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信息、择校、咨询服务平台 - 国际教育前线 全国
首页 > 申请指南 > 上海又一区中小学校长集体换帅,教师流动或扩大,覆盖华二、复附等知名教育集团

上海又一区中小学校长集体换帅,教师流动或扩大,覆盖华二、复附等知名教育集团

来源:ischooledu发布时间:2022-10-15 09:23:12

近日,上海教育大区——浦东新区教师招聘透露教师流动扩大的新信号:新招聘教师要求服从流动安排,部分满3年后须流动,教育集团内、学区内全都有,幼小初高全覆盖。浦东新区中小学校长也有大变动,不少名校更换校长。


华二、复附、建平实验等知名教育集团如何规定流动?明珠、华二等名校校长有何变化?专家如何评价教师轮岗的模式和可能存在的隐形问题呢?


01 教师轮岗或扩大,新招教师明确要求流动


近来,有关教师轮岗的动作越来越大。黄浦区不仅宣布全区约100名教师将从本学期开始交流轮岗,而上海市也将争取2到3年的时间覆盖全市。


上海又一区中小学校长集体换帅,教师流动或扩大,覆盖华二、复附等知名教育集团


图片来源:看看新闻


近日,教师轮岗又有新动作预告!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局发布2023年教师招聘报名公告,分批招聘2000+人,已公示的第一批次中有70个岗位服从流动安排。


幼小初高全覆盖,包括华二、复附、建平实验、上师大等教育集团。


上海又一区中小学校长集体换帅,教师流动或扩大,覆盖华二、复附等知名教育集团


图片来源:浦东新区教育局


从条件要求中可以看出,部分要求满3年须流动,教育集团内、学区内流动全都有。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教师轮岗也将进一步扩大呢,有待官方消息的进一步披露。


02 浦东新区中小学校长大变动


与此同时,浦东新区教育局也宣布了中小学校长变动名单,可谓是“大换血”。今年9月起,上海120所中小学换校长!。


浦东新区


●任命周彬同志为华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免去李志聪同志的华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校长职务;


●聘任高忠超同志为上海市建平实验地杰中学校长;


聘任卢羿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波小学校长。免去唐毅杰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波小学校长职务;


以上同志为七级职员,聘期至2023年7月31日,试用期一年。


●聘任张淑艳同志为上海市建平实验张江中学校长;


聘任王瑛同志为上海市华林中学校长。


以上同志聘期至2023年7月31日。


●免去张淑艳同志的上海市华林中学校长职务。


●决定聘任赵玉梅同志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浦东临港中学副校长(主持工作)(八级职员),聘期至2023年7月31日,试用期一年。


●聘任张莉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校长;


聘任管建平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小学校长;免去张莉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御桥小学校长职务;


聘任赵国弟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西校校长;


聘任唐毅杰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潼港小学校长;


以上同志聘期至2023年7月31日。


●免去管建平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新时代小学校长职务;


●免去陆颖姝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潼港小学校长职务;


●免去梁鹂莉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进涛小学校长职务。


●免去张培荣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桥小学校长职务;


●聘任夏文强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茂小学校长,聘期至2023年7月31日;免去王金龙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茂小学校长职务。


●聘任尤庆荣同志为上海市泥城中学校长;免去朱连生同志的上海市泥城中学校长职务;


聘任吴国林同志为上海市书院中学校长;免去陈俊军同志的上海市书院中学校长职务;


聘任徐凤同志为上海市吴迅中学校长;免去李群同志的上海市吴迅中学校长职务;


聘任范清同志为上海市新港中学校长;免去周建新同志的上海市新港中学校长职务;


聘任周建新同志为上海市周浦育才学校校长;免去徐维斌同志的上海市周浦育才学校校长职务;


聘任黄晓峰同志为上海市航头学校校长;免去王洪江同志的上海市航头学校校长职务;


聘任王洪江同志为上海市川沙中学南校校长;免去黄晓峰同志的上海市川沙中学南校校长职务;


聘任赵之浩同志为上海市黄楼中学校长;免去李晓东同志的上海市黄楼中学校长职务;


聘任李晓东同志为上海市育人中学校长;免去史炯华同志的上海市育人中学校长职务;


聘任史炯华同志为上海市北蔡中学校长;免去朱海兰同志的上海市北蔡中学校长职务;


聘任王涣文同志为上海市绿川学校校长;免去蔡国良同志的上海市绿川学校校长职务;


聘任朱海兰同志为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校长;免去王涣文同志的上海市洋泾菊园实验学校校长职务;


聘任余伟珏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蔡路逸夫小学校长;免去夏文强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蔡路逸夫小学校长职务;


聘任邬晓玲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实验小学校长;免去储玉奇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实验小学校长职务;


聘任储玉奇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第三小学校长;免去沈卫东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第三小学校长职务;


聘任沈卫东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中心小学校长;免去潘国昌同志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中心小学校长职务;


以上同志聘期至2023年7月31日。


●梁莉同志正式任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证大外国语小学校长;


●聘任程建华同志为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校长,聘期至2023年7月31日;免去李建黎同志的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校长职务;


●聘任陆英同志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中学校长,聘期至2023年7月31日。


03 教师轮岗制度:上海怎么做?


早在1月14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对教师招聘、评价、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规定。


上海又一区中小学校长集体换帅,教师流动或扩大,覆盖华二、复附等知名教育集团


图片来源:上海教育


其中,让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就是完善交流轮岗制度的内容。内容主要传达:教师要跨学校、跨学区流动,流动时间不得低于2年,其中骨干教师比例均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每位教师10年内须有规定的流动记录,优秀校长从中心城区学校向郊区学校、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


上海又一区中小学校长集体换帅,教师流动或扩大,覆盖华二、复附等知名教育集团


图片来源:第一教育


而其目标之一,便是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文件称,要在三到五年内,通过骨干教师流动、培养等多种方式,确保每所小学至少有1-2名高级教师、每所初中高级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每所高中都有1名正高级教师。


目前,上海全市不少区域都在先行先试,争取用2到3年的时间覆盖全市,推动进一步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教师轮岗这一政策这两年来算是“老生常谈”了,这个政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师流动有哪些实施模式?最终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会存在哪些隐形问题呢?


04 专家谈教师流动的实施模式及反思


上海市教委副总督学张慧曾在《教育家》杂志上发文分析过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实施模式及反思。


01 教师流动的实施模式


自2014年《轮岗意见》颁布以来,各地在探索中小学校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和促进区域师资资源共享的实践中,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有效缩小县域内教育的差距,根据对各级政府履职评价和对学校督导工作中的了解,归纳梳理了目前主要的几种校长教师流动的实施模式。


一是刚性流动模式。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方式在区域内实施的流动模式。教育行政部门顶层架构区域一系列中小学教师流动政策,对涉及教师流动的规模、年限、职称、学历和补偿等硬性条件予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将流动教师档案移交至区域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对教师实行集中“无校籍管理”,让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真正的“系统人”,在教育系统内统一管理人事、工资和师资配置,区域教师流动长效机制完善,实现了区域内无障碍流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源空间分布也因此日趋合理,该流动模式的政策规范性和指导性很强,“县域统筹”特征明显。


二是区域协作联盟模式。主要是通过同级政府间或者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间结盟,学校间合作互动,实现资源共享的模式。中心城区与中心城区结盟,也可以是中心城区与远郊区结盟,通过行政部门签订联盟发展协议,有序推进教师流动、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联盟区内的学校按照一定比例开展教师和干部交流,不涉及教师编制和人事关系的改变,旨在用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浸润式地开展互助帮扶,既有“输血”到“造血”式的升华,也有“共同成长”式的突破,在互动发展中,学校注入了发展动力,联盟校得到了互相成就。该流动模式既有行政管理部门的刚性规范要求,也有联盟校结合实际的个性化创新,显现出“刚柔并济”特征。


三是集团内自主交流模式。主要是通过名校集团内的校际协作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师资源的模式。以名校为龙头建立“名校集团”,在集团内成员学校之间进行教师轮岗交流。集团龙头学校一般按照10%-20%的比例,统筹安排管理者或者教师交流到集团内各个成员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或者带教,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名校的示范作用,通过成员学校间师资资源的互通余缺,促进集团内部师资资源的优化配置,条件薄弱的学校有机会接触到优质学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学习并应用于自身的教学管理实践中,从而使集团整体教育水平得到提高。该流动模式自主灵活,既提高了教师资源流动的效率,也凸显了集团办学“同向同力和抬高底部”的发展特征。


四是名师牵手结对模式。主要是通过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牵手远郊区农村教师,以支教、培训和协作等为手段,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隐形流动模式。一般由县域内外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名师、以及教研部门培训者等,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或名师工作室等方式,通过定期举行“牵手”教研活动,点对点的示范指导,以优质教研资源为载体,推动“同心圆”式向外辐射扩散,带动和促进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该流动模式并不强化人员流动的物理形式,更注重优质教研资源辐射推广的实效,体现“灵活性、多样性、丰富性”特征。


02 教师流动的反思


要统筹协同好结构性的区域均衡目标与教师个体性发展需求关系


一方面,教师流动政策主要是为结构性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服务。特别是“县管校聘”的刚性流动,是期望通过打破教师的身份固定,在县域范围内将教师由传统的“学校人”变成“系统人”,盘活全县教师存量,促进教师交流轮岗,破解择校难题,助力县域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教师交流轮岗不可避免会给教师带来诸多影响,如轮岗后面临工作环境变动、生活通勤时间改变、编制与职称晋升等涉及教师个人职业发展等问题,同时,轮岗教师到流入地学校,还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环境,新学校管理文化和新学生学业成绩均存在落差,往往使轮岗教师未能迅速显现自己的专业水平,导致教师专业成就感和对新学校归属感受到影响,这在名校流出的教师中尤为突出,流动教师个体性发展需求值得关注。


结构性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与教师个体性发展需求,两者其实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博弈”,仅仅强调一方或者将双方对立起来看待都可能导致政策认知偏差,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鲜明的政策引导和规划,在职务(职称)晋升、业绩考核、培养培训、薪酬福利、评优表彰等方面制定激励措施,尽可能使之更科学、更系统和更完善,以此来解决流动教师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教师的个体发展需要和成就动机。只有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发展需要,教师才愿意主动将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新元素视作自己专业发展的新资源、新机遇,从而在面对新环境、新对象和新的管理氛围时,善于客服困难,勇于接受挑战,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认知和教学实践模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现“共赢”。


要辩证看待“教师人事岗位”流动和“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流动呈现出的两种不同实质观


从教师流动的政策文本内容和价值取向来看,无论是“柔性流动”,还是刚性的“县管校聘”,其真正的指向不仅仅是体制性的岗位身份,而是基于“新”情境的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岗位身份只是体制性的管理形式,而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才是流动的价值指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流动”的并不是“教师岗位”,而是教师身上附着的“教师素质”,即教师基于新情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质量,在近几年的政策执行中,这一点恰恰被忽视了。


由于两种不同的实质观,其政策设计重点、面临的困难和政策执行的要求是不同的。基于“教师人事岗位”流动的政策设计基本围绕“怎么让教师流动起来”,而基于“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流动的政策设计则重点关注“怎么让教师素质流动起来”。如果只考虑前者,就会出现政策落实过程的“浅表化”,即在形式上实现了流动,但是未必能实现发挥骨干示范辐射作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方面的政策功能。


《轮岗意见》和《改革意见》强调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教育、组织、编制、财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加强联动,共同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据此,无论是哪种流动模式,政府部门在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督导检查时都应该重点关注教师的高质量教育教学活动在不同学校之间如何被激活、保护、创造和示范;应该重点考虑高质量教育教学活动被激活、保护、创造和示范的政策保障。只有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效应在不同的学校中能够生根、发芽并扩大,教师流动才更有意义。当教师从“流动人”真正成为“能动人、高效人、示范人”时,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以上就是《上海又一区中小学校长集体换帅,教师流动或扩大,覆盖华二、复附等知名教育集团》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 4006-196-100

家长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