长需要多为孩子营造中文环境,以确保他的中文水平不会落后。
第二黄金节点——小升初(G6)
最保险的阶段
和低年级相比,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也已经有所提升,而很多国际学校的管理又比较自由,不会有人天天盯着孩子上课和做作业。
因此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控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更重要的是孩子读完小学以后,中文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即使接受纯英文教育也不怕会丢掉中文。
而家长要注意的是,国际学校的小学只有五年,六年级是初中的第一年。在公立学校的五年级转学对衔接国际初中最有利,等到六年级时再转学实际上已经晚了一年,同时也会面对更激烈的入学竞争。
当然家长一定要确保孩子在此之前已经有良好的英文基础,否则转学后在全英文学校里学习会很吃力。
第三黄金节点——初升高(G9)
性价比最高
孩子在初二已几乎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尤其是语文、数学、物理、生物、历史、地理的基础知识储备相比同时期的国际学校学生更为扎实和牢固,这为孩子适应乃至领跑国际高中课程,甚至达到拔尖水平非常有帮助。
总体上初升高转学更适合孩子难以适应公立中学教育,或清楚孩子没把握能考到理想的中考成绩,想尝试走海外升学路线的家庭去选择。而且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已经有独立想法了,可以承担自己的选择。
总体上初升高转学更适合孩子难以适应公立中学教育,或清楚孩子没把握能考到理想的中考成绩,想尝试走海外升学路线的家庭去选择。
其中高中可能风险最大
在高中转读国际学校,学习成本最低,当然风险也最大。
毕竟孩子在高中阶段申请和备考大学的时间相当紧迫,很难再去慢慢转变、适应国际学校环境,英语水平也很难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因此不建议家长在高中阶段转学。
但如果孩子不得不在高中阶段转学,也一定要注意几点:
1.目前多数国际高中不会为学生保留国内学籍,学生会失去参加高考的机会。因此想有高考出国双重保障的家庭就要慎重考虑了。
2.英语能力相对不强、兴趣特长也不够突出的学生也要慎重考虑,因为这会影响将来申请国外大学的GPA。
3.最晚高一便要确定转学。高二、高三尽量别转校,因为这个时候学校根本来不及为插班生做大学申请,对学生来说升学风险最大。
公立转国际该如何准备?
01,学生心理上的准备
从公立学校转到国际学校,学习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学生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语言、学习方式、待人接物等方面。
相对于那些长时间就读英文课程或是在国外生活很久的同龄人,从公办学校转入的学生往往会觉得压力非常大,全英文授课对大部分同学而言都是个非常大的考验。
如何在心理上顺利渡过适应期,这一点对孩子和父母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02,及早规划教育路径
在决定选择国际学校之后,父母和孩子要预先规划好高中毕业之后的教育路径。
通常,选择国际学校的孩子高中毕业之后将直接报考国外大学。
那么上哪个国家的大学?在申请这些大学的时候,需要提交什么课程的成绩?需要通过哪些考试?甚至是将来打算报考哪个专业?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高中阶段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课程。
03,语言能力的准备
国际学校的课程,包括数理化等都是以全英语模式学习的,而且在国际课程的考试中需要对全英文的课本和试卷有准确的理解,即便是理科的考试,也需要学生用英文回答。
这就要求学生在进入国际学校之前就具备相当的英语语言能力。
父母可以让孩子提前学习按年级、按学科的各种英文教程,可选择全英文授课来测试或锻炼孩子的英语听力是否达到了听懂课的程度;其次还可以买一些英文的原版教材。
04,课程学习的准备
国际学校学习的课程与传统公立学校的课程有很大的差异。
在公立学校里,高中阶段会在高二分文理科,并且仍然需要语数外学科的积累。
而国际学校大多选择开设A-Level、IB、AP等国际主流课程,保证在国内上课的国际学生与国外高中生有着相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思维。
不管是哪一种国际课程体系,都要有目的地选择科目,学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术能力、兴趣和专业意向综合考虑,选择自己有优势的科目。
转轨国际后还需要做什么?
体制内转体制外并不是转完就万事大吉,孩子将会面临学科之间的转换问题,授课方式之间的转换问题以及语言等问题。这时家长应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辅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划能力,同时教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积极引导孩子,先不要过分关注分数、排名和升学。
可以适当询问孩子近期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及与老师同学相处得如何;激发孩子对于未来的规划,梦想的职业等方面的思考,并以此为目标,鼓励孩子制定短期可实现的小目标,使其更有学习动力。
如果直接出国读初高中呢?
直接在海外读中学的话,日后升入海外大学确实会较有优势,但学生的升学成绩,除了学习环境外,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自身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吸收能力。在家长看来,直接让孩子出国读初高中可以接受纯正的外国课程,以后参加升学考试也更加容易。
事实上,国际学校的教育课程都是采用国际标准课程,其中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AP课程、A- level课程、IB课程等。
孩子上国际学校可以帮助孩子在留学后快速实现课程对接,顺利完成中西方文化的跨越。此外,国际化课堂、讨论式教学、批判性思维的建立,让国际学校的学生在留学期间面对大学课堂更加得心应手。
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国际学校?
在学校选择这个问题上,家长需要认识到的一个事实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加持。
如果家长单纯因为看到一个学校的升学表现强劲,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入读,这样的思考则较为片面。因为家长忽视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生源。
假使一个学校拥有优质的生源,它们倾向的模式便是培养这些各方面优异的孩子维持在恒定优秀的状态,而不是如何将一个成绩为D的孩子培养成A。
模式的开辟与转变需要时间的试炼,更需要它的领导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而一个名校的自尊心是无法轻易被质疑的,它所奠定的权威和熠熠闪光的骄人战果决定了它不会轻易地改变。
以上就是《从公立学校转轨到国际学校,这些准备必不可少!》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4006-196-100
如果您想要提前了解关于国际学校的更多信息,填写下方“家长有问必答”即可获得一对一咨询 & 预约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