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Better升学指南发布时间:2023-02-07 11:39:17
随着“最冷申请季”落幕,家长们的心都凉了半截,那么多非常优秀的学生都被拒了,美国大学招生真是越来越不按套路出牌了。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实在太冒险了”,已经成为大部分家长的共识。
这两年不少家长在为孩子做教育规划时,非常纠结,特别是公立学校的家长,面对竞争激烈的升学率,想让孩子转学接受国际教育,但又担忧大环境影响,不想完全放弃体制内。
初三的家长,永远想“再看看”、“再想想”、“再等等”。孩子刚上9年级,他们说等一模成绩出来再打算;一模结束,他们说还是等二模成绩出来吧;二模结束,他们说干脆等中考大结局吧……
等到中考成绩公布,不理想,家长终于急了:“国际高中我们还有机会吗?”
可他们“看得上”的学校,不是条件不够,就是已经招满。
孩子的机会,就这样在“等待”中错失。
双轨制升学成家长“救命稻草”?
尽管目前国内家长坚持国际教育道路的大方向未改,但在2022年,明显感受到家长们的心态正在变化。
根据一家教育机构对北京200位海淀妈妈的调查显示:“双减”之后,有17.9%的家长开始调整孩子的教育路径,开始计划体制外的退路;还有40.6%的家长正在观望和犹豫。
而在这批计划调整孩子教育路径的家长当中,有一个特别诡异的“双向逃离”的现象,8%的公校家长想要转轨国际学校,24%的国际学校家长想要转回公校。
而面临国际学校2023秋招即将开始,择校家长中关于“学校是否有学籍,能不能转回公立学校?”“能不能国内外双轨制升学?”等的咨询,在今年变得多了起来。
在从前,我们总会这样指导家长:
“部分民办国际/双语学校是提供学籍的,原则上可以参加国内的中高考,但实践层面上,国际学校在课程教学、学习内容、升学方向、应试能力培养等方面,与公立体系是有很大区别的,建议确定好走国际教育-出国留学路线,再选择合适的学校就读。”
而在这变幻莫测的2023年,从全球形势、疫情以及学校市场的种种政策信号来看:“双轨制升学”已然成为许多国内家庭的刚需。
什么是“双轨制”?
对于“双轨制”的概念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普遍认为能够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和国内高考两个出口模式,一条通向国内,一条通向国外的国际化学校,即为“双轨制”学校。
这就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一所学校同时拥有出国留学和国内高考两种升学通道。学校小、初融合,高中的时候,提供两种班级供学生二选一,选择国内升学的学生进入普高班,选择国外升学的学生,进入国际班。
一种是为同一个学生提供升学途径,既可以出国留学,又能参加高考,即:双轨,双学籍。
高中双轨、双学籍
高中的双轨是指在高中阶段,同一个学生既能出国留学又能参加国内高考,这就需要学生能够拿到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即在高中阶段拥有双学籍。
如上海的“21所”中就有10所民办高中和1所中外合作办学高中,这些国际化学校就是实行“双轨制”。这“21所”学校是上海市教委认可的“21所”国际课程试点学校,拥有双学籍,学生既能申请国外高校,又能参加高考,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轨制”。
一般情况下,国际高中对学生的中考成绩并不做唯一要求,但具有双学籍的学校需要学生提供中考成绩,且在高中阶段需继续学习部分国内课程,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双轨、双学籍,这对学生而言,就是“双保障”。
- 报读国际学校,要不要中考成绩?-
首先,要看你的目标国际学校是哪一类:
■ 纯外籍国际学校
这类学校只招收有国际和港澳台身份的学生,进入这些学校自然也与中考无关,不需要中考成绩。
■ 公立校的国际班/国际部
学生要参加中考,被该所高中录取,再申请进入该校的出国留学方向的班型。这类学生是有高中学籍的,毕业可以取得高中毕业证书。也就是说,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可能很难报读此类国际班/国际部。
■ 可自主招生的国际学校
实际上,在上海的大部分国际高中录取是可以自主招生,对于学生的中考成绩并不作为唯一指标,学校会通过入学测试的形式选拔入学,一般分为笔试+面试的形式,学生通过学校的入学测试即可办理入学。为了吸引优质生源,部分学校对应届的中考高分生提供免笔试入学。
双轨升学会遇到哪些困难?
不过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高中阶段的双轨制办学是可以实现的,但双轨制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还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比如对世界的理解力、看待问题是否有批判思维能力以及是否拥有国际视野的能力。如果能力有限,双轨升学会遇到很多困难。
01精力问题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见其竞争的激烈程度,所以学生们需要付出全部身心努力才能考到自己满意的成绩。
如果在这过程中还学习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对孩子的精力问题是一个大挑战。毕竟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就拿名校“敲门砖”的三大课程体系(IB、A-level、AP)课程中的IB来说,除了对学生的课业要求外,选择IB的学生还要在两年内完成150个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精力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因此在高中阶段双轨并行路线,如果学生本身的学习精力和能力不足,就有可能导致两边都无暇顾及,在学习上压力较大。
02学籍问题
一般在国际学校读高中,对学籍问题并不是很看重。这是因为国外绝大多数大学采用的是申请制,只要你能提供合格的申请材料,比如平时成绩单GPA、标准化考试成绩等,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并不在意你有没有国内的学籍。
而如果孩子想继续参加中国的高考,学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了。因为学籍是作为某所学校学生的身份,一种法律上的身份认可或者资格。这种身份被纳入教育部全国联网的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管理。
学籍档案是记录学生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没有学籍的学生不能参加学考,也不能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
注:以上海为例,只有上海籍的学生才能有高中学籍,非沪籍学生是没有学籍的,也就无法实现双轨升学。
非上海户籍备考注意事项
每年参加各大上海国际高中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对于外地学生家庭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到底该如何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又该何时开始准备呢?
1 上海国际学校考试节点
首先,我们要对上海国际学校考试的大致时间有清晰的认识。我们以下半年春招为例:
2月-做好择校考试规划;
3月-第一批秋季招生入学考试逐步开启;
3月-5月-第一批及第二批秋季招生入学考试;
6月-8月-秋招补录;第二轮择校规划,规划后续择校方案。
2
考试考纲梳理
上海国际学校入学考试内容基本与上海各中学统一的教学内容相似。这对于外地学生来说部分会有偏差,存在差异的部分,需要孩子们提前进行查漏补缺,加强学习,巩固知识点。
3
考试科目
入学考试部分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大部分,其中笔试主要包括数学、英语,部分学校含有语文、科学。
4
笔试部分
■ 数学
考察方式每个学校都略有不同,有些学校试卷考纲内容会有差异,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备考,会发生有些同学考试时遇到没有学过的知识点。一分之差,天壤之别,所以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考纲范围和要求。
■ 英语
众所周知,国际学校很多课程是全英文的教学,日常涉及到英文交流也非常频繁,因此对英语要求还是非常高的,没有足够的英语功底,在国际学校里是非常吃力的。
如果用数据量化国际学校的要求,学生的词汇量需要达到4000-5000以上,才能够不太困难地适应国际学校的英文学习环境,所以,英语一定要早早开始准备!
5
面试部分
作为入学考试最后一关,国际学校面试一般是全英文形式进行,通过与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沟通,了解学生一些基本情况、性格特征等,来判断该学生是否适合加入国际学校。
如果是想进入上海比较好的国际学校,一般学校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有人做过统计,一个在体制内学校正常毕业的初三学生词汇量在2000左右,而上海国际学校G9年级的毕业生的英语词汇量普遍在4000+上下,相对比而言可能要比外地学生英语水平高出不少。
以上就是《2023年“双轨升学”成热门?上海“双学籍”国际高中有哪些?》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4006-1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