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教育前线发布时间:2022-06-15 17:31:58
最近有不少家长问关于AP,AL,IB体系区别的问题,还有AP能不能申英啊,AL怎么申美啊,IB到底难不难啊,英美加澳等对哪个体系有偏爱啊,之类的问题,所以我们专门对AP,AL,IB三个课程体系进行介绍。
AP的全称叫Advanced Placement,意思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严格来说并不是一 个独立完整的课程体系,难度相当于美国大学一年级课程难度。
不管是从学术要求,还是最后分数标准,认可度在美国本土都非常高。简单说呢,就是高中生提前学了大一的课程,然后AP每门满分5分,如果考了4分及以上,还可以在大学里换学分。
在高中提前学了大一的课程有两个好处,第一是换学分省了学费,第二是因为提前学了基础的课程,在进入大学以后选课的时候就可以选更难的专业类课程,不用把时间浪费在学习基础课程上。
AP 共有 38 门科目,学生一般可以选 3-5 门,当然了很多学霸还会考 7-10 门以上的 AP 课 程。比如曾经四中国际部有个顶尖学霸,当年 GPA 是全校第一,被藤校录取,他就考了 13 门 AP。
有的时候考 AP 的用处不是在校内 GPA 的提升上,而是跟自己未来申请的专业挂钩,比如未来要申理科,那就考一些理科 AP,很多实验的孩子会考一些相对难度比较大的文科,比如 AP 美国历史,AP 英语语言与写作,甚至还有同学因为高一标化分数已经很高了,一口气在高一把 AP 美国历史,欧洲历史,世界史都学了一遍。
那考文科 AP 有什么意义呢?是为了考文科专业吗?
实际上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有个认知就是我们理科都很好,而且会认为很多学生只有理科好,文科不行,所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很多即使申理科的同学也会选考 1-2 门有难度的 AP 文科来证明自己文理兼修,而这样的综合人才也是美国大学很喜欢的。
大家都知道AP可以申美,那我们再说说 AP 能不能申英的问题哈,为什么说 AP 申英的时候需要早规划呢,因为这是由英美两国的录取标准决定的。
美国比较重视通识教育,英国重视专业教育。也就是说美国大二才选专业,大一的时候很多同学是可以在自己的学院范围内体验不同专业的课的,在探索之后大二选一个专业方向。
而且还可以在大学期间选修 双专业,甚至三专业。 但英国大学不可以换专业,所以本质上决定了目标申英的同学应该在初三或者高一就定好自己未来申英的专业。英国大学很严谨,都在自己大学的官方上写的很清楚,每个不同的专业 对于 AL 课程体系要求是什么,对于 AP 要求是什么。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哈,对于目标英美双申的同学来说,美国基本上 AP 3-5 门,看个人情况, 英国尤其是牛剑申请基本要按照 7 门满分这个目标去。
所以 AP 按着高标准走的话就是按照 7 门以上去准备。高一考 3 门,高二考 4-6 门。还有同学高三的时候还会考 3-5 门 AP,因为高三刚一开学 10 月份开始申请的时候虽然高三的几门 AP 还没考,但是有的学校也会留意说看你报了什么。没有证据证明说高三这个 AP 成绩有用,但是历年的高三学生都在高三五月份多考几门 AP 已经是个常态了。
因为 AP 选课范围广,如果高一或者高二选错课了,有很多试错机会,而且 AP 如果申请英国大学是无条件录取,因为申请的时候 AP 成绩已经出来了。
而 AL 被英国大学录取很多都是有条件录取,因为AL的大考就是在高三的 5 月份,英国大学需要根据这个分数是否达标或者有多高来决定是否录取你。所以当AL大考出来以后,还有的同学本来拿到英国名校预录取的被取消的情况偶尔也有。
A-Level 是英国高中的课程体系,英国本科是三年,研究生是一年,相对来说在时间上更为紧凑,要求学生提前适应专业的方向。
A-Level分为三个阶段,高一会有一个预备的先修课程叫做 IGCSE,到高二和高三的时候其实才是 A-Level 课程,高二的时候是AS,高三的时候叫做 A2。相对来说这三个不 同的阶段难度是递进的,主要的关键节点在于高二的时候 AS 的学习和成绩,这个成绩需要和高三的A2阶段成绩一起递交给大学。
简单说就是高一学的这个叫预备,申英的时候不算分,然后高二和高三上的这个课是绑定的,比如高二选了心理学,考了心理学的 AS, 高三还 得继续学心理学,高三考的心理学叫A2,这两年的心理学成绩都要提交,都要考好。
所以学AL课程体系的同学不像学AP 课程体系的有那么多选修课可以选。
A- Level 共有 70 余门课程,国内通常开放的是高等数学、数学、物理、计算机、商学、经济学等等,其实也给了与热门专业方向对应的科目。英国大学前五所名校俗称 G5,一般对 于 AL 选课的成绩要求是 A*A*A,就是两个 A*一个 A,部分专业是一个 A*两个 A 等。也就是最后申请提交的时候要提交 3-4 门成绩,申请优秀大学的同学考 4 门的居多。
也就是说高一 AL 同学在学 IGCSE 课程,咱们可以上 6-7 门课是没问题的,因为高一选课要 广泛嘛,高二呢可以学 4-5 门,这样高三学 3-4 门,我们要保证在高三的选课是有 3-4 门 的,同时高三的这 3-4 门要和高二选的课中的 3-4 门一样。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一门课的 AS 和 A2 成绩我都有。 通俗一点说,最像高考的课程体系就是 A-Level。
因为这个课程体系就是老师讲课,同学理解,做题,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做难题,然后拿高分,我们完全可以和高考的录取做类 比,比如高考现在满分 750 分,那考了 730 分的就进清北了,属于顶级学霸,考了 630 分 的和考了 530 分的我们能从高考分数来判定上一本还是二本还是三本。
AL 课程体系是一样的,比如满分 100 分,因为这个 AL 考试是全球统考,所以如果全球考生都考了这个卷子,然后就一个 100 分的,那你就是全球第一。
所以AL的同学一点都不轻松,建议理科好的同学可以选 AL,偏科的同学可以选 AL,如果数学有硬伤的,其实不太建议学 AL,A-level课程想要得高分还是很难的,所以学生在选课的时候也要注意选择自己的优势科目,扬长避短。如果单纯的比科目难度的话,很多 AL 的 单科难度比AP难,AP满分相对容易拿。
目标英国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在16岁的时候确定专业方向,因为后续所有的竞赛,活动, 软实力的提升都需要围绕这个专业去设计,比如数学,物理工程,生化,商科,传媒,艺术,让孩子对专业有基本的概念。
俗称掉头发的项目,有很多学长学姐打趣说这是一个头秃的项目。因为 IB 项目压力比较大,它包括 6 大学科和 3 大核心课程,6 大学科包括母语、第二语言、 个人与社会学、科学、数学和艺术选修;3 大核心课程包括认识理论、课外的拓展论文以及 创意行动与服务,六个领域不能偏科。 而且 IB 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较高,人大附 ICC 学生说连体育课都要写论文,生物课不是 做实验,而是写生物的某方面对于社会人文等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有家长会说 IB 偏文。
IB 有两大特点:
第一,全面性。注重基础设施,以及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第二,IB 是一个非常严谨和非常完整的体系性的考试课程。
IBDP主要是针对十一和十二年级的学生开展的。从单科的难度上分析, IB 的难度其实是低于 AP 和 A-Level 的,它的难点主要在于整体难度。
IB 的科目要求非常高,AP 和 A-Level 对学生的科目要求都是 3-4 门或 3-5 门,但IB就要求学生至少 6 门,同时还有拓展论文,包括 TOK,所以 IB 整体科目是最多的。而且从 IB 考试 的方式来看,它的课后论文非常多,这就涉及到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并且进行大量的学术写作,这是非常耗时间的。
IB 的学生课余时间是最为紧张的,所以他们也是准备标化时间平衡最为困难的一类学生。对于 IB 项目学生来说,会要求学生优先考虑学校的 GPA,先保证在校内的科目选择、适应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然后再见缝插针地安排碎片时间进行标化学习。
IB 的优势在于课程难度非常接近大学课程,包括它的课程设置思路也是非常接近大学课程的,它的阅读,学术写作其实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一般来说,IB 课程的学生 升入大学之后会觉得大学的课业压力比较正常,因为之前已经在 IB 课程体系下熟悉过了。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 IB 呢?
首先英语基础要好,学习能力比较强,还得善于规划时间,其实就是比较自律,能够管控好自己时间的学生。因为 IB 课程难度较大,任务繁杂,所以一个能够善于规划时间,有条理 的性格会让学生更好地适应 IB 课程。 第二种就是全面发展的学生,没有特别倾向的某个学科。之后想从事一些社会性工作,研究 性工作这种基础面比较广的学生也比较适合 IB 。
以上就是《AP,AL,IB三大国际课程体系不知如何区分?收藏这一篇就够了!》介绍。国际教育前线,从业十年,专业的国际学校择校服务平台。全国国际学校一站式择校服务,规划目标学校入学备考方案。快速了解您所在地域国际学校排名、学费、入学条件、校园开放日,欢迎在线预约咨询或者电话:4006-1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