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择校、咨询服务平台 - 国际教育前线 全国
首页 > 申请指南 > 国际学校接连爆雷!2023整改风暴来袭 ,大量学校将关停?

国际学校接连爆雷!2023整改风暴来袭 ,大量学校将关停?

来源:国际教育前线发布时间:2023-02-14 14:42:12

过去的2022年,对国际教育圈来说是“十分动荡”的一年。
改名、整顿、民转公……各种关于国际化学校办学变化的消息不绝于耳。


2022年年底,一所上海国际化学校“涉嫌违规办学”的新闻爆出;紧接着年后又传出两所江浙国际化学校更换投资人、缺乏办学许可证的新闻!国际学校的接连爆雷,使得家长们更加关注2023年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走势。事实上,2022年7月就有消息传出“教育部全面治理国际高中”,后虽经辟谣,但国际化学校整改势在必行,在不久的将来,一切终将尘埃落定。

违规办学、资质缺乏
这类学校将成整改重点

上海国际化学校“涉嫌违规办学”

2022年12月24日,上海新闻综合频道“观众中来”栏目报道了一起群众反映的“涉嫌违规办学”事件。

涉及的学校是一所英国公学的海外分校,成立于2016年底。
根据学校官宣,学校2022届毕业生收获了多份世界学府offer,包括2封牛津大学面邀,4封帝国理工学院面邀/1封预录取,2封伦敦大学学院预录取。

但这样一所成绩不错的学校在2022年1月,曾被相关机构认定为“这是擅自举办培训机构的违法行为”


如今学校正在就后续办学和学费退款事宜,与家长协商沟通中。江浙两所国际化学校“无证办学”

无独有偶,另一所拥有国际品牌的江浙国际化学校,也在最近卷入“换投资人、无证办学”的风波,在家长圈里传得沸沸扬扬。

据说这所总投入16亿、15年一贯制的“世界级”学校,刚开办就风波不断,而且实际上不具备办学资质。目前,有关部门对此事件进行核实中。

 

而据最新消息,江浙另有一所英式国际化学校,因为无法转型为民办高中,不具备开设全日制涉外课程的资质,其高中部将于2023年6月30日后停办。

 

不难看出,这些学校深陷舆论风波的关键,还是在于“办学资质”


学校资质、证件等“硬牌照”,是每个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国际化学校时都会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的办学根基。
2022年7月,就有一则“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开展涉境外课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重点关注国际学校的资质问题”的消息在网上被传得沸沸扬扬。
虽然最终证实这并非官方消息,但也不是完全捕风捉影。从实际发生的种种事件来看,国家对国际教育办学资质的排查、整改是大势所趋。
涉及到哪些学校需要整改,哪些学校是“安全”的呢?

现阶段,国际高中类型按照承办形式和招生对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1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是经教育部门审批、专门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国际学校,比如美国人学校、英国人学校、日本人学校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国际高中,不在此次专项治理范围内

公办高中国际部

2公立学校的国际高中部,是经教育部门审批、招收中国籍孩子的公办高中国际部,比如:上海“21所”、北京十一学校国际部等。

持民办普通高中牌照的国际学校

3国际化特色民办学校,是经教育部门审批、以招收中国籍孩子为主的民办高中或民办学校国际部,比如:世外、包玉刚、浦东惠立等。

后面两类国际高中的办学主体均具备普通高中资质,学生需要参加中考达到一定入学条件才能入读,学生具备国内高中学籍,通常走的是“国内会考+国际考试”的路线,学生毕业后可以同时拥有中外两国政府教育机构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

那么,上海的民办国际化学校都具备普通高中资质吗?显然不是。

有部分学校因为没有普通高中资质,属于“培训类国际高中”。这些学校中,不乏有很多升学成绩亮眼,办学多年的老牌国际化学校。

整改风暴来袭
大量学校将关停?

那么这些“培训类国际高中”,会在整顿中被关停或改制吗?总体来说,国际高中在办学中还存在“无证无照、有照无证、有照有证”三类情形。
何为“照”和“证”“照”营业执照

“证”包括“民办高中办学许可证”“非民办高中办学许可证”两种。非民办高中办学许可证又包括“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及其他(比如小学/初中办学许可证)。

 

“无证无照”学校,表示既没有营业执照,又没有任何办学许可证的学校。这种目前市面上很少。

“有照无证”学校,表示已经拿到营业执照,但是办学许可证没有办下来的学校。

比如,2022年海南某国际化学校曾因突然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中考”而被推上风口浪尖。起因就在于“双减”之后国家不再办理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导致该校无法申请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只能申请民办高中办学许可证。

这两类办学许可证最大的区别在于,在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时,培训学校不需要学生参加中考即可入学,但民办高中则必须要求学生参加中考。所以学校紧急要求本校9年级学生参加中考,“不参加中考就无法在该校升学就读”。

有照有证学校,表示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皆有的学校,目前上海的大部分国际高中都属于这种情况,只是需要区分拥有的是民办高中办学许可证,还是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

针对上文提到的“无证无照、有照无证、有照有证”三种情形,政策也给出了不同的处理办法。

“无证无照”的“双无”国际高中——责令立即停办,依法予以查处;

“有照无证”的国际高中——不得面向未成年人开展培训,督促退费;

“有照有证”的国际高中——整改转型为普通民办高中,依法申请中外合作办学。

 



从实际操作来看,国家对于国际高中的整顿从来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整改的初衷也始终是站在促进教育事业整体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因此,有照有证、办学历史久、学生数量多且运营稳定的国际化高中短期面临的风险并不大。

比如说,被誉为“牛剑录取之王”的深国交,在2023年申请季中斩获了46枚牛剑offer,稳居全国榜首,但学校持有的就是培训机构类的办学许可证。

 

上海地区,2022年暂停招生的学校也有,但多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有在读学生,也会保证其正常的教学和升学,对学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而大部分的培训类国际学校,都是采用的“先转型再规范”的方式。

毕竟目前就读培训类国际学校的学生体量较大,想要整改的话,必须让目前所有已入学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才能全面中止。


“引导规范”下
国际教育将迎来崭新格局

虽然国际化学校的性质可能在未来几年发生一些改变,但可以确定的是,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支持态度不变,国内家庭对于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李连宁曾指出,民办教育发展的方针始终未变。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积极鼓励、大力发展、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此后的立法、修法基本未变。在实施过程当中,某一段时期可能侧重关注某一个方面,这是正常的。但我们的总方针没有改变。还是鼓励支持引导规范相结合。


李连宁: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副秘书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原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也曾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于民办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规范”,目的是使民办教育能够在法制化轨道上健康发展、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

对民办教育乱象的必要治理,对民办教育结构的必要调整,不是对民办教育的打压,更不是对民办教育的否定,而是为了让民办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短暂的“阵痛”之后,相信在国家强有力的监管之下,将会涌现出一批崭新的,高质量的国际化学校!

以上就是《国际学校接连爆雷!2023整改倒计时、大量学生失学?真相来了!》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4006-196-100。

 

家长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