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择校、咨询服务平台 - 国际教育前线 全国
首页 > 申请指南 >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来源: 选校砖家发布时间:2022-11-23 10:08:36

众所周知,英式教育因其严谨的学风和精英培养精神一向被世界各国推崇,于是乎,不少英国学校都会在海外开设分校或者是授权当地办校。

近几年,英式学校在国内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陆续不断有学校入驻,但最近这两年,英式学校却接连爆雷,纷纷撤离。

因政策变化,国内掀起国际学校“倒闭潮”

2021年11月,一所顶尖英式学校——英国威斯敏斯特宣布终止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所有的工作被叫停,所有的中方员工被解聘。

校长表示,以后不再考虑在中国进行branding+consultancy的合作。

就这样,投资10亿的成都威斯敏斯特学校在众人的瞩目下,停摆了。留下了正在修建的学校建筑,也留下了遗憾。

2021年12月,深圳哈罗礼德宣布停办,而停办的原因是双语牌照拿不下来。

其实对于深圳哈罗礼德的关停,很多内行人早就看出了端倪,校方无限期地延迟开学时间,实际就是在掩盖某些东西,以为他们能在短期内解决牌照问题,却终究没能等来转机,学校都建好了,最终却不得不宣布关停。

他们认为自己能在短期内解决牌照的问题,但却不得不在开学前宣布他们的失败。

2022年3月,成都商报教育刊登了成都七中国际部携手英国克雷格公学共同举办的K12国际化学校项目——成都康礼•克雷格学校项目已暂停的消息。

2022年6月,有家长爆料深圳查特豪斯书院即将停止办学。到了9月,校方一则官宣消息证实了家长的爆料和传言。

这所带着“英国九大公学之一”名校背书出场的英式学校,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停办了。主要原因还是牌照问题,加之缺乏生源投资商撤资,更是加速了其关停的速度。

除以上学校外,还有很多英式学校都惨遭关停:

原计划于2021年开学的上海嘉定修士倍励学校,宣布终止办学;

计划开学日始终不清晰的四川德阳国王伍德学校确认终止办学;

计划于2021年开学的圣保罗公学只成功开了成都分校,2022年传出消息要与广州ULC剑桥国际高中合作办学,但宣布延期到2022年开学的深圳分校,目前悄无声息;

计划于2022年开学的惠灵顿公学(嘉善惠立学校)已终止办学;

……

这些国际学校均是信誓旦旦要加入到中国国际教育版图,但最终遗憾收场。

“倒闭潮”不断,英式学校纷纷躺枪

去年以来,民办学校开办运营政策持续紧缩,之前扎堆要在中国开办的英式国际化学校遇冷。

截止目前,九大公学中已落地中国或有计划开学的仅剩3所,分别是哈罗公学、修仕倍励公学和圣保罗公学。

其中,哈罗公学较早授权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在中国根基较深厚,目前已在香港、北京、上海、深圳、海口等地建立分校。但去年以来,受民办教育政策的影响,哈罗的中国分校有所波及,扩张之路停滞。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英国修仕倍励公学在建立海外分校方面一直比较谨慎,2003年至今,分别创立曼谷修仕倍励国际学校河畔校区和城市校区,以及香港思贝礼国际学校,它们都成了当地备受推崇的学校。

在准备多年后,作为中国第一所修仕倍励分校的广州南沙修仕倍励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将于明年9月开学。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圣保罗公学在2020年时传出,将在深圳和成都开办分校,国内的校区均归属“晟珀国际”品牌,成都高新区晟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已于2021年9月顺利开学。

而深圳晟珀国际高中因故延期,目前没有更多消息。倒是今年3月份,ULC剑桥国际高中官方宣布与圣保罗女子公学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而其余的6所公学,威斯敏斯特2021年已官方确认退出中国市场。除了“九大公学”,这两年不少英式名校在落地中国过程中不顺,甚至夭折。

这些英式学校从扎堆来华,到铩羽而归,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教育部门逐渐收紧国际教育政策,对在华国际学校的监管日益严格,在审批上也更加严谨、合规。

自从去年5月《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出台后,就陆续不断有民办学校受到影响,或整改或停办。

这项政策中明确提到的一条规定:

“未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不得新增设立公有主体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另外一个原因则集中在学校资金链断裂、生源不足以及管理上。

深圳部分新办的国际学校,为了快速集资,往往早早便开始招生,然而这种“先上车候补票”的做法也往往隐藏了许许多多看不见的雷,这些雷会在日后逐一爆炸,最终学校难以为继,只能停办。

像华朗国际部早先就是因为资方佳兆业出现了资金问题,导致了其关停风波,不过好在校方及时找补,最终新的资方入驻,才保住了学校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而查特豪斯则是因为生源不足导致资方撤资,最终学校不得不安排学生转学然后关停学校。

美式学校在国内发展如何?

根据《2020国际化学校行业发展态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英式品牌的占比超过一半,而美式品牌则略逊一筹,占比只有33%。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截止到当年,共有27个美式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开设了40多所国际化学校,其中最为知名的品牌包括贝赛思、托马斯、美达菲、科爱赛以及美国协同、道尔顿、法拉古特等。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美式品牌首次落地中国内地的时间发生在1999年,科爱赛集团将其旗下品牌引入中国地区,从此其他美式品牌纷纷进驻国内开始了其版图扩张。

1999年,科爱赛在珠海创立第一间外籍学校,到了2001年又在深圳开设了第二间外籍。之后的两年,科爱赛又在成都和东莞分别创建了两间外籍学校。

从2004年到2011年期间,科爱赛专注学生培养,并未开设新的学校,直到2012年才又在沈阳开设了第五间外籍学校。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2015年,爱圣国际集团旗下的贝赛思首次落地中国,在深圳蛇口开办了第一所贝赛思学校。因其严谨的学术要求和稳定的名校录取率,贝赛思在众多国际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第一美式品牌学校。

之后,贝赛思便仰仗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成绩开始在国内的版图扩张,创立了旗下第一间双语学校。

随着贝赛思双语学校的创立,贝赛思在国内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不再限制身份的双语学校,无疑是深受广大家长追捧的,尤其是在贝赛思已经在国内打响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口碑之后。

如今,贝赛思已经发展到了8间学校以及3间对中国籍孩子开放招生的双语学校。其中,武汉贝赛思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武汉贝赛思双语学校计划明年开学,而北京市顺义区贝赛思学校则处于筹建中,预计2024年秋季开学。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随着贝赛思双语学校的创立,贝赛思在国内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不再限制身份的双语学校,无疑是深受广大家长追捧的,尤其是在贝赛思已经在国内打响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口碑之后。

仔细观察贝赛思这11间学校的创办年份就会发现,在早期的时候,贝赛思并没有急于增加学校数量,而是沉淀了两年时间打基础,才开始新学校的筹建。之后便是稳扎稳打以一年一校的速度成长,到了今年才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在成都新增了外籍和双语。

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

以上就是《为什么总是英式国际学校“倒闭潮”不断?》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4006-196-100

家长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