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招生简章>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小学招生

广州市增城区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小学招生

学习模式:双语模式 方       向: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招生对象:6岁到12岁 入学条件:年满6周岁的儿童

小学部

一、课程理念

小学部以基础学科课程、综合能力课程为框架,围绕活动类、学科类构建了“国学经典诵读、科学研究、科技制作、社交礼仪、竞赛技巧、健身方法、艺术修养、简单通用技术”等八大校本课程,并形成了六大节日: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合唱节、语言节,开设了STEM课程、中国象棋、游泳、武术、足球、舞蹈、陶艺、雕塑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广阔、开放、多元的发展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人格自尊、行为自律、精神自强、心理自信、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现代都市小公民。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小学部坚持博雅教育,通过塑造性格、丰富学识、提供锻炼机会,帮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取得进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中外融通情怀的终身学习者。他们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养成了阅读习惯,掌握了健身技能,提高了艺术修养。

我们的培养目标:

(1)能用母语和附加语自信而流利地交流的人;

(2)能参与到所有学科的探究式学习中去,从而发挥出他们所有潜能的人;

(3)发展独立的终身学习者所具备的技能和态度的人;

(4)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从而能理解深层次概念的人;

(5)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坚持原则的中国公民;

(6)使每个学生都能逐渐形成凤凰城学子的10项技能:懂得基本礼仪,有与众不同的优雅气质;熟记经典,爱阅读,会写作;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演讲,口才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会用电脑制作一件作品;有一项艺术特长(会画画、会陶艺、会跳舞、会唱歌、会演奏1种乐器),掌握2种体育运动技能;学会书法,写一手好字;会下中国象棋。

2.阶段目标(一至六年级)

(1)心态阳光,人格健全,自尊自信,诚实正直,懂得自我保护。

(2)喜欢体育运动,具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身习惯。

(3)热爱阅读,勤于思考,乐于表达,善于积累,喜欢写作。

(4)喜欢与人交往,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礼貌待人,有同理心。

(5)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热心公益,热爱大自然。

(6)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能够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基本的观察、比较、辨别和概括能力;具有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的习惯;富于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学会倾听,乐于分享。

(7)有一两个喜欢的艺术形式,能感受美,欣赏美。

(8)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能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三、课程结构

小学部课程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校本课程为辅,打造“完美教室”、“魅力课堂”、“精彩课间”和“书香校园”,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博雅”校本课程体系。

小学双语部

小学双语部IBPYP(PRIMARY YEARS PROGRAM)(以下简称小学项目)结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基础,实施连续统一的中外融通教育,做到立足本土,兼容并蓄;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富有爱心,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人。

小学项目为3至12岁的学生设计,它汲取众多双语学校的优势,被全世界广泛认可,是公认的双语幼小教育的领跑者。PYP小学项目专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成长为积极探究的人,并帮助他们为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复杂且高度关联的世界做好准备。

一、课程理念

小学项目的设立和课程模式主要受以下几种理论的指导形成和规范。

l概念驱动的超学科学习:小学项目不再采用分科学习的方式,而采用概念驱动的的超学科探究帮助孩子整合知识。以六大超学科主题为框架,涵盖六门学科和五大要素,学习要使孩子在各个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发现将各个学科整合起来的方法,最终成为具有双语情怀的学子。

l探究式合作学习: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去独立或合作地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孩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究,通过探究与其已知的真实世界建立联系,在协作中建构对世界的理解。

l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小学项目课程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构建自己的理解;鼓励个性化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注重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小学项目针对的是3-12岁的学生,旨在发展全人教育,满足学生在身体、社会、情感和文化等多样化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在所有知识的主要领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各学校小学项目的课程目标参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理念进行制定。

使命宣言

顺应飞速发展的21世纪的要求,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坚持全人教育,通过塑造性格、丰富学识、提供锻炼机会,帮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速度取得进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双语情怀的终身学习者。他们不但学业优秀,而且养成了阅读习惯,掌握了健身技能,提高了艺术修养。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

根据PYP项目要求和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规定,小学项目的课程结构主要由超学科探究、学科和活动三大课程组成。

1、超学科探究课程:

超学科探究课程以包班老师为核心,围绕六个超学科主题开展教学。这六个超学科主题分别是:我们是谁、我们身处什么时空、我们如何表达自己、世界如何运作、我们如何组织自己、共享地球。这些主题有效地“超越”学科领域的界限,以世界为教材,以问题为导入,以概念为驱动,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探究单元”(UOI)为载体开展超学科主题探究活动。同时在六大超学科主题下有计划地融入语言、数学、艺术、科学、社会学和体育等六大学科的教学。

2、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体现各学习领域的共同基础要求,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小学项目要围绕《国家小学学科课程标准》和《PYP学科范围与顺序》编写具体的学科范围与顺序,并以此为纲领体现出校本化的学科基础要求。

3、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小学项目的活动课程可以包含校队课程和合作课程。

(二)课程设置

注:每节课40分钟。