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WoW校园风云录发布时间:2023-07-12 16:21:35
近期,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在日本千叶开幕,本次中国代表队派出的6名选手中,有两人来自上海中学,而就在去年的IMO比赛上,中国队以6人全部满分的压倒式成绩获得了冠军。
其中,同样有两位上海中学的学生,上中数学班,怎样“逆天”的存在!预祝本届的参赛选手能再创佳绩!
关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许多人可能并不是很了解,IMO创办于1959年,有“数学世界杯”之称,每年举办一次。
这是面向全球中学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最富挑战性的数学竞赛。目的是为了发现并鼓励世界上具有数学天份的青少年。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少年们同台竞技,挑战个人的极限。
而中国与IMO早在1985年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就在本届大会上,宣布了2026年,第67届IMO将在中国上海举办,时隔36年,IMO将再次将在中国大陆城市举办!
1
中国与IMO的历史关系
中国队首次参加IMO是1985年在芬兰举办的第26届IMO,由于是非正式参赛,当时中国队只派出了两位选手,分别来自上海向明中学和北京大学附中。
到了1986年,中国选手首次获得IMO金牌(3人);而在1987年的第28届IMO中,中国选手首次获得IMO满分(2人)。
1990年,第31届IMO在中国北京举办,这也是中国首次举办IMO,该届IMO中,有5人获得金牌,1人获得银牌;在1992年俄罗斯举办的第33届IMO中,六位参赛选手均获得金牌。
截至2022年,中国队共有41位选手获得过IMO满分,其中三位选手连续两年获得满分!
回顾中国与IMO的故事,2001年—2010年应该算是最辉煌的十年。在这十年里,除了2003年和2007年获得团体总分第二之外,其他8届IMO中国队均为团体总分第一。
中国队IMO冠军年份
1990、1992、1993、1995、1997、1999、2000、2001、2002、2004、2005、2006、2008、2009、2010、2011、2013、2014、2019、2020、2022...
2
历年IMO冠军得主,国内金牌选手去向
很多人会问,IMO那么多年的历史,中国那么多的参赛选手后来都去了哪些学校?
从数据统计结果看,大部分的选手都选择了与北京大学签约,保送进入北大学习;还有的学生则选择了清华大学;另有个别学生选择美国的名校MIT和耶鲁大学。
毕业后,他们大都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或进入计算机、金融行业,抑或是选择自主创业。
其中比较耳熟能详的有韦神韦东奕,他是第49届、第50届IMO满分、金牌第一名。高中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
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北京大学任教。
除了韦神,还有一位金牌得主让人比较唏嘘,他就是柳智宇。
2003年,柳智宇凭借优异成绩进入华师一附中理科实验班。高三那年,他拿到北大数学学院的保送资格,并入选奥数国家集训队。
在2005年的IMO上,柳智宇曾以满分摘得金牌,一时风光无限,却也为他带来了太多的压力。
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MIT的全额奖学金,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最后放弃出国留学选择在北京的龙泉寺出家,这一呆就是九年......
除了上述的两位,还有更多的数学天才们曾经在IMO的赛场上“战斗”过——
• 张瑞祥,2008年获得IMO金牌,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毕业后,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助理教授。
• 邓明扬,现就读于MIT,获得第60届IMO金牌,2021年入选信息学竞赛国家队,获得第33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满分金牌。
• 聂子佩,第51届IMO唯一满分金牌,2011年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MIT进行本科学习;2015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博士毕业后受邀加入华为。
从1990年到2026年,30多年过去了,国家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征程,在经济、科技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相信3年后的盛况一定比1990年更加壮阔。
以上就是《3年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落地上海!预祝选手再创佳绩》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4006-1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