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择校、咨询服务平台 - 国际教育前线 全国
首页 > 申请指南 >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来源:海淀小升初资讯发布时间:2023-01-13 14:43:41

人大附中分校成立于2003年,学校坚持著名教育家刘彭芝“爱与尊重”的教育理念,充分借鉴人大附中成功办学经验,利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迅速成长为一所政府、社会认可,家长、学生向往的学校,被师生们誉为心目中的“超优质学校”。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根据国家政策精神,2022年9月1日起,人大附中分校将全面转为公办,由海淀区教委举办,学校的校名和校址不变,现有的教师队伍不变、领导班子不变,并继续作为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成员学校,得到的来自人大附中的资源与支持不变。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人大附中分校!在不少人眼中,这所神秘而低调的学校堪称“超级牛校”,其中,一个相当有说服力的指标就是中高考成绩。近几年人大附中分校的中考成绩显著。(2021年至2022年中考总分为660分,2017年至2020年中考总分为580分)

 

>>>>

2022年
2022年中考总平均分643.24分,位居海淀第一;各学科均分如下:语文:97.58,数学:94.33,英语:97.03,物理:77.52,道法:78.5,地理:77.98,生物:78.03,化学:76.42,地理:76.42。
2人成绩被屏蔽(也就是查不到成绩的前20人),其中1人手捧葵花;总分660分及以上8人(含加分);裸分满分有3人,其中1人10科均是满分。

 

>>>>
2021年
人分2021年参加中考人数299人,总平均分614.81分,总平均分海淀区第一名!海淀裸分最高分花落人分初三一班冯同学,海淀前20名中,人分占有4人,占比为20%;
642分以上9人,年级占比3.01%;海淀区60人,占比15%;
640分以上18人,年级占比6.02%,海淀区100人,占比18%;
630分以上100人,年级占比33.44%,海淀区1000人,占比10%。
平均分前三名的班级分别为634.1分,628.25分,622.7分。


>>>>
2020年
中考裸分状元是花落人分6班,579分,文化分只扣了1分,黄同学578分,夺得海淀区裸分第一、第二,没有并列,纯粹的榜首和榜眼!人大附中分校2020届再创佳绩,中考总分(不含加分)海淀区前10名2人。
高分段人数占全区参加中考人数比例:
570分以上占比11.68%;
565分及以上占比9.6%;
560分及以上占比7.5%。
初三6班任晓宇579分,海淀区状元;初三3班黄若栗578分,海淀区榜眼。中考平均分达到554.23分。


>>>>
2019年
中考总分570分及以上人分3人(海淀区13人)。2019届中考生245人,文化课平均分499.6分(满分540),海淀区中考文化分平均分第一,90%以上的学生进入示范高中,113人进入人大附中本部高中就读。


>>>>
2018年
人大附中分校2018年中考总分最高577分,文化课最高535分。总考生人数为232人,570分以上11人,海淀区34人,占比32.36%;560分以上71人,海淀区665人,占比10.08%


>>>>
2017年
人大附中分校2017中考580分以上3人,570分以上17人,海淀区146人;565分以上54人,海淀区458人;560分以上100人,海淀区1031人。

 

这样的成绩单,在强校林立的海淀区也是名列前茅。人分的“江湖传说”和家长口碑也因此不断形成和巩固。


据了解,近几年来,人分高考成绩也非常优秀。该校每年都有毕业生被北大、清华录取,至今已累计超过三十人,还有近百名学生被人大、北航、复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这对一个每年毕业生只有100人左右的学校来说,比例已经很高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能进重点大学,而且绝大多数学生高考成绩比中考入学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到底是什么成就了人分的口碑?建校二十年的人分超速发展的秘密又是什么?

 

“闹中取静、用心寻找才能找到”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隐藏在双安商场背后的人大附中分校距离喧嚣的北三环不到200米,但要想从北三环发现那条直通校门的狭窄胡同,第一次来的人基本上都免不了一番周折。有专家戏称,人分是一所在三环上看不到校门和校名的学校,也是需要“用心寻找才能找到的”学校。


人大附中分校闹中取静的地理环境,某种深度上和它的办学风格有异曲同工之处。虽然名气在外、人气火爆,但走进人分校园,你能第一时间捕捉到这所学校朴实、安静、不慌、不燥的办学氛围。

 

“硬件很软、软件很硬”


人分校园面积不大,“没有大楼、大操场、小花园”,教室空间比较小,硬件设施在海淀区中小学里头估计排不上号,在当天“立德树人、特色发展、有限校园、无限梦想”主题展示活动上,有专家点评,这是一所“硬件很软、软件很硬”的学校,也是一所“小而精致、小而智慧、小而温馨、小而可为”的学校。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软件很硬”,这四个字里头的内涵相当丰富,比如,人分的师资水平很高,160多位教师里头,高级教师52人,一级教师55人;博士硕士接近百人;市区骨干约有20人。作为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成员校,毗邻人大附中的人分不仅可以参加许多本校的活动,老师可以和本校老师一同备课,另外在教材、选修课以及日常考试等教育资源都可以打通使用。

另外,近年来,人分在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多个层面,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模式。

“人分的成长有赖于全体教职工最无私的奉献和最全情的投入。”正如人分校长徐利所说,面对教学条件的诸多缺口,人分人以最大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用智慧创造条件,用情感抚慰学生,在有限的校园中为学生搭建起成长与发展的多元平台。

 

“满眼是人、关系温暖”


人分是一所“满眼是人”的学校,这不仅是校园空间小,更是因为教师“眼中有人”、师生关系温暖和谐。


正因为学校空间不大,所以各班班额较小,老师们熟悉班里每一个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在人分的教室或教师办公室,作业面批面改、教师面对面指导学生的场景是司空惯见的现象,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不断在进行眼神交流,彼此心领神会。


专家认为,人分教师在日常的“面批面改”中“小题大做”,通过学生的表现精确发现教育教学上的着力点,精准施策,有效引领学生进步。

 


“朴实清新、自信从容”


在人分“新品牌”建设工程展示活动中,学生在现场中所展现的两个细节给人留下的影响很深: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一是开场环节来自人分清唱社的同学们以阿卡贝拉式无配器清唱,表演类《青花瓷》和《try everything》,在中场交替环节,人分合唱团的孩子们以同样的方式,现场演绎“人分三部曲”,歌词清新秀美、朝气蓬勃,所有参与演唱的孩子眼神流露出来的自信、清纯和从容,给与会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二是参加展示活动的所有家长、老师校长和专家,每个人都受到一份个性化的小礼物,来自人分不同的学生手绘画作,主题都是“幸福的时刻”,笔触清新自然,富有想象。


一所学校,最直观、最真实的写照是学生的眼神。这些细节,呈现了一个本真、自信和活泼泼的人分。


“教育家办学、把分校办成百年名校”


人分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它成立于2003年,2006年迁至中关村核心区域,一直秉持人大附中“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优质教育机会,延展优秀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它也是一所拥有宏大愿景的学校,创校之初,刘彭芝校长提出了“把分校办成百年名校”的目标。


二十年来,在刘彭芝、王珉珠、翟小宁、孙京虎等历任校长的带领下,人分克服了师资、经费、场地等办学条件的困难,传承了人大附中精神并使之落地生根,并开拓创新,形成了适合不同年龄学生发展的人分教育教学模式。人分中考、高考硕果累累,已成为广大学生、家长心中向往的“超级优质校”。

 

“人分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教育大家的引领。”徐利校长表示,刘彭芝校长和人大附中给予分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使得人分能够高起点办学。“刘彭芝校长所倡导的‘爱与尊重’教育思想永远是人分的精神财富和办学之魂。”

 

“精度、深度、温度”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课程是一所学校最为核心的资源之一。三年前,人大附中分校发力海淀区新品牌学校建设,成为“新品牌”建设中非常少见的民办校。

 

人分没有简单做“加法”,而是立足于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明晰了人分要创建海淀区优质中学品牌、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品牌、非营利优质民办校品牌的建设目标,并确立人分课程建设的“三度”理念,即精度、深度、温度,并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构建了“三层五域”课程体系。


徐利校长介绍,“精度”体现了人分的严谨风格,在对育人理念、育人目标的精准理解基础上,立足学情与资源,精心打造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路径,并通过精细化的统筹管理进行保障。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深度”体现出人分特别关注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所需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水平教科研能力进行支持。即通过课程给予学生的,是可以受用一生的知识延展能力和学习探究能力。


“温度”是用教育者的真爱撬动学生情感的杠杆,使其从要学习,到会学习,到发展性学习,直至“爱上学习”,成为享受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学校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温度”,要将“温度”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坚持开展有温度的教育。


首师大副校长杨志成表示,“三度”理念是人分从人大附中的成功育人经验中提取的优质教育密码,铸就了人分未来教育的底色,照亮了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在新品牌建设中实现智慧升级。

 


“学生教研员”

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

人大附中分校高二(5)班的周天行同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化学“学霸”,不仅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成绩很突出,在帮同学们答疑解惑各种化学试题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同学们在化学学习中的共性问题,于是,他把这些问题总结归纳起来,反馈给化学老师。


化学老师了解同学们的真问题后,于是改进了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周天行成了沟通老师和同学的纽带,他来自于学生,又能辅助老师的教学,学校吸纳他为“学生教研员”。


这是当天在新品牌展示环节,该校化学组所汇报的《一个“学生教研员”的成长》。


“人大附中分校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奋进的人分精神、升级的课程结构,还展示了创新的校本研修策略。”海淀区教委主任助理、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高度评价了该校“学生教研员”所彰显的创造性,学生教研员机制解决了常态教研“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构建了学科教研共同体。

 


“给了家长放飞孩子的勇气、
给了孩子走向未来的底气”


郭女士是企业管理培训专家,也是知名大学客座研究员,谈及女儿在人分的变化和成长,这位母亲多次热泪盈眶。


她发现,自己女儿进入人分后,最大的变化是爱上了学习,原本性格有些腼腆的孩子很快就把晚餐时的客厅变成“人分大讲堂”——“白天上语文课,她回来就给我们讲语文;白天上的是历史课,晚上回家时我和她爸爸就得听她讲历史课。”


因为女儿经常和她说,自己的老师对她们有多好。有一次,她开玩笑地问女儿,妈妈和老师到底有啥区别?女儿想了想说,“妈妈,您是爱我,我们的老师是真心喜欢我。”


“感谢人分,给了家长放飞孩子的勇气,给了孩子走向未来的底气。”郭女士感慨地说。


行走在人分的校园,这种“温度”的力量随处可见。这里存在着一个强大的“信任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同事之间、家校之间……彼此认同、充分信任,学校向学生传递温度、让学生产生温度,进而对社会辐射温度,释放着教育的本真和魅力。

 

以上就是《人大附中分校转公之后!背后藏着这些秘密》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4006-196-100

家长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